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式Ⅰ结构的添加剂在电解液中的应用及非水电解液和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906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式Ⅰ结构的添加剂在非水电解液中的应用。该添加剂结构中包括三甲基硅基与乙二氧基,其中,三甲基硅基能与氟离子结合生成三甲基硅氟气体通过化成排除,减少电子与离子绝缘的氟化锂的生成,有效降低电池内阻;乙二氧基捕获游离质子生成乙二醇能促进电解质界面中的烷基碳酸锂的转化,形成稳定的固态电解质界面;还能降低电池内阻,提升电池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解液,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式ⅰ结构的添加剂在电解液中的应用及非水电解液和电池。


技术介绍

1、目前非水二次电池电解液使用的六氟磷酸盐稳定性较低,容易生成路易斯酸如五氟化磷与氢氟酸等,腐蚀电极电解液界面,增加界面副反应如加剧电池产气等引起性能衰减。

2、现有技术中,具备除酸除水功能的添加剂主要包括四大类:碱金属氧化物、硅氮类化合物、酸酐类化合物、异氰酸酯类化合物。对于碱金属氧化物,其可以与电解液中微量的氢氟酸发生反应,但由于该类物质不溶于电解液,不适于作为电解液添加剂使用;对于硅氮类化合物,其可以有效除酸除水,但易发生沉淀,导致电解液不溶物含量增加;对于酸酐类化合物与异氰酸酯类化合物,尽管其除水除酸效果优异,但在实际使用中,电池内阻显著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式ⅰ结构的添加剂在电解液中的应用及非水电解液和电池,该添加剂能有效清除电解液中的游离酸,稳定电极电解液界面,同时降低电池内阻,提升电池循环稳定性。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式Ⅰ结构的添加剂在非水电解液中的应用;

2.一种非水电解液,包括0.8~1.5mol/L的基础电解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电解液包括锂盐或钠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电解液还包括其它添加剂;

6.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选自磷酸亚铁锂、磷酸锰铁锂、镍钴锰酸锂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式ⅰ结构的添加剂在非水电解液中的应用;

2.一种非水电解液,包括0.8~1.5mol/l的基础电解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电解液包括锂盐或钠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电解液还包括其它添加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半夏刘道坦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