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机械多功能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2941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6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制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工程机械多功能制动系统,包括停车与辅助制动单元,其包括两位三通电磁阀、驻车制动气室、变速箱制动器、压力开关和驻车制动开关。电磁阀前端连接空气处理单元、后端依次连接驻车制动气室和变速箱制动器,压力开关输入端连接电源、输出端连接驻车制动开关输入端、压力检测端连接空气处理单元,驻车制动开关输出端连接电磁阀线圈输入端,电磁阀线圈输出端接地。电磁阀通电,其前后方的气路接通;电磁阀断电,其前方气路被封闭、后方气路连通大气。本技术结构简单,既能够在操作人员的主动操作下实现驻车制动,又能在不需要操作人员操作的情况下实现驻车制动,提高了制动系统的制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制动,具体是一种工程机械多功能制动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现有工程机械制动系统中,停车与辅助制动多为手制动软轴或断气刹形式,两种制动方式均能实现正常制动,但当发动机异常熄火或其他异常情况发生时,系统中电路仍为通电状态,若此时操作人员处于无意识或其他极端情况下,而不能正常操作手柄或制动按钮,此时车辆只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制动距离较大,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另外,行车制动系统多为单管路形式,若发生管路泄漏或老化等异常情况,则无法实现正常制动,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工程机械多功能制动系统。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多功能制动系统,包括空气处理单元和停车与辅助制动单元,还包括连接空气处理单元的行车制动单元。停车与辅助制动单元包括两位三通电磁阀、驻车制动气室、变速箱制动器,还包括串联的常开式压力开关和常闭式驻车制动开关。电磁阀前端连接空气处理单元、后端连接驻车制动气室进气口,驻车制动气室输出端连接变速箱制动器,压力开关输入端连接电源、输出端连接驻车制动开关输入端、压力检测端连接空气处理单元,驻车制动开关输出端连接电磁阀线圈的输入端,电磁阀线圈的输出端接地。当电磁阀通电时,位于其前方和后方的气路接通,气体能够自其前方向其后方传递,当电磁阀断电时,其前方的气路被封闭,且其后方的气路连通大气。

3、断开驻车制动开关即可实现正常驻车制动;行车制动失效时,也可通过断开驻车制动开关实现异常制动;当进入压力开关内的气体压力降低或消失后,压力开关断开自动实现异常制动。结构简单,既能够在操作人员的主动操作下实现驻车制动,又能在不需要操作人员操作的情况下实现自动驻车制动,提高了制动系统的制动安全性。

4、优选地,电磁阀前端和压力开关的压力检测端并联且通过第一气路连接空气处理单元,停车与辅助制动单元还包括能够使气体正向传递,且能够依靠气体压力截止气体反向流通的单向控制阀,和仅能使气体自前向后传递且与单向控制阀并联的第一液控单向阀。单向控制阀和第一液控单向阀前端连接电磁阀后端、后端连接驻车制动气室进气口,且单向控制阀和驻车制动气室相连的气路上还通过第二气路连接空气处理单元,第二气路上设有用于控制其通断的开关。单向控制阀和开关的设置能够在因压力开关断开而实现驻车制动后解除驻车制动,方便托运车体。

5、优选地,停车与辅助制动单元还包括常开的驻车继电器和自动驻车继电器,驻车继电器触点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正极、输出端连接电磁阀线圈输入端,驻车继电器线圈的输入端连接驻车制动开关输出端、输出端接地,自动驻车继电器触点和线圈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电源和压力开关输出端,自动驻车继电器触点和线圈的输出端并联至驻车制动开关输入端。驻车继电器和自动驻车继电器的设置保障了制动系统电路的稳定性。

6、优选地,空气处理单元包括: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储气筒以及只能自前向后传递气体的保险阀,油水分离器的进气口连接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出气口连接保险阀进气口,储气筒的进气口连接保险阀出气口,第一气路前端连通保险阀和油水分离器之间的气路,第二气路前端连接储气筒出气口。空气压缩机将压缩空气经油水分离器进行干燥,然后保险阀使气体稳定的传递至储气筒中。第一气路设置于保险阀和油水分离器之间,使得发动机的空气压缩机的高压气体经油水分离器干燥后,直接进入第一气路,能够保障压力开关压力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制动系统的稳定性。第二气路连接储气筒出气口,在发动机异常熄火后,还能利用储气筒内较高压力的气体解除驻车制动。结构设置合理,进一步保障了制动系统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制动系统的安全性。

7、优选地,储气筒为双气室储气筒,包括左气室和右气室,保险阀包括前端并联的两第二液控单向阀,两第二液控单向阀的进气口连接油水分离器出气口,其中一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出气口连接左气室的进气口,另一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出气口连接右气室的进气口。

8、优选地,行车制动单元包括脚制动阀、空气加力泵和驱动桥制动油室,空气处理单元包括储气筒,脚制动阀的输入端连接储气筒的出气口、输出端连接空气加力泵的进气口,空气加力泵的输出端连接驱动桥制动油室的输入端。

9、优选地,储气筒为双气室储气筒,包括左气室和右气室,左气室和右气室分别通过左气路和右气路连接空气加力泵,脚制动阀为包括两进气口和四出气口的两位控制阀,当松开脚制动阀踏板时,脚制动阀后方的左气路和右气路皆连通大气、前方的左气路和右气路皆被封闭,当踩下脚制动阀踏板时,脚制动阀后方的左气路和右气路分别连通其前方的左气路和右气路。设置左右双气路,在其中一条气路泄漏或老化等异常情况发生时,另一条气路能够保障行车制动的正常制动,能够提高行车制动的制动稳定性。

10、优选地,脚制动阀后方、空气加力泵前方的气路上设有三位控制的组合换向阀,当组合换向阀位于中位时,其后方的左气路和右气路分别连通其前方的左气路和右气路,当组合换向阀位于左位时,仅其后方的右气路连通其前方的右气路,当组合换向阀位于右位时,仅其后方的左气路连通其前方的左气路。当组合换向阀处于左、右位时,可实现行车制动的单管路控制,当组合换向阀处于中位时,可实现行车制动的双管路控制,使行车制动单元的回路设置有了多种选择,提高了作业灵活性。

11、优选地,驱动桥制动油室包括左前驱动桥制动油室、右前驱动桥制动油室、左后驱动桥制动油室、右后驱动桥制动油室,空气加力泵包括前空气加力泵和后空气加力泵,左前驱动桥制动油室和右前驱动桥制动油室的输入端并联且连接前空气加力泵的输出端,左后驱动桥制动油室和右后驱动桥制动油室的输入端并联且连接后空气加力泵的输出端,组合换向阀后方的左气路和右气路皆分别连通前空气加力泵和后空气加力泵的进气口。

12、优选地,左气路和右气路在分别靠近前空气加力泵进气口和后空气加力泵进气口处皆设有仅能使气体自前向后传递的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设置能够避免气路紊乱,进而保障了行车制动的稳定性。

13、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既能够在操作人员的主动操作下实现驻车制动,又能在不需要操作人员操作的情况下实现自动驻车制动,保障了制动系统的失效安全性,提高了操作人员的作业安全。单向控制阀和开关的设置能够在因压力开关断开而实现驻车制动后解除驻车制动,方便托运车体。

14、在行车制动单元中设置双气路,在其中一条气路泄漏或老化等异常情况发生时,另一条气路能够保障行车制动的正常制动,能够提高行车制动的制动稳定性。组合换向阀的设置使行车制动单元的回路设置有了多种选择,提高了作业灵活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机械多功能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处理单元和停车与辅助制动单元,还包括连接空气处理单元的行车制动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多功能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31)前端和压力开关(34)的压力检测端并联且通过第一气路(301)连接所述空气处理单元,所述停车与辅助制动单元还包括能够使气体正向传递,且能够依靠气体压力截止气体反向流通的单向控制阀(38),和仅能使气体自前向后传递且与单向控制阀(38)并联的第一液控单向阀(310),单向控制阀(38)和第一液控单向阀(310)前端连接电磁阀(31)后端、后端连接驻车制动气室(32)进气口,且单向控制阀(38)和驻车制动气室(32)相连的气路上还通过第二气路(302)连接所述空气处理单元,所述第二气路(302)上设有用于控制其通断的开关(3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多功能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与辅助制动单元还包括常开的驻车继电器(35)和自动驻车继电器(36),所述驻车继电器(35)触点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正极、输出端连接电磁阀(31)线圈输入端,所述驻车继电器(35)线圈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驻车制动开关(37)输出端、输出端接地,所述自动驻车继电器(36)触点和线圈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电源和压力开关(34)输出端,所述自动驻车继电器(36)触点和线圈的输出端并联至驻车制动开关(37)输入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多功能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单元包括:空气压缩机(12)、油水分离器(13)、储气筒(11)以及只能自前向后传递气体的保险阀,所述油水分离器(13)的进气口连接空气压缩机(12)的出气口、出气口连接保险阀进气口,所述储气筒(11)的进气口连接保险阀出气口,所述第一气路(301)前端连通保险阀和油水分离器(13)之间的气路,所述第二气路(302)前端连接储气筒(11)出气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机械多功能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筒(11)为双气室储气筒,包括左气室(111)和右气室(112),所述保险阀包括前端并联的两第二液控单向阀(14),两第二液控单向阀(14)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油水分离器(13)出气口,其中一第二液控单向阀(14)的出气口连接左气室(111)的进气口,另一第二液控单向阀(14)的出气口连接右气室(112)的进气口。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多功能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制动单元包括脚制动阀(21)、空气加力泵和驱动桥制动油室,所述空气处理单元包括储气筒(11),所述脚制动阀(21)的输入端连接储气筒(11)的出气口、输出端连接空气加力泵的进气口,空气加力泵的输出端连接驱动桥制动油室的输入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程机械多功能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筒(11)为双气室储气筒,包括左气室(111)和右气室(112),左气室(111)和右气室(112)分别通过左气路(24)和右气路(25)连接空气加力泵,所述脚制动阀(21)为包括两进气口和四出气口的两位控制阀,当松开脚制动阀(21)踏板时,脚制动阀(21)后方的左气路(24)和右气路(25)皆连通大气、前方的左气路(24)和右气路(25)皆被封闭,当踩下脚制动阀(21)踏板时,脚制动阀(21)后方的左气路(24)和右气路(25)分别连通其前方的左气路(24)和右气路(2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程机械多功能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制动阀(21)后方、空气加力泵前方的气路上设有三位控制的组合换向阀(26),当组合换向阀(26)位于中位时,其后方的左气路(24)和右气路(25)分别连通其前方的左气路(24)和右气路(25),当组合换向阀(26)位于左位时,仅其后方的右气路(25)连通其前方的右气路(25),当组合换向阀(26)位于右位时,仅其后方的左气路(24)连通其前方的左气路(2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程机械多功能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桥制动油室包括左前驱动桥制动油室(231)、右前驱动桥制动油室(232)、左后驱动桥制动油室(233)、右后驱动桥制动油室(234),所述空气加力泵包括前空气加力泵(271)和后空气加力泵(272),左前驱动桥制动油室(231)和右前驱动桥制动油室(232)的输入端并联且连接前空气加力泵(271)的输出端,左后驱动桥制动油室(233)和右后驱动桥制动油室(234)的输入端并联且连接后空气加力泵(272)的输出端,组合换向阀(26)后方的左气路(24)和右气路(25)皆分别连通前空气加力泵(271)和后空气加力泵(272)的进气口。

10.如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机械多功能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处理单元和停车与辅助制动单元,还包括连接空气处理单元的行车制动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多功能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31)前端和压力开关(34)的压力检测端并联且通过第一气路(301)连接所述空气处理单元,所述停车与辅助制动单元还包括能够使气体正向传递,且能够依靠气体压力截止气体反向流通的单向控制阀(38),和仅能使气体自前向后传递且与单向控制阀(38)并联的第一液控单向阀(310),单向控制阀(38)和第一液控单向阀(310)前端连接电磁阀(31)后端、后端连接驻车制动气室(32)进气口,且单向控制阀(38)和驻车制动气室(32)相连的气路上还通过第二气路(302)连接所述空气处理单元,所述第二气路(302)上设有用于控制其通断的开关(3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多功能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与辅助制动单元还包括常开的驻车继电器(35)和自动驻车继电器(36),所述驻车继电器(35)触点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正极、输出端连接电磁阀(31)线圈输入端,所述驻车继电器(35)线圈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驻车制动开关(37)输出端、输出端接地,所述自动驻车继电器(36)触点和线圈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电源和压力开关(34)输出端,所述自动驻车继电器(36)触点和线圈的输出端并联至驻车制动开关(37)输入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多功能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单元包括:空气压缩机(12)、油水分离器(13)、储气筒(11)以及只能自前向后传递气体的保险阀,所述油水分离器(13)的进气口连接空气压缩机(12)的出气口、出气口连接保险阀进气口,所述储气筒(11)的进气口连接保险阀出气口,所述第一气路(301)前端连通保险阀和油水分离器(13)之间的气路,所述第二气路(302)前端连接储气筒(11)出气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机械多功能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筒(11)为双气室储气筒,包括左气室(111)和右气室(112),所述保险阀包括前端并联的两第二液控单向阀(14),两第二液控单向阀(14)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油水分离器(13)出气口,其中一第二液控单向阀(14)的出气口连接左气室(111)的进气口,另一第二液控单向阀(14)的出气口连接右气室(112)的进气口。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多功能制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繁敏朱彭辉齐高品孙长良靳祥强吴琼郑晓晨张旭魏久昌王正航
申请(专利权)人:雷沃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