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具温度检测组件及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653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0
本技术提供一种锅具温度检测组件及燃气灶,涉及锅具测温装置技术领域。该锅具温度检测组件包括红外测温传感器和隔火管;红外测温传感器设于燃气灶的炉头下方,且红外测温传感器与炉头的内环支架的环内空间相互面对;隔火管套设于炉头的内环支架外,隔火管的远离红外测温传感器的端部用于与炉头上方的锅具相抵接。该锅具温度检测组件中的红外测温传感器可以接收炉头上方的锅具受热后产生的红外辐射,从而可以对锅具进行红外测温,测温过程不需经过热传导,无滞后性,可以及时快速的检测锅具温度,有效提升测温准确性;而隔火管可以隔离火焰,防止火焰进入内环支架内部,从而防止红外测温传感器直接测到火焰温度,避免测温结果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锅具测温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锅具温度检测组件及燃气灶


技术介绍

1、为便于及时得知燃气灶的炉头上的锅具是否发生干烧情况,燃气灶的炉头处通常安装有温度检测组件以便于在烹饪过程中及时检测锅具的温度。

2、现有的燃气灶的炉头处采用的温度检测组件通常包括ntc(负温度系数)测温传感器、感温帽和pvc(聚氯乙烯)护套。其中,感温帽固定于燃气灶的炉头上方,用于在锅具置于炉头上时与锅具相抵接;pvc护套则包裹于ntc测温传感器外,用于起到绝缘耐压作用;ntc测温传感器需固定于感温帽内部且与感温帽的与锅具相抵接的一侧紧密接触。当开启燃气灶以进行烹饪时,锅具温度上升,从而可以将热量传递至感温帽,然后通过感温帽和pvc护套再依次传递给ntc测温传感器。

3、可以看出,现有的燃气灶的炉头处采用的温度检测组件是利用热传导方式进行测温的,然而该热传导方式需依次通过感温帽和pvc护套才能将锅具热量传递给ntc测温传感器,导致ntc测温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只能缓慢变化,滞后性严重,准确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具温度检测组件和燃气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燃气灶炉头处采用的温度检测组件是利用ntc测温传感器配合热传导方式进行测温的,然而该热传导方式需依次通过感温帽和pvc护套才能将锅具热量传递给ntc测温传感器,导致ntc测温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只能缓慢变化,滞后性严重,准确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锅具温度检测组件,包括红外测温传感器和隔火管;

3、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设于燃气灶的炉头下方,且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与所述炉头的内环支架的环内空间相互面对;

4、所述隔火管套设于所述炉头的内环支架外,所述隔火管的远离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的端部用于与所述炉头上方的锅具相抵接。

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火管的远离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的端部高于所述炉头的内环支架,且所述隔火管与所述炉头的内环支架沿所述隔火管的轴向滑动连接。

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火管与所述炉头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隔火管相对所述炉头的内环支架沿靠近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的方向滑动时蓄能。

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炉头的同轴设置的内环支架和外环支架之间的环形凹槽内,所述隔火管的靠近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的端部抵接于所述弹性件上。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火管的内壁与所述内环支架的外壁之间设有滚球。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滚球为多个,多个所述滚球沿所述隔火管的周向依次分布。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保护管,所述保护管设于所述炉头的下方且所述保护管的管内空间与所述内环支架的环内空间位置相对;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设于所述保护管内。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管的材质和所述隔火管的材质均为遮光且隔热的材料。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火管的远离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的端部设有能够透过红外线的透光板,所述透光板用于封闭所述隔火管的远离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的端部的管口。

13、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前述实施方式所述的锅具温度检测组件。

14、本技术提供的锅具温度检测组件包括红外测温传感器和隔火管;红外测温传感器设于燃气灶的炉头下方,且红外测温传感器与炉头的内环支架的环内空间相互面对;隔火管套设于炉头的内环支架外,隔火管的远离红外测温传感器的端部用于与炉头上方的锅具相抵接。在烹饪过程中,可以先将锅具置于燃气灶的炉头的上方,此时锅具底部与隔火管的远离红外测温传感器的端部相抵接,继而可以启动燃气灶,使得炉头处喷出火焰对锅具进行加热。锅具被加热后会向外辐射红外线,由于燃气灶的炉头下方的红外测温传感器与炉头的内环支架的环内空间相互面对,且隔火管套设于炉头的内环支架外,因此隔火管不会对内环支架的环内空间进行遮挡,此时抵接于隔火管端部上的锅具的底部产生的红外线可以穿过内环支架的环内空间后到达红外测温传感器处,红外测温传感器可以根据其接收的红外线及时进行温度检测,从而实时测得锅具温度。本技术提供的锅具温度检测组件利用红外测温传感器可以对锅具进行红外测温,相较于现有的热传导测温方式,红外测温方式具有反应迅速、无滞后性、测温可突变等优势,其测温结果更加精准。此外,本技术提供的锅具温度检测组件通过在炉头的内环支架外套设隔火管,并使得隔火管的远离红外测温传感器的端部与炉头上方的锅具相抵接,可以利用隔火管与锅具相互配合而对火焰进行隔离,有效防止火焰进入炉头的内环支架内部,从而可以防止红外测温传感器直接测得火焰温度影响测温效果,可以进一步的提升测温结果准确性。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锅具温度检测组件中的红外测温传感器可以接收炉头上方的锅具受热后产生的红外辐射,从而可以对锅具进行红外测温,测温过程不需经过热传导,无滞后性,可以及时快速的检测锅具温度,有效提升测温准确性;而隔火管可以隔离火焰,防止火焰进入内环支架内部,从而防止红外测温传感器直接测到火焰温度,避免测温结果受到影响。

16、本技术提供的燃气灶包括上述锅具温度检测组件,因而本技术提供的燃气灶与上述锅具温度检测组件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具温度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测温传感器(1)和隔火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温度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火管(2)的远离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1)的端部高于所述炉头(3)的内环支架(30),且所述隔火管(2)与所述炉头(3)的内环支架(30)沿所述隔火管(2)的轴向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温度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火管(2)与所述炉头(3)之间连接有弹性件(4),所述弹性件(4)用于在所述隔火管(2)相对所述炉头(3)的内环支架(30)沿靠近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1)的方向滑动时蓄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具温度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设于所述炉头(3)的同轴设置的内环支架(30)和外环支架(31)之间的环形凹槽内,所述隔火管(2)的靠近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1)的端部抵接于所述弹性件(4)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温度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火管(2)的内壁与所述内环支架(30)的外壁之间设有滚球(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具温度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球(5)为多个,多个所述滚球(5)沿所述隔火管(2)的周向依次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锅具温度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管(6),所述保护管(6)设于所述炉头(3)的下方且所述保护管(6)的管内空间与所述内环支架(30)的环内空间位置相对;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1)设于所述保护管(6)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具温度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6)的材质和所述隔火管(2)的材质均为遮光且隔热的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锅具温度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火管(2)的远离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1)的端部设有能够透过红外线的透光板(8),所述透光板(8)用于封闭所述隔火管(2)的远离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1)的端部的管口。

10.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锅具温度检测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具温度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测温传感器(1)和隔火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温度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火管(2)的远离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1)的端部高于所述炉头(3)的内环支架(30),且所述隔火管(2)与所述炉头(3)的内环支架(30)沿所述隔火管(2)的轴向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温度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火管(2)与所述炉头(3)之间连接有弹性件(4),所述弹性件(4)用于在所述隔火管(2)相对所述炉头(3)的内环支架(30)沿靠近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1)的方向滑动时蓄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具温度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设于所述炉头(3)的同轴设置的内环支架(30)和外环支架(31)之间的环形凹槽内,所述隔火管(2)的靠近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1)的端部抵接于所述弹性件(4)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温度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火管(2)的内壁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李信合张海林曾显伟白青松薛敬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