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疲劳检测信号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345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9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疲劳检测信号采集装置,采集高危工作人员的生理信号。根据较好的应用于疲劳检测的脑电和眼电的电极位置,精简所需的电极数量。众多研究表明,眼电采取前额眼电电极的布局方式,该方法可以直接从前额眼电中分离出水平眼电和前额眼电,而脑电α波主要活动在头皮的枕部区域,如O1和O2位置,具有较高的幅值。根据脑电和眼电的电极位置,本文基于TI半导体公司的集成模拟前端芯片ADS1299进行生理信号采集,集成模拟前端芯片采用24位Σ‑ΔADC对脑电信号和眼电信号进行模数转换,三轴陀螺仪传感器采用MPU6050芯片来采集测试人员的抬头低头信号,主控芯片采用STM32F407ZGT6芯片,并结合蓝牙4.0无线传输模块。通过该疲劳检测采集装置,可以全方位、多幅度的获取有关疲劳的信息,以提高疲劳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ads1299、mpu-6050和stm32f407zgt6的疲劳检测信号采集装置,属于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1、疲劳被认为是在更大范围内造成事故、伤害和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意味着疲劳的人更有可能做出不安全的行为。疲劳对在很多行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道路、航空、航海等运输行业,以及其他职业环境(如医院、机械工厂等),特别涉及到轮班,不定期的工作时间时。无论实在工作时间还是在休息时间,几乎每个都会有疲劳的时候,因此事故和受伤的风险会增加。疲劳会对产生人产生一些负面的效应,例如动作迟缓,反应时间边长,注意力不集中,更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等,这些效应已经在很多引人注目的事故中被发现。

2、随着近些年来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在对受试人员进行疲劳检测信号采集时,由于采集设备电极过多,设备过大过重,对受试人员行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无法应用于实际的生产生活中。顾及到以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轻量级便捷式头戴设备,在采集脑电和眼电时精简所需的电极个数,更好的应用于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并集成mpu6050三轴陀螺仪,实现了高性能、低噪声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疲劳检测信号采集装置,其特点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疲劳检测信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ADS1299有8个采集输入端,其中6个输入端采集前额眼电,2个输入端采集O1和O2位置的脑电信号,所有通道的负输入端连接到耳电极,作为参考电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疲劳检测信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传感器之间涉及到多种通信协议,模拟采集前端采取SPI协议传给STM32F407ZGT6单片机,陀螺仪模块采取IIC协议与微控制器通信,最后将数据通过异步通信串口发送给蓝牙模块,在通过蓝牙模块传输到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疲劳检测信号采集装置,其特点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疲劳检测信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ads1299有8个采集输入端,其中6个输入端采集前额眼电,2个输入端采集o1和o2位置的脑电信号,所有通道的负输入端连接到耳电极,作为参考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滨任帅祥孙伟恒卢穗马卫娇李鲁吴锦双许清华区嘉伟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