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弧形悬挑结构及屋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901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弧形悬挑结构及屋盖结构,包括建筑本体,在建筑本体上设有向外延伸到悬挑结构,所述悬挑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且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悬挑支撑构件,所述悬挑支撑构件的一端与建筑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并在该端设有悬挑板,其中,所述悬挑支撑构件的横断面为弧形板状结构,其下端的切线方向沿竖直方向;所述悬挑板为横断面呈L形的板状结构,其包括相互垂直的竖向支板和水平支板,所述竖向支板与各悬挑支撑构件固定连接,水平支板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所述悬挑支撑构件通长设置并与支撑板构件形成屋盖结构,本技术结构简单,自重较轻,承载力大,采光效果好,造型独特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弧形悬挑结构及屋盖结构


技术介绍

1、悬挑结构是工程结构中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如建筑工程中的雨篷、挑檐、外阳台、挑廊等,这种结构是从主体结构悬挑出梁或板,形成悬臂结构,其本质上仍是梁板结构。

2、然而,传统的悬挑结构形式比较单一,基本都是采用矩形或楔形梁支撑,顶部浇筑悬挑板形成悬挑结构,一般情况下由于梁截面尺寸较大,梁会露在外面,影响悬挑结构下侧的美观,而对于大尺寸的悬挑结构,其外伸尺寸较大,为了平衡自重和承载力之间的平衡,往往需要更大的梁截面,同时需要更小的悬挑板厚度,从而导致梁露出的更多,进一步的影响了悬挑结构的美观,同时,大尺寸的悬挑结构由于其外伸尺寸较大,自重大且采光效果不佳。

3、进一步的,为了适应大尺寸的悬挑结构,以能够为其提供足够的承载力,对应的建筑屋盖就需要足够大的承重梁尺寸,为悬挑结构提供足够的抗弯支撑,从而导致屋盖结构整体重量大,承重梁分布密集,难以在屋盖上设置采光窗洞,采光效果差,建筑造价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弧形悬挑结构及屋盖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悬挑结构梁外露、构件尺寸大、影响美观、采光效果差,以及屋盖结构重量大、不易采光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弧形悬挑结构,包括建筑本体,在建筑本体上设有向外延伸到悬挑结构,所述悬挑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且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悬挑支撑构件,所述悬挑支撑构件的一端与建筑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并在该端设有悬挑板,其中,所述悬挑支撑构件的横断面为弧形板状结构,其下端的切线方向沿竖直方向;所述悬挑板为横断面呈l形的板状结构,其包括相互垂直的竖向支板和水平支板,所述竖向支板与各悬挑支撑构件固定连接,水平支板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

4、作为优化,各悬挑支撑构件的弯曲方向一致。

5、作为优化,所述水平支板的下侧面与悬挑支撑构件的下端面平齐。

6、作为优化,所述竖向支板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悬挑支撑构件的竖向高度。

7、作为优化,所述悬挑支撑构件为等厚的板状结构,所述建筑本体、悬挑支撑构件以及悬挑板内均设有钢筋网架,且建筑本体、悬挑支撑构件以及悬挑板内的钢筋网架相连为一体。

8、作为优化,所述悬挑支撑构件的下端具有一沿竖向向下延伸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与悬挑支撑构件一体制成。

9、基于上述弧形悬挑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建筑屋盖结构,包括所述的弧形悬挑结构,所述悬挑结构设置在建筑本体的顶部,并所述悬挑支撑构件沿建筑本体通长设置,且在悬挑支撑构件靠近下端的位置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向与悬挑支撑构件弯曲方向相反的方向水平延伸,在第一支撑板远离悬挑支撑构件的一端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沿竖向向上延伸,在第二支撑板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设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倾斜设置并向远离悬挑支撑构件的方向延伸;对应的,在相邻的悬挑支撑构件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安装座,所述条形安装座向靠近第三支撑板的方向延伸并正对于第三支撑板的上端面,且与第三支撑板的上端面之间具有间距形成采光孔,在该采光孔中安装有采光窗。

10、作为优化,在所述采光孔中间隔设置多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支撑板和条形安装座连接。

11、作为优化,所述建筑本体包括多个承重柱,在承重柱顶部平行设置有多个承重梁,所述悬挑支撑构件和第一支撑板一一对应的固定在承重梁上。

12、作为优化,所述悬挑支撑构件、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承重梁一体浇筑而成。

13、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技术通过弧形板状结构的悬挑支撑构件,相较于传统的矩形或楔形梁,同样的截面面积具有更大抗弯强度,能够更好的适用大尺寸的悬挑结构,同时配合l形的悬挑板,进一步的外伸形成更大尺寸的悬挑结构,同时,悬挑支撑构件之间的间隙能够起到很好的采光作用,且其弧形设计也便于根据需要进行防水、防雨设计,且便于进行吊顶或其他装修,不存在梁外露的问题,且其特殊造型更加美观,易于推广应用。基于该悬挑结构的屋盖结构,通过设置支撑板构件,配合通长设置的悬挑支撑构件,在形成屋盖的基础上能够为悬挑结构提供足够的承载力,自身重量更轻,且相邻的悬挑支撑构件与支撑板构件之间形成安装采光窗的采光孔,顶部采光效果更好,同时其独特的造型使整个建筑屋盖结构更加富有艺术感,更加美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弧形悬挑结构,包括建筑本体,在建筑本体顶部设有向外延伸到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且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悬挑支撑构件,所述悬挑支撑构件的一端与建筑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向背离建筑本体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悬挑支撑构件的横断面为弧形板状结构,其下端的切线方位于竖直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弧形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悬挑支撑构件的弯曲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弧形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板的下侧面与悬挑支撑构件的下端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弧形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板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悬挑支撑构件的竖向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弧形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本体、悬挑支撑构件以及悬挑板内均设有钢筋网架,且建筑本体、悬挑支撑构件以及悬挑板内的钢筋网架相连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弧形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支撑构件的下端具有一沿竖向向下延伸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与悬挑支撑构件一体制成。

7.一种建筑屋盖结构,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弧形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结构设置在建筑本体的顶部,并所述悬挑支撑构件沿建筑本体通长设置,且在悬挑支撑构件靠近下端的位置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向与悬挑支撑构件弯曲方向相反的方向水平延伸,在第一支撑板远离悬挑支撑构件的一端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沿竖向向上延伸,在第二支撑板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设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倾斜设置并向远离悬挑支撑构件的方向延伸;对应的,在相邻的悬挑支撑构件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安装座,所述条形安装座向靠近第三支撑板的方向延伸并正对于第三支撑板的上端面,且与第三支撑板的上端面之间具有间距形成采光孔,在该采光孔中安装有采光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屋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光孔中间隔设置多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支撑板和条形安装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屋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本体包括多个承重柱,在承重柱顶部平行设置有多个承重梁,所述悬挑支撑构件和第一支撑板一一对应的固定在承重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建筑屋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支撑构件、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承重梁一体浇筑而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弧形悬挑结构,包括建筑本体,在建筑本体顶部设有向外延伸到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且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悬挑支撑构件,所述悬挑支撑构件的一端与建筑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向背离建筑本体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悬挑支撑构件的横断面为弧形板状结构,其下端的切线方位于竖直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弧形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悬挑支撑构件的弯曲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弧形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板的下侧面与悬挑支撑构件的下端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弧形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板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悬挑支撑构件的竖向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弧形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本体、悬挑支撑构件以及悬挑板内均设有钢筋网架,且建筑本体、悬挑支撑构件以及悬挑板内的钢筋网架相连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弧形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支撑构件的下端具有一沿竖向向下延伸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与悬挑支撑构件一体制成。

7.一种建筑屋盖结构,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学王建周建荣殷文胜江世永王劲
申请(专利权)人:渝建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