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建设混凝土余料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2600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建设混凝土余料回收装置,涉及混凝土余料回收技术领域,其主要包括支架、上下设置于支架上的罐体和导料组件,以及设置于罐体外侧的放料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桥梁建设混凝土余料回收装置,通过推料板推动余料在漏筛网上反复运动,帮助合格的余料快速通过漏筛网的筛选,而未合格的余料渣子则能够通过推料板的自动推移聚拢,而统一经由掉渣方口倒出,实现对合格余料与余料渣的自动筛选,实现对余料渣的自动聚拢排出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余料回收,具体为一种桥梁建设混凝土余料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1、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商品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多余的混凝土,比如说混凝土搅拌机内残余的混凝土,这些残余的湿混凝土若随意排出后,容易对环境产生破坏,因此现在一般会对多余混凝土进行回收利用,通过将其中的砂子、石子分离回收返回系统再配料,来重新利用。目前,现有的桥梁建设混凝土余料回收装置,大都是直接将破碎后的余料进行回收利用,并没有将未被完全破碎的余料渣进行分离,不仅降低余料回收成品的质量,还影响余料回收利用之后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建设混凝土余料回收装置,可实现合格混凝土余料与余料渣的自动筛选,实现对余料渣的自动聚拢排出功能。

2、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建设混凝土余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3)、上下设置于支架(3)上的罐体(1)和导料组件(2),以及设置于罐体(1)外侧的放料组件(4);所述罐体(1)上下开口设置,其内侧上部并排插装有相啮合的主动咬轮(7)和辅动咬轮(6),其内侧下部并排间隔插装有分别与主动咬轮(7)和辅动咬轮(6)相啮合的第二复合咬轮(9)和第一复合咬轮(8),所述主动咬轮(7)上设置有驱动电机(5),所述罐体(1)一侧位于第二复合咬轮(9)和第一复合咬轮(8)下方位置开设有具有挡齿(16)的W形窗口(15);所述放料组件(4)包括在所述W形窗口(15)内插装的与之相适配的W形咬件(10),所述W...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建设混凝土余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3)、上下设置于支架(3)上的罐体(1)和导料组件(2),以及设置于罐体(1)外侧的放料组件(4);所述罐体(1)上下开口设置,其内侧上部并排插装有相啮合的主动咬轮(7)和辅动咬轮(6),其内侧下部并排间隔插装有分别与主动咬轮(7)和辅动咬轮(6)相啮合的第二复合咬轮(9)和第一复合咬轮(8),所述主动咬轮(7)上设置有驱动电机(5),所述罐体(1)一侧位于第二复合咬轮(9)和第一复合咬轮(8)下方位置开设有具有挡齿(16)的w形窗口(15);所述放料组件(4)包括在所述w形窗口(15)内插装的与之相适配的w形咬件(10),所述w形咬件(10)上设置有伸缩驱动装置;所述导料组件(2)包括安装在罐体(1)底端的斗体(26)和固定安装于斗体(26)底部的漏斗(23),所述斗体(26)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斗体(26)内壁相适配并可在斗体(26)内侧伸缩刮动的推料板(21),所述斗体(26)底部设置有漏筛网(22),所述漏筛网(22)一侧贯穿开设有掉渣方口(27),所述漏斗(23)上安装有输出管(24),其一侧安装有顶部与掉渣方口(27)相连通的掉渣管(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建设混凝土余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呈“了”字形,其底端前侧设置有前伸板(31),所述驱动电机(5)设置于支架(3)的顶端,其输出端与主动咬轮(7)相连接,所述漏斗(23)设置于前伸板(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建设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涛徐强李家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