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菌棒注水设备,具体为一种菌棒注入机。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注水方式通过注水针手动实现,具体是操作人员手持注水针扎入菌棒内,随后通过推动注水针的活塞杆,使注水针内的液体进入菌棒内部。
2、由于需注水的菌棒表皮硬度较高,现有的注水针难以进入棒体内,在强行穿透棒体时增加耗时,造成菌棒注水效率降低;并且在注水后注入的水更多的沉淀至菌棒下方,造成注水不均的问题,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菌棒推动、转动结构通过前后两侧第一驱动电机同步运行驱动菌棒转动夹持件左右移动,菌棒转动夹持件能够带动夹持的菌棒右移,将注水管从对应的菌棒右端中部插入,机械插入代替手工插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水泵完成注水后菌棒转动夹持件带动菌棒左移,使得注水管脱离菌棒,在注水过程中第二驱动电机保持工作带动被夹持的菌棒缓慢转动,使得注入的水分布更为均匀的一种菌棒注入机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棒注入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菌棒注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上表面右侧固定装配有多头注水机构(2),且多头注水机构(2)的输出端数量为三个,所述支撑底座(1)上表面左侧均匀横向固定装配有菌棒推动、转动结构(3),所述菌棒推动、转动结构(3)包括横向固定装配于支撑底座(1)上表面左侧的U形槽体(31),所述U形槽体(31)左端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驱动电机(3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3)底面与支撑底座(1)上表面之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3)输出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长螺杆(34),所述第一长螺杆(34)外壁右端螺接有第一套环(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棒注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上表面右侧固定装配有多头注水机构(2),且多头注水机构(2)的输出端数量为三个,所述支撑底座(1)上表面左侧均匀横向固定装配有菌棒推动、转动结构(3),所述菌棒推动、转动结构(3)包括横向固定装配于支撑底座(1)上表面左侧的u形槽体(31),所述u形槽体(31)左端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驱动电机(3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3)底面与支撑底座(1)上表面之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3)输出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长螺杆(34),所述第一长螺杆(34)外壁右端螺接有第一套环(35),所述第一套环(35)底面与支撑底座(1)上表面之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6),所述第一长螺杆(34)外壁中部螺接有第二套环(37),前后所述第二套环(37)内侧面固定装配有菌棒转动夹持件(38),且菌棒转动夹持件(38)位于u形槽体(31)内,所述多头注水机构(2)的输出端插接于对应所述菌棒转动夹持件(38)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棒注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棒转动夹持件(38)包括固定连接于前后所述第二套环(37)内侧面之间位置的外环(381),所述外环(381)内插接有圆板(383),所述外环(381)左侧边缘处固定装配有第二驱动电机(38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82)输出右端与圆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云,
申请(专利权)人:昭苏县雪岭农林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