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热塑转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976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真空热塑转印机,所述的真空热塑转印机具有一机体,该机体的内部具有多个独立的真空热塑转印空间,每一个真空热塑转印空间均设有一输送口,并在输送口处配置有由外侧延伸至真空热塑转印空间内的轨道,以输送台车进出真空热塑转印空间,该真空热塑转印空间内配置有热塑风管,以将热风输送进入该真空热塑转印空间内,进行基材的热塑封膜作业。据此,使该真空热塑转印机具有多组同时进行基材的表面热塑封膜作业,以减少等待热塑时间、提升工作效率,且尤其适合针对尺寸较小的基材表面的热塑封膜作业。(*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真空热塑转印机,尤其是指一种能够同时在多个真空热塑转印空间进行基材表面的热塑封膜作业,而达减少等待热塑时间、提升工作效率,且尤其 适合针对尺寸较小的基材表面的热塑封膜作业的真空热塑转印机。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3,为目前现有的热塑转印机4的整体架构俯视图;该热塑转印机4于转 印炉41内设横向轨道42,且该横向轨道42延伸至转印炉41两侧之外,于横向轨道42的 前、后两侧则设有连贯的纵向轨道43。 据此,便可通过纵向轨道43及横向轨道42的输送,依次将台车44送入转印炉41 内。 然而,该现有的热塑转印机4因仅具备单一转印炉41空间,以及两个输送口,因 此,该热塑转印机4单次热塑转印的作业只能针对某一送入转印炉41内的台车44上的基 材,其它的台车44只能等待,此一情形势必导致热塑转印作业的等待时间增加,并影响热 塑转印作业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热塑转印机,该真空热塑转印机在机体内部隔 设出多个真空热塑转空间,且各真空热塑转空间能在同一时间中进行热塑转印作业,以达 到减少等待热塑时间及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热塑转印机,所述的真空热塑转印机具有一机体,该机体的内部具有多个独立的真空热塑转印空间,每一个真空热塑转印空间均设有一输送口,并在输送口处配置有由外侧延伸至真空热塑转印空间内的轨道,以输送 台车进出真空热塑转印空间,该真空热塑转印空间内配置有热塑风管,以将热风输送进入该真空热塑转印空间内,进行基材的热塑封膜作业。 该机体在所述的输送口对应处设置一闸门,以关闭所述的真空热塑转印空间。 该闸门通过一压缸以其出力轴连动所述闸门开关动作。 该闸门与该压缸的出力轴间再藉一连动索连接,而具有连动效果。 本技术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技术的真空热塑转印机,在其机体内部以隔板区隔出多个真空热塑转印空 间,每一个真空热塑转印空间均配备有热塑风管及轨道,该热塑风管能将热风输送进入该 真空热塑转印空间内,该轨道能供承置有基材的台车输送进入该真空热塑转印空间中;据 此,使该真空热塑转印机能同时在多个真空热塑转印空间内进行基材表面的热塑封膜作 业,以达到减少等待热塑时间、提升工作效率,且尤其适合针对尺寸较小的基材表面的热塑 封膜作业的目的。 本技术的真空热塑转印机进一步在机体对应台车输送进入该真空热塑转印空间处设置一闸门,以在进行基材表面的热塑封膜作业时,使该闸门关闭真空热塑转印空 间,确保该热塑风管送出的热风不会外泄,避免影响热塑封膜作业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真空热塑转印机的整体架构俯视图; 图2为本技术的真空热塑转印机的架构侧视图; 图3为现有真空热塑转印机的整体架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 本技术1….,-基材2......-机体21...…隔板221…-输送口22...…真空热塑转印空间222.' 轨道223…-热塑风管23...…闸门24....-压缸241.'…"出力轴242…'…连动索3.…'-台车A"…'-控制单元现有技术4….,-热塑转印机41.…-转印炉42……横向轨道43"..-纵向轨道44...…台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 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真空热塑转印机尤其适合使用在针对尺寸较 小的基材1的热塑封膜作业场合中。该真空热塑转印机具有一机体2,该机体2的内部以 隔板21区隔出多个真空热塑转印空间22,且每一个真空热塑转印空间22均设有一输送口 221,并在输送口 221处配置有由外侧延伸至真空热塑转印空间22内的轨道222,以供承置 有基材1的台车3通过该轨道222的设置输送进入该真空热塑转印空间22中,或由该真空 热塑转印空间22中输送至外界;该真空热塑转印空间22内配置有热塑风管223,以将热风 输送进入该真空热塑转印空间22内,进行基材1的热塑封膜作业。另外,在机体2的一侧 设控制单元A,以控制各真空热塑转印空间22的热塑封膜时机。 据此,使该真空热塑转印机能同时在多个真空热塑转印空间22内进行基材l表面 的热塑封膜作业;即在台车3上的基材1所套设的胶膜开口处与台车3的真空抽气装置接 设,以抽取胶膜内的空气,同时并将该台车3推送进入真空热塑转印空间22内,再经由热塑 风管223送出热风,以对套设在基材1外的胶膜热烘縮收,使胶膜服贴于基材1表面,并依 此达到减少基材1等待表面热塑封膜的时间,进而提升热塑封膜作业的工作效率的目的。 另外,本技术的真空热塑转印机进一步在机体2对应台车3输送进入该真空 热塑转印空间22处设置一闸门23,以在进行基材1表面的热塑封膜作业时,使该闸门23关闭真空热塑转印空间22,确保该热塑风管223送出的热风不会外泄,避免影响热塑封膜作 业的进行。其中,该闸门23通过一压缸24以其出力轴241连动闸门23进行开关动作。此 外,该闸门23与压缸24的出力轴241间再藉由一连动索242的连接,而具有连动效果。 经由以上的实施说明,可知本技术的真空热塑转印机,因为将机体区分成多 个真空热塑转印空间,且每一个空间中均配置有提供热风的装置及输送基材进入真空热塑 转印空间中的输送装置,因此,该真空热塑转印机可供多个真空热塑转印空间同时进行基 材的真空热塑封膜作业,而达到减少基材等待表面热塑封膜的时间,以及提升热塑封膜作 业的工作效率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 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 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一种真空热塑转印机,所述真空热塑转印机具有一机体,其特征在于该机体的内部具有多个独立的真空热塑转印空间,每一个真空热塑转印空间均设有一输送口,并在输送口处配置有由外侧延伸至所述真空热塑转印空间内的轨道,该真空热塑转印空间内配置有热塑风管。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热塑转印机,其特征在于该机体在所述输送口对应处设置一闸门。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热塑转印机,其特征在于该闸门与一压缸的出力轴相 连动。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热塑转印机,其特征在于该闸门与该压缸的出力轴间藉由一连动索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真空热塑转印机,所述的真空热塑转印机具有一机体,该机体的内部具有多个独立的真空热塑转印空间,每一个真空热塑转印空间均设有一输送口,并在输送口处配置有由外侧延伸至真空热塑转印空间内的轨道,以输送台车进出真空热塑转印空间,该真空热塑转印空间内配置有热塑风管,以将热风输送进入该真空热塑转印空间内,进行基材的热塑封膜作业。据此,使该真空热塑转印机具有多组同时进行基材的表面热塑封膜作业,以减少等待热塑时间、提升工作效率,且尤其适合针对尺寸较小的基材表面的热塑封膜作业。文档编号B29C63/22GK201437275SQ20092015877公开日2010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9日专利技术者赖松立 申请人:力坊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热塑转印机,所述真空热塑转印机具有一机体,其特征在于:该机体的内部具有多个独立的真空热塑转印空间,每一个真空热塑转印空间均设有一输送口,并在输送口处配置有由外侧延伸至所述真空热塑转印空间内的轨道,该真空热塑转印空间内配置有热塑风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松立
申请(专利权)人:力坊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