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自发微针热穴位贴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发微针热穴位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324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发热微针穴位贴,包括给药层;所述给药层为一面带有若干微针的薄片;所述给药层包括正面和背面,所述微针位于给药层的正面,所述微针上负载药物;所述给药层的背面设有自热层,所述自热层为多孔自热金属层。给药层由金属浆液固化脱模,再进行退火和氢气还原处理,最后负载药物得到。自热层由惰性气流下自热金属与给药层错位对向设置,激光溅射自热金属沉积到给药层背面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穴位贴可以提高载药量,自发热且保温,热量可以起到促进药物渗透、穴位刺激增强的效果,可以提升穴位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自发热微针穴位贴。


技术介绍

1、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的经络学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置于穴位贴上,直接贴敷穴位、患处,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穴位敷贴疗法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尚不完全清楚,普遍认为的机理如下:一是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二是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作用;三是两者的综合叠加作用。穴位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作用较为直接;穴位贴敷疗法不经胃肠给药,无损伤脾胃之弊;穴位贴敷疗法简单易学,不需特殊的医疗设备和仪器,便于推广;贴敷疗法集针灸和药物治疗之所长,疗效显著。由于穴位贴不会对人体带来创伤且药物释放部位精准,已经成为一种被越来越多人采用的新型给药方式。

2、穴位贴由于上述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其功效的发挥:普通穴位贴是通过药物刺激穴位,透皮吸收。穴位贴直接接触皮肤角质层,药物的渗透性不佳,为了增强药物的渗透性,穴位贴普遍需要贴敷几小时,其方便性和舒适性降低,同时对于皮肤敏感人群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如果能够对穴位贴进行适当加热,可以促进药物吸收,减少贴敷时间。如smart hydrothermally responsive microneedle fortopical tumor treatment(rengui xu等,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358(2023)566–578)公开了一种用于局部肿瘤治疗的智能水热响应微针,该微针在另一面添加水热响应物质实现对微针进行加热:通过添加适量的fe、ac、氯化钠(氯化钠)、无水硫酸镁(硫酸镁)和氧化钙进行组分优化后,自加热沸腾包能够将水温提高到60-70℃。但该微针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载药量有限,使得贴敷时间延长;二是水热温度过高,容易对皮肤造成烫伤。因此,需要一种带有微针的穴位贴,既能提高载药量、缩短贴敷时间;又能对微针适当加热,同时还要避免热量散失。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发热微针穴位贴。本专利技术的穴位贴背面表层自发热金属纳米颗粒由于尺寸小,活性高,容易发生氧化,氧化过程释放热量会使穴位贴快速升温,于此同时表层金属纳米颗粒氧化成的氧化物纳米材料又可以阻挡热量向空气传播,使得氧化产生的热量大部分通过金属微针传导至人体。又因为穴位贴背面表层的自发热纳米颗粒呈多孔排布,因此表层氧化后不妨碍空气与底层金属纳米颗粒的接触,可以持续氧化放热。本专利技术的穴位贴自发热且保温,热量可以起到促进药物渗透、穴位刺激增强的效果,可以提升穴位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发热微针穴位贴,包括给药层;所述给药层为一面带有若干微针的薄片;所述给药层包括正面和背面,所述微针位于给药层的正面,所述微针上负载药物;所述给药层的背面设有自热层,所述自热层为多孔自热金属层;所述多孔自热金属层位于给药层的背面。

4、优选的,所述微针为多孔微针;所述薄片的厚度为0.1~0.5mm;所述微针的高度为200μm~2mm。

5、优选的,所述给药层的制备方法为:

6、将含有金属的有机浆液填充至微针模板中,固化后脱模得到带有微针的金属薄片;再对带微针的金属薄片进行退火,然后在还原性氛围下热处理,最后将药物负载至微针上,得到给药层。

7、所述微针模板的材质为pdms,由pdms浇筑到3d打印的微针阵列上,固化后脱模得到。所述固化的温度为80~120℃,时间为0.5~2h。所述微针模板是用3d打印得到的微针阵列,其材质可以为pmma;然后将pdms和固化剂的混合溶液浇筑到pmma微针阵列上,真空干燥进行固化,脱模后得到材质为pdms微针模板。所述固化剂为rtv615固化剂。

8、所述含有金属的有机浆液为含有银、铜、钛、铁、金或镍的有机浆液,或者由银、铜、钛、铁、金或镍的粉末与分散剂、增塑剂混合得到。所述分散剂为solsperse17000;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壳聚糖的醋酸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9、优选的,所述退火的温度为700℃,退火的时间为3h;所述还原性气氛为ar/h2,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600℃、时间为2h。

10、优选的,所述药物负载至微针上的方法为:

11、将微针浸入药物溶液中或将药物溶液喷涂到微针上,然后对微针进行干燥,使微针上负载药物。

12、微针浸入药物的方法为:采用微针置于药物溶液中,药物溶液负载到微针上,再将负载药物的微针干燥,得到负载药物的给药面;

13、药物喷涂到微针上的方法为:将药物溶液喷涂到微针上,干燥后得到负载药物的穴位贴;

14、优选的,所述多孔自热金属层的材质为银、铜、钛、铁、钽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多孔自热金属层的厚度为1-20μm。

15、优选的,所述多孔自热金属层由以下方法制备:

16、(1)将自热金属粉末压片,得到自热金属片;

17、(2)取一个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透明密闭容器,透明密闭容器的进气口通入惰性气体;将给药层置于透明密闭容器的顶部、出气口的一端;将自热金属片置于透明密闭容器的底部,与给药层的背面对向设置;自热金属片距出气口的距离大于给药层距出气口的距离;

18、(3)在惰性气流中,将激光对准自热金属片的上表面进行照射,激光溅射出自热金属纳米团簇,沉积到上方的给药层背面形成具有微纳结构的多孔自热金属层。

19、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自热金属粉末的粒径为1~20μm。

20、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给药层在透明密闭容器底部的投影与自热金属片不重合;所述给药层在透明密闭容器底部的投影与自热金属片的距离为5~20mm。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

21、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惰性气流的流速为5-40cm3/min。

22、激光照射为:利用波长为1064nm、最大功率为50w的光纤激光器在速度为700-900mm/s、线间距为0.001-0.005mm和功率为35-50w下进行激光照射。

23、穴位贴在制备完成后直接真空包装,避免自热金属氧化。

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5、(1)本专利技术采用高度为200μm-2mm的多孔金属微针负载药物,微针恰好能够穿透皮肤角质层,达到皮肤真皮层,微针上负载的药物渗透至体内,实现穴位刺激和药物直接渗透的叠加效果,增强治疗效果,同时微针只穿透皮肤角质层,治疗过程不会产生明显痛感,避免了治疗痛苦。

26、(2)本专利技术利用模板制备给药层,模板可反复利用,可以低成本大批量制备;微针上带有微孔,可大大提高药物的负载量,提高了治疗效果。

27、(3)在使用时,空气接触本专利技术穴位贴的自热层,自发热金属纳米颗粒由于尺寸小,活性高,容易发生氧化,氧化过程释放热量会使穴位贴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发热微针穴位贴,其特征在于,包括给药层;所述给药层为一面带有若干微针的薄片;所述给药层包括正面和背面,所述微针位于给药层的正面,所述微针上负载药物;所述给药层的背面设有自热层,所述自热层为多孔自热金属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微针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为多孔微针;所述薄片的厚度为0.1~0.5mm;所述微针的高度为200μm~2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发热微针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层的制备方法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发热微针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的温度为700℃,退火的时间为3h;所述还原性气氛为Ar/H2,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600℃、时间为2h。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发热微针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负载至微针上的方法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微针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自热金属层的材质为银、铜、钛、铁、钽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多孔自热金属层的厚度为1-20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发热微针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自热金属层由以下方法制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发热微针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自热金属粉末的粒径为1~20μ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发热微针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给药层在透明密闭容器底部的投影与自热金属片不重合;所述给药层在透明密闭容器底部的投影与自热金属片的距离为5~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发热微针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惰性气流的流速为5~40cm3/min;激光照射为:利用波长为1064nm、最大功率为50W的光纤激光器在速度为700~900mm/s、线间距为0.001~0.005mm和功率为35~50W下进行激光照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发热微针穴位贴,其特征在于,包括给药层;所述给药层为一面带有若干微针的薄片;所述给药层包括正面和背面,所述微针位于给药层的正面,所述微针上负载药物;所述给药层的背面设有自热层,所述自热层为多孔自热金属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微针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为多孔微针;所述薄片的厚度为0.1~0.5mm;所述微针的高度为200μm~2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发热微针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层的制备方法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发热微针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的温度为700℃,退火的时间为3h;所述还原性气氛为ar/h2,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600℃、时间为2h。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发热微针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负载至微针上的方法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微针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燕张影周伟家陈玉客张业顺刘舜尧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