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BIPV光伏智能充电站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BIPV光伏智能充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935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储充一体智能充电站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BIPV光伏智能充电站,包括车棚配电支架车棚配电支架,所述车棚配电支架顶部固定有配电顶棚,所述配电顶棚顶面从前向后呈阶梯状下降趋势,所述配电顶棚顶部安装有多个模块化BIPV光伏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光伏发电、储能、充电桩一体化的智能电动汽车充电站,在实现光伏发电清洁能源为电动汽车充电的同时,还能避免因为停车操作不当造成的电站损失甚至安全事故,提高两个夹架对储能充电设备的夹持效果,使得储能充电设备在上移过程中处于稳定状态,车辆冲破推板和推架后,避免车辆冲击在避免储能充电设备储能充电设备上,防止因冲击导致储能充电储能充电设备出现损坏乃至烧毁的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储充一体智能充电站,特别涉及一种bipv光伏智能充电站。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增加,电动汽车充电站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而鉴于目前能源紧张的现状,利用太阳能充电受到了大力热捧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光储充一体充电车棚开始得到应用。同时对着光伏技术的发展,更细分的bipv领域,即bui l d i ng integrated pv,是光伏建筑一体化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充电站以及充电车棚本身也是一种建筑,所以,利用bipv技术实现的光伏智能充电站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

2、传统的光伏充电站使用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的光伏组件,配合储能充电设备工作。传统的光伏组件重量大,发电效率低,且不是为充电站结构设计,需要更高的安装成本,而且无法防水,雨水会通过传统光伏组件的安装缝隙漏下来,即不方便使用,也容易造成漏电安全。同时由于储能充电设备重量大,传统的光伏充电站都是固定安装在车棚的一侧地面,由于新能源车主的驾驶熟练度原因或是主观操作失误,可能会在停车进行充电过程中出现冲撞的情况,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更严重的引发储能充电设备短路发生火灾甚至爆炸,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所以急需要一种能够实现光伏发电、储能、充电桩一体化的智能电动汽车充电站,在实现光伏发电清洁能源为电动汽车充电的同时,更加的方便,安装成本更低,防水遮阳,还能避免因为停车操作不当造成的电站损失甚至安全事故。

3、因此,专利技术一种bipv光伏智能充电站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b ipv光伏智能充电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b ipv光伏智能充电站,包括车棚配电支架,所述车棚配电支架顶部固定有配电顶棚,所述配电顶棚顶面从前向后呈阶梯状下降趋势,所述配电顶棚顶部安装有多个模块化b ipv光伏组件,多个模块化b ipv光伏组件按照等距并列的方式安装在配电顶棚顶部,所述车棚配电支架内侧设置有与模块化bipv光伏组件连接的储能充电设备,所述车棚配电支架内侧设置有限定储能充电设备的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推板,所述推板前侧面安装有电源插座,推板后侧面固定有支架,且储能充电设备通过导线与支架中部连接,储能充电设备通过导线为电源插座供电。

3、进一步的,所述模块化b ipv光伏组件包括底部背板和多个光伏电池,所述底部背板顶面设置有透光板,且多个光伏电池线性阵列排布在底部背板和透光板之间,底部背板底面设置有导水槽,所述底部背板一侧固定有侧板,底部背板另一侧固定有与侧板对应配合的卡框,所述卡框的开口处于卡框的底部,底部背板通过卡框对应卡扣在另一个底部背板的侧板表面,且卡框和侧板表面均设置有安装螺钉的通槽。

4、进一步的,所述底部背板前侧面固定有连接架,底部背板后侧面底部固定有卡板,连接架内部卡接有螺栓,当前侧部底部背板利用卡板对应放置在后侧部底部背板的连接架顶部时,利用螺栓完成前后两个底部背板的连接,所述配电顶棚顶部固定有贯穿连接架前侧底面的插杆,通过在插杆顶端螺旋套接螺帽,使得多个底部背板对应安装在配电顶棚。

5、进一步的,所述底部背板外侧面设置漏水槽,且侧板、卡框以及连接架均与漏水槽外侧边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结构还包括移动板,所述储能充电设备对应放置在移动板顶面,所述配电顶棚底面固定有竖直贯穿移动板两端的两个竖杆,所述移动板两端均固定两个连接杆内侧端,连接杆外侧端表面套接有转杆后侧端,所述转杆前侧端套接有推架,且转杆前侧端所在水平面低于转杆后侧端所在水平面,所述车棚配电支架两内侧壁均内嵌有内杆,所述推架两端分别套接于两个内杆表面,所述推架前侧面设置有螺旋套接于内杆表面的转套。

7、进一步的,所述推板处于推架前侧部,所述推板后侧面顶部两端均固定有贯穿推架的卡杆,所述卡杆表面套接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推板后侧面以及推架前侧面。

8、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表面设置有横槽,储能充电设备两侧均设置有夹架,所述夹架底端滑动卡接在横槽内部,两个竖杆顶部均套接有滑环,所述滑环顶面与配电顶棚底面之间利用弹性件连接,两个滑环分别分别与两个夹架一一对应,且夹架顶端与滑环之间利用转板转动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夹架底部固定有两个横板,两个横板分别处于移动板顶面和底面,横板设置为方形结构。

1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1、本专利技术通过多个模块化bipv光伏组件在并列方向以及前后方向进行安装时,使得配电顶棚顶面的插杆对应贯穿底部背板的连接架中心处,利用螺帽与插杆的螺旋效果使得底部背板固定在配电顶棚顶部,方便在配电顶棚顶部从后向前以阶梯性上移的方式对多个模块化bipv光伏组件进行固定安装,实现多个模块化bipv光伏组件与配电顶棚的一体化设置,保证多个模块化b ipv光伏组件在配电顶棚顶部的稳定性。同时降低了光伏车棚顶部的安装成本,增加了光伏配电顶棚的防水功能。

12、2、本专利技术通过车辆冲击在推板上时,推板在靠近推架的过程中挤压卡杆表面的弹簧,利用弹簧的弹力削弱车辆冲击在推架上的冲击力;车辆的冲击力通过推架和转杆使得移动板带动夹架和储能充电设备同步上移,由于滑环限定转板外侧端,转动的转板使得夹架靠近储能充电设备,提高两个夹架对储能充电设备的夹持效果,使得储能充电设备在上移过程中处于稳定状态;车辆冲破推板和推架后,避免车辆冲击在避免储能充电设备上,防止因冲击导致储能充电设备出现损坏乃至烧毁引发火灾甚至爆炸的状况。

13、3、本专利技术通过模块化bipv光伏组件、可移动的储能充电设备共同构成了新型的光储充一体化b ipv光伏智能充电站,实现了充电站能源自给自足,光伏能源就地消纳,能够解决现有充电站电力消耗巨大,对电网冲击大的问题,解决了未来电动车数量快速增加充电站配套缓慢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BIPV光伏智能充电站,包括车棚配电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棚配电支架(1)顶部固定有配电顶棚(2),所述配电顶棚(2)顶面从前向后呈阶梯状下降趋势,所述配电顶棚(2)顶部安装有多个模块化BIPV光伏组件,多个模块化B IPV光伏组件按照等距并列的方式安装在配电顶棚(2)顶部,所述车棚配电支架(1)内侧设置有与模块化BIPV光伏组件连接的储能充电设备(3),所述车棚配电支架(1)内侧设置有限定储能充电设备(3)的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推板(4),所述推板(4)前侧面安装有电源插座(5),推板(4)后侧面固定有支架(6),且储能充电设备(3)通过导线与支架(6)中部连接,储能充电设备(3)通过导线为电源插座(5)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PV光伏智能充电站,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BIPV光伏智能充电站,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BIPV光伏智能充电站,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PV光伏智能充电站,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BIPV光伏智能充电站,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BIPV光伏智能充电站,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BIPV光伏智能充电站,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ipv光伏智能充电站,包括车棚配电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棚配电支架(1)顶部固定有配电顶棚(2),所述配电顶棚(2)顶面从前向后呈阶梯状下降趋势,所述配电顶棚(2)顶部安装有多个模块化bipv光伏组件,多个模块化b ipv光伏组件按照等距并列的方式安装在配电顶棚(2)顶部,所述车棚配电支架(1)内侧设置有与模块化bipv光伏组件连接的储能充电设备(3),所述车棚配电支架(1)内侧设置有限定储能充电设备(3)的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推板(4),所述推板(4)前侧面安装有电源插座(5),推板(4)后侧面固定有支架(6),且储能充电设备(3)通过导线与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永祥柯源张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赫里欧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