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风电制储氢,特别是涉及一种离网型的模块化制储氢海上风电平台。
技术介绍
1、海上风电作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推进能源结构转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风电装机量的猛增,风电发展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不可控的风能使风力发电存在较大的波动性。一方面,当风电产能过剩时,易出现弃风弃电的情况,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当风电产能不达标时,易造成电网调度困难。对于海上风电平台,运维难度和电能损失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大幅度增加,同时还需面对电缆路由以及电缆登陆地点的用海限制。因此,为了使海上风电平台更好的利用海上风能资源,需要改变储能方式或能源转化方式。而传统的化学储能容量小,且储能设备需要进行大量的维护工作,以保证其正常运转。而风电制氢储能技术相对于其他储能方式具有高容量、易运输、无污染等优点。
2、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19637861u”,名称为“一种适用于海上风电的模块化制氢平台”的技术具体公开了,“包括设于海床上制氢平台本体和设于制氢平台本体顶部的制氢设备,制氢平台本体包括钢管桩、导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网型的模块化制储氢海上风电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固设于海床上的平台本体(100)、制氢模块(200)、储氢模块(300)、电力模块(400)、给水模块(500)和应急模块(600),所述平台本体(100)包括至少三层甲板,所述给水模块(500)和所述应急模块(600)布置于底层甲板(110)上,所述制氢模块(200)和所述电力模块(400)布置于中层甲板(120)上,所述储氢模块(300)布置于顶层甲板(130);所述制氢模块(200)、所述储氢模块(300)和所述给水模块(500)均与所述电力模块(400)电性连接;所述给水模块(500)与所述制氢模块(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网型的模块化制储氢海上风电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固设于海床上的平台本体(100)、制氢模块(200)、储氢模块(300)、电力模块(400)、给水模块(500)和应急模块(600),所述平台本体(100)包括至少三层甲板,所述给水模块(500)和所述应急模块(600)布置于底层甲板(110)上,所述制氢模块(200)和所述电力模块(400)布置于中层甲板(120)上,所述储氢模块(300)布置于顶层甲板(130);所述制氢模块(200)、所述储氢模块(300)和所述给水模块(500)均与所述电力模块(400)电性连接;所述给水模块(500)与所述制氢模块(200)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制氢模块(200)与所述储氢模块(300)通过管道连接;由所述给水模块(500)供水的循环水管流经所述制氢模块(200)、所述储氢模块(300)以及所述电力模块(400);所述制氢模块(200)、所述储氢模块(300)和所述给水模块(500)均与所述应急模块(600)电性连接;所述储氢模块(300)包括低压氢气储存装置(340),所述应急模块(600)包括若干氢燃料电池(640),所述低压氢气储存装置(340)与所述氢燃料电池(640)通过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网型的模块化制储氢海上风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本体(100)还包括风机(140)、塔筒(150)以及若干桩腿(160),所述塔筒(150)根部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顶层甲板(130)直至固定于所述中层甲板(120)上,且所述塔筒(150)的筒身部分与所述顶层甲板(130)固定连接,所述风机(140)安装于所述塔筒(150)顶部;所述桩腿(160)一端与所述底层甲板(110)固定连接,所述桩腿(160)另一端固定于海床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网型的模块化制储氢海上风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模块(500)与所述应急模块(600)之间、所述制氢模块(200)与所述电力模块(400)之间以及所述塔筒(150)与所述储氢模块(300)之间均通过防爆墙(170)进行分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离网型的模块化制储氢海上风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模块(500)包括用于提升海水的水泵设备(510)、用于过滤海水和去除杂质的海水淡化纯化设备(520)、用于进行换热处理的冷却设备(530)和用于降温的消防设备(540),所述水泵设备(510)、所述海水淡化纯化设备(520)、所述冷却设备(530)和所述消防设备(540)呈田字型集中排布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庆斌,林琳,林毅峰,朱雪诞,赵仕伦,张洁,闾泽洋,沈盼盼,徐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