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柔性结构的扭转位移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165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柔性结构的扭转位移传感器,包括刚性架、第一柔性架、被测件、压电材料层和电压表,第一柔性架设在刚性架上,被测件在第一方向上被限位并围绕第一方向的周向可扭转地设置,被测件通过扭转带动所述第一柔性架发生形变,压电材料层设在第一柔性架的第一端与刚性架之间,电压表与压电材料层电连,用于测量压电材料层的压电示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扭转位移传感器基于柔性结构将扭转力转换为拉压力进行测量,能够实现对扭转位移的精确检测,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易装配、适用范围大等特点。尤其能够在无法接电、无法移动及内部结构较为复杂而无法直接测量扭转位移的情况下,实现高精度的测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量,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柔性结构的扭转位移传感器


技术介绍

1、激光传感器可以实现无接触远距离位移测量,测量速度快、精度高,但是在存在遮挡物、内部结构复杂的情况下进行位移测量时激光传感器则会受到干扰。此外,相关技术中常常还采用应变式、电感式、差动变压器式、涡流式、霍尔式传感器等电器元件检测机械位移,并通过电器元件将机械位移与之成线性相关或者任意函数关系的形式输出为扭转位移(扭转角度),然而此类传感器的应用场景却具有较大的限制,其更多地适用于电信号环境条件较好的工况,而在厂房等实际环境较为恶劣的测量场景下,传感器的电信号易受干扰,或者无法实现电器元件的接电,影响位移的测量。因此,纯机械结构的传感器在提高传感器适用范围、扩大应用场景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传统的刚性机械结构受限制于加工工艺、加工精度、安装精度等方面的问题,在高速、精密、微型等高测量要求下暴露出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柔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柔性结构的扭转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柔性结构的扭转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柔性架,所述第二柔性架设在所述刚性架上并与所述被测件的远离所述第一柔性架的一侧相连,所述被测件通过扭转带动所述第一柔性架与所述第二柔性件中的每一者发生形变,所述第一柔性架和所述第二柔性架相对所述被测件呈镜像对称以对所述被测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柔性结构的扭转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架和所述第二柔性架均为手性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柔性结构的扭转位移传感器,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柔性结构的扭转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柔性结构的扭转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柔性架,所述第二柔性架设在所述刚性架上并与所述被测件的远离所述第一柔性架的一侧相连,所述被测件通过扭转带动所述第一柔性架与所述第二柔性件中的每一者发生形变,所述第一柔性架和所述第二柔性架相对所述被测件呈镜像对称以对所述被测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柔性结构的扭转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架和所述第二柔性架均为手性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柔性结构的扭转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刚性板和第二刚性板,所述第一柔性架和所述第二柔性架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一刚性板和所述第二刚性板之前,所述第一柔性架与所述第一刚性板相连,所述第二柔性架与所述第二刚性板相连,所述压电材料层设在所述第一柔性架与所述第一刚性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柔性结构的扭转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架包括刚性支撑轴,所述刚性支撑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刚性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刚性板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柔性结构的扭转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琳费立凯范普成王虎升杨福明苑皓伟杜连越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