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制造技术_技高网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705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4
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负极所包含的负极活性物质包含复合颗粒,所述复合颗粒包含分散在基质相内的硅相。非水电解质包含由下述式(I)表示的杂环化合物和含氟环状碳酸酯。(式中,X<supgt;1</supgt;、X<supgt;2</supgt;以及X<supgt;3</supgt;分别为氧元素或硫元素,R<supgt;1</supgt;、R<supgt;2</supgt;以及R<supgt;3</supgt;分别为碳原子数1~5的烷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1、以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代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以及非水电解质。负极具备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合剂。负极活性物质使用能够电化学地吸储和释放锂离子的材料。作为这样的材料,大多使用碳质材料。作为非水电解质,大多使用包含非水溶剂和锂盐的溶液,有时也添加添加剂。

2、专利文献1提出了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其具有正极活性物质,该正极活性物质包含在表面附着有稀土类化合物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其具有负极活性物质,该负极活性物质包含由siox(0.8≤x≤1.2)表示的氧化硅和石墨;以及非水电解质,其具有溶剂和溶质,并且添加有环状醚化合物。

3、专利文献2提出了一种含有电解液的电解质,所述电解液包含由三聚乙醛及其衍生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049931号

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4149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2、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作为负极活性物质,有时使用在作为锂离子传导相的基质相内分散有硅相的复合颗粒。在这样的复合颗粒中,由于伴随锂离子的吸储和释放的体积变化而产生破裂,容易出现新生面。在新生面,通过与电解液的副反应,形成电阻高的覆膜,因此容量降低。在常规充放电或老化等时会大量形成新生面,但在充放电时也形成。因此,反复充放电时容量降低,循环特性降低。

3、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4、本公开的第1方面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包含含有负极合剂的负极、分隔件、隔着所述分隔件与所述负极相对的正极以及非水电解质,

5、所述负极合剂包含负极活性物质,

6、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复合颗粒,所述复合颗粒包含基质相和分散在所述基质相内的硅相,

7、所述非水电解质包含由下述式表示的杂环化合物和含氟环状碳酸酯:

8、

9、(式中,x1、x2以及x3分别为氧元素或硫元素,r1、r2以及r3分别为碳原子数1~5的烷基。)

10、专利技术的效果

11、在使用包含含有分散于基质相内的硅相的复合颗粒的负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能够降低初始的负极的电阻,并且得到优异的循环特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包含含有负极合剂的负极、分隔件、隔着所述分隔件与所述负极相对的正极以及非水电解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包含含有负极合剂的负极、分隔件、隔着所述分隔件与所述负极相对的正极以及非水电解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川翔平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