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的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229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7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机械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零件端部抓取装置,所述支撑框架上设置有零件中部抓取装置,所述通槽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本技术的有益之处是:首先通过左侧挤压结构和右侧挤压结构相互配合,将圆柱形工件或者长方体结构的工件从左右两侧夹起,并通过旋转电机带动工件做前后旋转,这样用户可以对工件的正面进行检测,通过底部夹取气缸将工件的正面夹起,并通过中部旋转电机将工件转动90度,以对工件原来的端部做检测,从而通过上述方法将工件的所有面都进行了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本技术结构新颖,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机械手,属于机械。


技术介绍

1、在机械行业中,圆柱形或者长方体的工件是比较常见的,当工件生产出来以后,一般需要对工件的所有面进行检查以检验工件是否合格,同时在现有生产中,为了提高效率,工件一般由机械手进行夹取,现有的机械手在抓取圆形或者长方体的工件时,一般是抓取工件的两端,当需要对工件进行检测时,工件的两端是由于被机械手抓取导致无法检测,针对上述情况,行业中需要一种新型结构的机械手,尤其适用于圆柱形和长方体结构的工件,能方便检测人员对工件的所有面都能进行检测,以解决行业中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机械手,能方便检测人员对工件的所有面都能进行检测,以解决行业中面临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机械手,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零件端部抓取装置,所述零件端部抓取装置包括左侧挤压结构和右侧挤压结构,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设置有零件中部抓取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结构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零件端部抓取装置(2),所述零件端部抓取装置(2)包括左侧挤压结构(3)和右侧挤压结构(4),所述支撑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框架(5),所述支撑框架(5)上设置有零件中部抓取装置(6),所述支撑板(1)上还设置有呈矩形结构的通槽(101),所述通槽(101)从所述支撑板(1)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挤压结构(3)包括左侧电缸(301),所述左侧电缸(301)安装于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所述左侧电缸(301)上设置有左侧滑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结构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零件端部抓取装置(2),所述零件端部抓取装置(2)包括左侧挤压结构(3)和右侧挤压结构(4),所述支撑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框架(5),所述支撑框架(5)上设置有零件中部抓取装置(6),所述支撑板(1)上还设置有呈矩形结构的通槽(101),所述通槽(101)从所述支撑板(1)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挤压结构(3)包括左侧电缸(301),所述左侧电缸(301)安装于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所述左侧电缸(301)上设置有左侧滑块(302),所述左侧滑块(302)上设置有第一升降气缸(303),所述第一升降气缸(303)的气缸轴上设置有左侧旋转支撑框(304),所述左侧旋转支撑框(304)上设置有旋转电机(305),所述旋转电机轴上设置有挤压板(3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挤压结构(4)包括右侧电缸(401),所述右侧电缸(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广建
申请(专利权)人:格尔赛智能装备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