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辅助驾驶的卡车视角监测装置及其监测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基于辅助驾驶的卡车视角监测装置及其监测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2957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辅助驾驶的卡车视角监测装置及其监测系统,涉及安全驾驶技术领域,包括座舱壳,所述座舱壳的内部设置有视点调节机构,所述座舱壳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内轮差监测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位移传感器检测出座椅调节的位置,利用第二单片机计算座椅位置与视点视线夹角的几何关系,位移检测模块将位移传感器测得数据传输到第二单片机代入运输,并依据计算所得的镜片偏转角度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利用第二编码器发生的脉冲信号控制一个伺服电机偏转角度,进而控制镜片向指定偏角转动,使调节后的座椅依然能通过镜片观测到货厢侧障碍物,解决了镜片由于座椅调节后视点位置改变而产生视角盲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驾驶,具体为一种基于辅助驾驶的卡车视角监测装置及其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1、卡车是一种载货汽车,其由前端的驾驶座舱和后端的牵引货厢组成,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卡车单次行程一般较长,驾驶员的驾驶时间长,容易造成驾驶员的工作疲劳,因此长距离货物运输中往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卡车的辅助驾驶技术是未来的一大发展方向,辅助驾驶技术能够有效减轻驾驶员的操作负担,驾驶员就能够花费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观察道路状态的任务中,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但是,卡车的体积庞大,受限于车身体积的影响,卡车车身周围也存在多处视角盲区,如何设计一款有效先进的视角监测装置,是行业内技术人员一直研发的方向。

2、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113879237a的“后视镜调节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头部相对于车舱内的空间坐标;根据空间坐标,得到第一调节角度,并根据第一角度调节后视镜;获取人脸图像,提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位置;根据人脸位置,得到第二调节角度,并根据第二调节角度调节后视镜。

3、但现有技术中,由于不同驾驶员的体形不同,且驾驶员依据自身的驾驶习惯会调节座椅位置,其在驾驶座上观测后视镜的视点位置就会不同,视点位置的改变会影响驾驶员的利用后视镜观测路况,使后视角的监视范围与所需观测的路况范围偏离,无法达到最佳的视角监测角度;

4、同时,在卡车转弯时,其内轮的前轮和后轮的转弯半径不一致,这种车辆转弯时内前轮转弯半径与内后轮转弯半径之差为内轮差,且卡车的轴距比家用轿车要大得多,因此卡车所产生的内轮差也更大,附图9为卡车转向过程中的后视镜监视范围的变化状态图,其虚线部分表示固定后视镜所能监视的范围,由附图中可以看出,转向的内轮差会导致后视镜的所监视到范围向车身处偏移,使卡车货厢侧产生一个较大的视角盲区,并且在卡车的整个转向过程中,视角盲区的位置也在变化;同时,卡车的内轮差并不是一个固定值,不仅与车自身的前后轮轴距有关,还与卡车的转弯半径和弧度有关,也因此难以确认由卡车转向中内轮差而导致的视角盲区位置;

5、另外,有部分卡车还通过在车身处采用多个传感器和监视设备对上述情况中产生的视角盲区监视处理,这种监测系统由于本身处理过程较为繁琐,不是简单直接对车身侧的视角监测,通过系统进行图像的信息,这种监视方式处理存在一定延迟,其自身的信息传输准确性也存在问题,对卡车视角监测效无法到达后视镜的监测精度,这种视角监测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辅助驾驶的卡车视角监测装置及其监测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后视镜由于座椅调节后视点位置改变和卡车转向时内轮差导致监视范围偏移而产生的视角盲区的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辅助驾驶的卡车视角监测装置,包括座舱壳,所述座舱壳的内部设置有视点调节机构,所述座舱壳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内轮差监测机构,所述座舱壳的两侧均设置有平面镜机构;

3、所述平面镜机构包括装饰罩,所述装饰罩与所述座舱壳之间固定连接有基柱,所述装饰罩的内部设置有镜片,所述镜片的内侧壁设置有中转轴,所述中转轴与所述镜片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中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所述中转轴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与所述装饰罩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装饰罩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

4、所述中转轴的外侧设置有两个调角组件,所述调角组件包括第五直齿轮,所述第五直齿轮的外侧啮合有两个第四直齿轮,所述第四直齿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齿环,所述齿环的外侧啮合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三直齿轮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轮,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座,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直齿轮与所述第一直齿轮啮合,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直齿轮之间固定连接有万向节。

5、优选的,所述内轮差监测机构包括滑动筒,所述滑动筒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连接有活塞,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铰座。

6、优选的,所述滑动筒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铰座,所述滑动筒的一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平面镜机构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广角镜。

7、优选的,所述中转轴的底端下方设置有电磁铁,所述装饰罩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罩,所述装饰罩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罩挡圈,所述镜片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直齿轮转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视点调节机构包括座椅,所述座椅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块。

9、优选的,所述滑动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动块的内部设置有位移传感器,所述滑轨与座舱壳固定连接。

10、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基于辅助驾驶的卡车视角监测系统,包括内轮差监测模块、视点监测模块、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

11、所述内轮差监测模块包括第一压力检测模块、第二压力检测模块、第一单片机和第一编码器,所述视点监测模块包括位移检测模块、第二单片机和第二编码器;

12、所述第一压力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一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大小,并将压力信号输送给第一单片机;

13、所述第二压力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另一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大小,并将压力信号输送给第一单片机;

14、所述第一单片机用于处理两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数值,计算牵引货厢与座舱壳转向过程中的夹角偏差,并向第一编码器发出控制指令;

15、所述第一编码器用于接收第一单片机的控制指令,并发射指定脉冲信号输送给第一驱动模块;

16、所述位移检测模块利用位移传感器测量滑动块在滑轨上平移的距离,检测出座椅上驾驶员观测视点的移动位置,并将检测信号传输到第二单片机;

17、所述第二单片机用于接收位移检测模块的位置检测信号,计算座椅与平面镜机构观测位置的偏移角度,并向第二编码器发出控制指令;

18、所述第二编码器用于接收第二单片机的控制指令,并发射指定脉冲信号输送给第二驱动模块;

19、所述第一驱动模块通过伺服控制器处理脉冲信号,并控制一个伺服电机偏转角度,最终控制镜片在中转轴轴线上偏转;

20、所述第二驱动模块通过伺服控制器处理脉冲信号,并控制一个伺服电机偏转角度,最终控制镜片在中转轴轴线上偏转。

21、优选的,还使用以下步骤:

22、步骤一、驾驶员就坐在座椅上,并依据自身体型调节座椅的位置,座椅在滑轨上移动过程中,位移传感器检测到座椅的偏移位置,并将位移信号传输到位移检测模块,位移检测模块将信号输送给第二单片机进行处理,第二单片机进行位置和偏角的运算处理,得到需要调节的镜片偏转角度,第二单片机依据运算所得的镜片偏转角度发射相应控制指令,控制第二编码器发射相应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经过第二驱动模块处理后控制一个伺服电机启动,使伺服电机驱动万向节偏转指定角度;

23、步骤二、万向节传动过程带动第五直齿轮转动,使第五直齿轮带动两侧的第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辅助驾驶的卡车视角监测装置,包括座舱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舱壳(1)的内部设置有视点调节机构(5),所述座舱壳(1)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内轮差监测机构(4),所述座舱壳(1)的两侧均设置有平面镜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辅助驾驶的卡车视角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差监测机构(4)包括滑动筒(41),所述滑动筒(4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杆(42),所述滑动杆(42)的一端连接有活塞,所述滑动杆(4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铰座(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辅助驾驶的卡车视角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筒(4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铰座(44),所述滑动筒(41)的一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5),所述平面镜机构(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广角镜(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辅助驾驶的卡车视角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轴(26)的底端下方设置有电磁铁,所述装饰罩(2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罩(23),所述装饰罩(2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罩挡圈(28),所述镜片(2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75),所述连接架(275)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直齿轮(277)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辅助驾驶的卡车视角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点调节机构(5)包括座椅(51),所述座椅(5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块(5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辅助驾驶的卡车视角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5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轨(52),所述滑动块(53)的内部设置有位移传感器(54),所述滑轨(52)与座舱壳(1)固定连接。

7.一种基于辅助驾驶的卡车视角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使用了上述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辅助驾驶的卡车视角监测装置,包括内轮差监测模块(6)、视点监测模块(7)、第一驱动模块(8)和第二驱动模块(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辅助驾驶的卡车视角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使用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辅助驾驶的卡车视角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51)的平移距离与视点观察镜片(22)视线偏转角度关系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辅助驾驶的卡车视角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舱壳(1)内轮差偏角与镜片(22)的偏转角度关系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辅助驾驶的卡车视角监测装置,包括座舱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舱壳(1)的内部设置有视点调节机构(5),所述座舱壳(1)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内轮差监测机构(4),所述座舱壳(1)的两侧均设置有平面镜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辅助驾驶的卡车视角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差监测机构(4)包括滑动筒(41),所述滑动筒(4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杆(42),所述滑动杆(42)的一端连接有活塞,所述滑动杆(4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铰座(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辅助驾驶的卡车视角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筒(4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铰座(44),所述滑动筒(41)的一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5),所述平面镜机构(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广角镜(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辅助驾驶的卡车视角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轴(26)的底端下方设置有电磁铁,所述装饰罩(2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罩(23),所述装饰罩(2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罩挡圈(28),所述镜片(2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75),所述连接架(275)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直齿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江华潘永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