电池模组和储能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047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和储能电源。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调温框体和两个调温板。调温框体围成有至少一个容置腔,多个电芯至少部分地容置在容置腔,多个电芯沿第一方向排列,多个电芯与朝向容置腔的调温框体的侧壁接触;调温板内设有流道,流道配置为供调温介质沿第一方向或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流动,调温板与背离容置腔的调温框体的侧壁接触,沿第一方向,调温框体与电芯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少。上述电池模组,可以实现电芯的散热和加热,保证电芯工作在正常温度范围,沿第一方向,调温框体与电芯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少,可以提升电芯的温度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和储能电源


技术介绍

1、目前,储能电源包括多个电芯,电芯工作时,需要保证所有电芯的温度一致性,及每个电芯都工作在正常温度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和储能电源以解决上述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一种电池模组包括:

3、多个电芯;

4、调温框体,所述调温框体围成有至少一个容置腔,所述多个电芯至少部分地容置在所述容置腔,所述多个电芯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多个电芯与朝向所述容置腔的所述调温框体的侧壁接触;

5、调温板,所述调温板内设有流道所述流道配置为供调温介质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流动,所述调温板与背离所述容置腔的所述调温框体的侧壁接触,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调温框体与所述电芯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少。

6、上述电池模组,电芯至少部分地容置在调温框体围成的容置腔,电芯与朝向容置腔的调温框体的侧壁接触,调温板与背离容置腔的调温框体相背的侧壁接触,因此,电芯可以通过调温框体与调温板进行热交换,可以实现电芯的散热和加热,保证电芯工作在正常温度范围,沿第一方向,调温框体与电芯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少,可以提升电芯的温度一致性。

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温框体内设有多个所述容置腔,多个所述容置腔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每个所述容置腔内容置有沿第二方向排列的若干所述电芯。

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温框体内围成有多个所述容置腔,多个所述容置腔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每个所述容置腔内容置有沿第二方向排列的若干所述电芯。

9、如此,可以提升电池模组的容量,且减少电芯间的相互温度影响。

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朝向所述容置腔的所述调温框体的侧壁形成有多个凹陷,每个所述电芯的周向侧面部分地容置在对应的一个所述凹陷中。

11、如此,以使电芯的外表面与凹陷相匹配,提高电芯在容置腔中的容置稳定性,及提升换热效率。

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流道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分别设在所述调温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

13、如此,能够使得调温介质沿第一方向或第一方向反方向流动。

1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池模组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口处。

15、如此,便于外界管路连接调温板。

1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模组包括两个所述调温板,两个所述调温板分别连接所述调温框体沿第二方向的两侧。

17、如此,能对电芯的两侧同时进行调温,提高多个电芯的换热效率,从而提高电池模组的温度一致性。

1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温框体与所述电芯通过导热胶连接。

19、如此,能够使得电芯能与调温框体充分接触,以保证换热效率。

2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沿第三方向设置在所述调温框体相背的两侧,所述多个电芯夹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

21、如此,以保证多个电芯的两端固定,使得多个电芯形成电芯组,便于供电。

2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第一汇流排和第二汇流排,所述电芯包括位于所述容置腔外的两个电极,所述第一汇流排设在所述第一支架背离所述调温框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汇流排与其中一个所述电极连接;

23、所述第二汇流排设在所述第二支架背离所述调温框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汇流排与另一个所述电极连接。

24、如此,在保证多个电芯稳定性的情况下,以形成完整的电芯回路,保证电池模组的电力供给。

2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温板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朝向所述调温板的所述第一支架的侧壁设有第一连接柱,朝向所述调温板的所述第二支架的侧壁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一连接孔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二连接孔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

26、如此,方便调温板与支架的固定,降低了调温板与电芯支架的安装难度,加强电池模组的稳定性。

27、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储能电源,所述储能电源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组。

28、上述电池模组,电芯至少部分地容置在调温框体围成的容置腔,电芯与朝向容置腔的调温框体的侧壁接触,调温板与背离容置腔的调温框体相背的侧壁接触,因此,电芯可以通过调温框体与调温板进行热交换,可以实现电芯的散热和加热,保证电芯工作在正常温度范围,沿第一方向,调温框体与电芯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少,可以提升电芯的温度一致性。

2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框体围成有多个所述容置腔,多个所述容置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列,每个所述容置腔内容置有沿第二方向排列的若干所述电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朝向所述容置腔的所述调温框体的侧壁形成有多个凹陷,每个所述电芯的周向侧面部分地容置在对应的一个所述凹陷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分别设在所述调温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两个所述调温板,两个所述调温板分别连接所述调温框体沿第二方向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框体与所述电芯通过导热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沿第三方向设置在所述调温框体相背的两侧,所述多个电芯夹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第一汇流排和第二汇流排,所述电芯包括位于所述容置腔外的两个电极,所述第一汇流排设在所述第一支架背离所述调温框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汇流排与其中一个所述电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板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朝向所述调温板的所述第一支架的侧壁设有第一连接柱,朝向所述调温板的所述第二支架的侧壁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一连接孔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二连接孔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

11.一种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框体围成有多个所述容置腔,多个所述容置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列,每个所述容置腔内容置有沿第二方向排列的若干所述电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朝向所述容置腔的所述调温框体的侧壁形成有多个凹陷,每个所述电芯的周向侧面部分地容置在对应的一个所述凹陷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分别设在所述调温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两个所述调温板,两个所述调温板分别连接所述调温框体沿第二方向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红亮唐俊伟沈高松骆飞燕陈勇军安欣欣林青斌林文海刘楚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