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部品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3828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部品回收装置,属于部品回收装置领域,为了解决部品回收装置在使用时,通常直接将部品直接放在回收收集框内,待框内部品存满后,利用人工对其进行搬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并且人工成本增大,实用性不强的问题;本申请通过将支撑杆插入在固定框内,并将其向下滑动,利用螺钉B进行固定,能够将支撑底板悬空位于地面上方,手持安装架,并将定位柱插入定位槽内,且安装片与支撑底板的底壁接触,并利用螺栓进行固定,移动轮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的下端,并与地面接触,回收收集框能够对部品进行收集,配合移动轮的使用,能够将部品回收组件进行移动,无需人工进行搬运,节省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部品回收装置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部品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1、部品是直接构成成品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但是与零件不同的是它不一定是零件,也可以是半成品或其它公司的成品,部品回收装置是一种用于回收和再利用加工过程中的废弃部品的装置,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部品放入收集器中,并确保收集器保持清洁和卫生。使用分拣装置将废弃部品进行分类和筛选,将不同的废弃物分门别类地放置在不同的容器中,以便后续的处理和回收。现有的部品回收装置在使用时,通常直接将部品直接放在回收收集框内,待框内部品存满后,利用人工对其进行搬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并且人工成本增大,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部品回收装置在使用时,通常直接将部品直接放在回收收集框内,待框内部品存满后,利用人工对其进行搬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并且人工成本增大,实用性不强,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部品回收装置,以解决以上不足,方便使用。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3、本技术的一种便于移动的部品回收装置,包括部品回收组件,所述部品回收组件包括支撑底板和设置在支撑底板上端用于存放部品的回收收集框,回收收集框用于回收部品,支撑底板的下端设置有移动轮,通过移动轮能够带动支撑底板和回收收集框进行移动,支撑底板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移动后能够对支撑底板进行支撑;

4、所述移动轮的外侧设置有倒u形状的安装架,安装架的靠近支撑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柱,安装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片,支撑底板的底壁上开设有定位槽,且定位柱和定位槽相适配,定位柱插入定位槽内,且安装片与支撑底板底壁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能够将移动轮固定在支撑底板的下端,移动轮可以带动支撑底板和回收收集框进行移动。

5、优选的,所述回收收集框的外壁上安装有用于手持的把手,且回收收集框的下部嵌合在支撑底板的表面上,支撑底板的外侧设置有螺钉a,通过螺钉a能够对回收收集框的位置进行固定。

6、优选的,所述回收收集框的外侧设置有转把,且转把的一端贯穿回收收集框并与设置在回收收集框内部的丝杆连接,丝杆的外侧套设有螺纹块,且螺纹块与丝杆螺纹连接,螺纹块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承载杆,且承载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载物板,转动转把能够使丝杆进行转动,螺纹块能够在丝杆上进行左右移动。

7、优选的,所述螺纹块和承载杆均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的螺纹块和承载杆关于回收收集框的中心线对称分布,螺纹块左右移动时能够使承载杆带动载物板进行上下往复移动。

8、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撑底板外壁上的固定框和活动穿插在固定框内部的支撑杆,固定框的外壁上设置有螺钉b,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防滑垫,且防滑垫靠近支撑杆的一侧涂覆有粘连层,通过粘连层能够将防滑垫粘连在支撑杆上。

9、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内壁上开设有侧槽,且侧槽的内部均匀分布有活动滚珠。

10、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有四组,且四组所述的支撑结构分别安装在支撑底板的四角处。

11、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本技术的一种便于移动的部品回收装置,通过设置的支撑杆、固定框、螺钉b、安装架、定位柱、定位槽、安装片和移动轮,操作人员将支撑杆插入在固定框内,并将其向下滑动,此时防滑垫与地面接触,此时利用螺钉b进行固定,能够将支撑底板悬空位于地面上方,而后手持安装架,并将定位柱插入定位槽内,且安装片与支撑底板的底壁接触,并利用螺栓进行固定,可以对移动轮的位置进行固定安装,使得移动轮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的下端,而后反向转动螺钉b,能够调整支撑杆的位置,使其向上移动,此时移动轮可以与地面接触,而回收收集框位于支撑底板的上端,能够对部品进行收集,配合移动轮的使用,能够将部品回收组件进行移动,无需人工进行搬运,节省人工成本,同时向下移动支撑杆,能使防滑垫与地面接触,也可以对部品回收组件进行限位,以免移动轮随处移动。

13、(2)本技术的一种便于移动的部品回收装置,通过设置的转把、丝杆、螺纹块、承载杆、载物板和回收收集框,利用回收收集框进行部品回收时,操作人员手持转把,并对其进行转动,能够使丝杆进行转动,螺纹块能够在丝杆上滑动,配合承载杆的使用能够推动载物板向上移动,方便将部品移出回收收集框外侧,方便将部品拿取出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移动的部品回收装置,包括部品回收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品回收组件(1)包括支撑底板(11)和设置在支撑底板(11)上端用于存放部品的回收收集框(12),回收收集框(12)用于回收部品,支撑底板(11)的下端设置有移动轮(13),通过移动轮(13)能够带动支撑底板(11)和回收收集框(12)进行移动,支撑底板(1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撑结构(14),支撑结构(14)移动后能够对支撑底板(11)进行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部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收集框(12)的外壁上安装有用于手持的把手(121),且回收收集框(12)的下部嵌合在支撑底板(11)的表面上,支撑底板(11)的外侧设置有螺钉A(122),通过螺钉A(122)能够对回收收集框(12)的位置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部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收集框(12)的外侧设置有转把(123),且转把(123)的一端贯穿回收收集框(12)并与设置在回收收集框(12)内部的丝杆(124)连接,丝杆(124)的外侧套设有螺纹块(125),且螺纹块(125)与丝杆(124)螺纹连接,螺纹块(125)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承载杆(126),且承载杆(126)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载物板(127),转动转把(123)能够使丝杆(124)进行转动,螺纹块(125)能够在丝杆(124)上进行左右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部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块(125)和承载杆(126)均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的螺纹块(125)和承载杆(126)关于回收收集框(12)的中心线对称分布,螺纹块(125)左右移动时能够使承载杆(126)带动载物板(127)进行上下往复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部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4)包括设置在支撑底板(11)外壁上的固定框(141)和活动穿插在固定框(141)内部的支撑杆(142),固定框(141)的外壁上设置有螺钉B(145),支撑杆(142)的下端设置有防滑垫(143),且防滑垫(143)靠近支撑杆(142)的一侧涂覆有粘连层(14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部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41)的内壁上开设有侧槽(146),且侧槽(146)的内部均匀分布有活动滚珠(14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部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4)设置有四组,且四组所述的支撑结构(14)分别安装在支撑底板(11)的四角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部品回收装置,包括部品回收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品回收组件(1)包括支撑底板(11)和设置在支撑底板(11)上端用于存放部品的回收收集框(12),回收收集框(12)用于回收部品,支撑底板(11)的下端设置有移动轮(13),通过移动轮(13)能够带动支撑底板(11)和回收收集框(12)进行移动,支撑底板(1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撑结构(14),支撑结构(14)移动后能够对支撑底板(11)进行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部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收集框(12)的外壁上安装有用于手持的把手(121),且回收收集框(12)的下部嵌合在支撑底板(11)的表面上,支撑底板(11)的外侧设置有螺钉a(122),通过螺钉a(122)能够对回收收集框(12)的位置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部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收集框(12)的外侧设置有转把(123),且转把(123)的一端贯穿回收收集框(12)并与设置在回收收集框(12)内部的丝杆(124)连接,丝杆(124)的外侧套设有螺纹块(125),且螺纹块(125)与丝杆(124)螺纹连接,螺纹块(125)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承载杆(126),且承载杆(126)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载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绅朱蕾
申请(专利权)人:恒信自动化大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