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支架管材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3832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支架管材输送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且限位机构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外壳顶部的左侧设置有定位机构,外壳的顶部安装有切割机构,外壳的内部安装有第六转轴,第六转轴的外壁固定有支撑辊,外壳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通槽,通过旋转限位机构上的第一把手,使得在活动块内部等间距分布的第二输送辊能够做靠近第一输送辊处移动或者做远离第一输送辊移动,从而使得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之间能够对不同宽度的矩形管材限位,使得矩形管材能够沿着直线移动,保证了矩形管材在切割后,矩形管材的切割端面会与矩形管材的边侧始终垂直,保证了矩形管材切割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支架管材输送,尤其涉及一种光伏支架管材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1、光伏支架上的矩形管材在生产出来后都是很长的,需要根据制作光伏支架的大小来切割光伏支架矩形管材,使得光伏支架矩形管材加工成需要的长度,在对光伏支架矩形管材切割时,需要使用到光伏支架矩形管材输送装置。

2、目前的光伏支架矩形管材输送装置在对矩形管材输送过程中,容易出现矩形管材输送过程中出现偏移的现象,导致矩形管材切割时,切割端面会与矩形管材的边侧不垂直的现象,导致切割质量差,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光伏支架管材输送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支架管材输送装置,使得矩形管材能够沿着直线移动,保证了切割端面会与矩形管材的边侧始终垂直,保证了矩形管材切割的质量。

2、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光伏支架管材输送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且限位机构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外壳顶部的左侧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外壳的顶部安装有切割机构,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的外壁固定有支撑辊,所述外壳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通槽;

4、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块、第一凹槽、第一转轴、第一输送辊、竖板、第二转轴、活动块、第一把手、第二凹槽、第三转轴、第二输送辊和导向杆,所述外壳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有固定板和竖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端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竖直方向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固定有输送辊,所述竖板顶部的一侧贯穿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端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竖直方向安装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外壁固定有第二输送辊,所述竖板的端部贯穿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端部与活动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端部固定有第一把手;

5、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挡板、第四转轴、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一电机,所述活动块顶部的两端均固定有挡板,且挡板之间安装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的外壁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底部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底部与第三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转轴的端部贯穿挡板的内部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于挡板的一侧。

6、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五转轴、定位板、限位杆和第二把手,所述外壳顶部的左侧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贯穿有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一侧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端部贯穿支撑板的内部,所述第五转轴的另一端部固定有第二把手。

7、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固定架、气缸、第二电机和切割盘,所述外壳的顶部位于活动块之间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顶部的内侧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部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切割盘。

8、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辊的顶部高于外壳的顶部,且支撑辊在外壳的内部等间距分布。

9、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输送辊在第一凹槽的内部等间距分布,且第一输送辊的一侧位于第一凹槽的外部。

10、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板和第二转轴为螺纹连接,且竖板和导向杆为滑动连接。

11、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输送辊在第二凹槽的内部等间距分布,且活动块设置有三个。

12、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相互垂直设计,且第一锥形齿轮在第四转轴上等间距分布。

13、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和第五转轴为螺纹连接,且支撑板和限位杆为滑动连接。

14、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5、通过旋转限位机构上的第一把手,使得在活动块内部等间距分布的第二输送辊能够做靠近第一输送辊处移动或者做远离第一输送辊移动,从而使得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之间能够对不同宽度的矩形管材限位,使得矩形管材能够沿着直线移动,保证了矩形管材在切割后,矩形管材的切割端面会与矩形管材的边侧始终垂直,保证了矩形管材切割的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支架管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2),且限位机构(2)上设置有驱动机构(3),所述外壳(1)顶部的左侧设置有定位机构(4),所述外壳(1)的顶部安装有切割机构(5),所述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第六转轴(6),所述第六转轴(6)的外壁固定有支撑辊(7),所述外壳(1)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通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支架管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4)包括支撑板(401)、第五转轴(402)、定位板(403)、限位杆(404)和第二把手(405),所述外壳(1)顶部的左侧固定有支撑板(401),所述支撑板(401)的内部贯穿有第五转轴(402),所述第五转轴(402)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定位板(403),所述定位板(403)一侧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杆(404),所述限位杆(404)的端部贯穿支撑板(401)的内部,所述第五转轴(402)的另一端部固定有第二把手(4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支架管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构(5)包括固定架(501)、气缸(502)、第二电机(503)和切割盘(504),所述外壳(1)的顶部位于活动块(208)之间固定有固定架(501),所述固定架(501)顶部的内侧固定有气缸(502),所述气缸(502)的底部固定有第二电机(503),所述第二电机(503)的输出端固定有切割盘(5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支架管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7)的顶部高于外壳(1)的顶部,且支撑辊(7)在外壳(1)的内部等间距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支架管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辊(205)在第一凹槽(203)的内部等间距分布,且第一输送辊(205)的一侧位于第一凹槽(203)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支架管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206)和第二转轴(207)为螺纹连接,且竖板(206)和导向杆(213)为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支架管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辊(212)在第二凹槽(210)的内部等间距分布,且活动块(208)设置有三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支架管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303)和第二锥形齿轮(304)相互垂直设计,且第一锥形齿轮(303)在第四转轴(302)上等间距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支架管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01)和第五转轴(402)为螺纹连接,且支撑板(401)和限位杆(404)为滑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支架管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2),且限位机构(2)上设置有驱动机构(3),所述外壳(1)顶部的左侧设置有定位机构(4),所述外壳(1)的顶部安装有切割机构(5),所述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第六转轴(6),所述第六转轴(6)的外壁固定有支撑辊(7),所述外壳(1)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通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支架管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4)包括支撑板(401)、第五转轴(402)、定位板(403)、限位杆(404)和第二把手(405),所述外壳(1)顶部的左侧固定有支撑板(401),所述支撑板(401)的内部贯穿有第五转轴(402),所述第五转轴(402)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定位板(403),所述定位板(403)一侧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杆(404),所述限位杆(404)的端部贯穿支撑板(401)的内部,所述第五转轴(402)的另一端部固定有第二把手(4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支架管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构(5)包括固定架(501)、气缸(502)、第二电机(503)和切割盘(504),所述外壳(1)的顶部位于活动块(208)之间固定有固定架(501),所述固定架(501)顶部的内侧固定有气缸(50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宝利来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