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控制膜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3102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光控制膜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其中,该光控制膜,包括:第一选择性反射层;第二选择性反射层,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选择性反射层一侧;及透光层,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二选择性反射层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选择性反射层交替设置形成光控层;其中,所述第一选择性反射层的透光轴与所述第二选择性反射层的透光轴正交设置,以使由发射源射出的光线被分为两个正交方向的线偏振光,并被反射回发射源。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目前使用吸光材料,将大角度光线吸收,使光线被限制在一个特定角度中,从而达到限制角度的作用,但这种处理方法由于吸光材料将射到其表面的光线吸收,使得整个膜结构的透射率大大降低,现有大部分光控膜的透光率仅有30%‑50%左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光控制膜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光学膜技术的迭代发展,部分产品要求具有将背光源出射的光线限制在一定角度内的效果,即尽可能将光线的出射角度收窄,以达成正视角明亮,侧视角暗淡的效果。而这需要利用光控膜来实现,现有的光控膜大多采用吸光材料和透光材料交替形成百叶窗结构的技术来完成限制光线角度的功能。

2、专利号cn212208775u提出了一种防窥膜,其包括基材层,可透光;透射层,可透光,设于所述基材层上,所述透射层设有若干列相互间隔排列的第一透射部,所述第一透射部之间形成中空部;遮光层,不透光,设于所述第一透射部的外表面上。

3、专利号cn210954390u提出了一种防窥膜,其包括透射区,其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防窥区,其与所述透射区交替设置,所述防窥区的具体设置为:在所述防窥区设置多个长圆柱体,多个长圆柱体叠加形成所述防窥区,每个长圆柱体的两个端部均面向所述透射区;其中,每个长圆柱体均包括内芯和包裹内芯的包层,且所述内芯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包层的折射率,当光斜入射至所述内芯后,光能够在内芯中发生全反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光控制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控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选择性反射层(20)远离所述第一选择性反射层(10)一侧设置有光学部件(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控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件(40)为四分之一波片,所述四分之一波片用于将被反射回发射源的光线的偏振方向旋转90°,以使光线透过所述第一选择性反射层(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控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分之一波片的快轴方向与所述第二选择性反射层(20)的偏振方向夹角为40°-5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控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光控制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控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选择性反射层(20)远离所述第一选择性反射层(10)一侧设置有光学部件(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控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件(40)为四分之一波片,所述四分之一波片用于将被反射回发射源的光线的偏振方向旋转90°,以使光线透过所述第一选择性反射层(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控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分之一波片的快轴方向与所述第二选择性反射层(20)的偏振方向夹角为40°-5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控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分之一波片的厚度为5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维哲丁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弘德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