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全自动样本转运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全自动样本转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2596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实验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样本转运系统,包括:升降模块、直线输送模块、转弯模块、连接模块和托盘组件,本转运系统采用立式布局结构,通过两侧的升降模块配合直线输送模块、转弯模块和连接模块,可实现对样本瓶的立体运输,布局合理可有效节约地面的场地空间,设备整体结构精简紧凑,相比于同类设备具有更小的设备安装体积,故障率较低利于设备的维护难度的降低,实现了低成本、低维护、工时利用率高、空间占用少的优点,通过减少机械结构加以自动化集成,通过升降模块、直线输送模块、转弯模块与连接模块的配合,可实现全自动的样本转运作业,可替代人工完成样本的转运流程,降低了人力消耗提高了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实验室,具体为一种全自动样本转运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医学生物领域,样本的分析检测贯穿于整个过程中,样本的分析检测是众多试验及治疗的基础,分析仪可对血液、尿液、胸腹水和脑脊液等体液进行免疫学检查、生物化学分析,如心肌酶谱、血糖、血脂、肝功、肾功、免疫球蛋白等临床项目的检验,采集血液样本放置到标准试管内,经输送被送入检测装置进行化验检测。

2、在医疗、实验室的试管样本检验样本后处理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一个流程-样本转运,市场上主要的几种方式如下:

3、1.人工单根搬运样本。

4、2.传统试管架设备搬运样本。

5、方法一问题及缺点:人工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人工出错率高,劳动成本高,同时造成生产线无法达到自动化。

6、方法二问题及缺点:机构繁杂,机械故障率高,维修维护难度较高,设备体积较大,需占用较大的地面场地空间,空间过于拥挤无法安放额外的工作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样本转运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样本转运系统,包括:升降模块、直线输送模块、转弯模块、连接模块和托盘组件;

3、所述托盘组件的上部装载有样本瓶,所述托盘组件用于样本瓶的装载存放,所述托盘组件包括方形托盘;

4、所述升降模块用于托盘组件的升降输送,所述升降模块包括第一升降机和第二升降机;

5、所述直线输送模块用于托盘组件的水平运输,所述直线输送模块包括直线轨道和直线输送带;

6、所述转弯模块用于托盘组件的运输换向,所述转弯模块包括转弯底座、转弯连座、转弯盘座和转弯输送带;

7、所述连接模块用于托盘组件的流转输送,所述连接模块包括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和连接输送带。

8、作为优选,上述第一升降机和第二升降机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升降机和第二升降机均包括升降主体、升降轨道和接料平台。

9、作为优选,上述升降轨道竖直安装于升降主体的上部,所述接料平台安装于升降轨道的升降驱动侧。

10、作为优选,上述直线输送模块安装于第一升降机和第二升降机之间,所述直线输送模块位于第一升降机和第二升降机的上部,所述直线轨道与升降轨道的上部送料侧相连接,所述直线输送带安装于直线轨道的上部。

11、作为优选,上述转弯模块安装于相邻侧的直线输送模块的连接处,所述转弯连座固定安装于转弯底座的上部,所述转弯连座与直线轨道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弯盘座转动安装于转弯连座的中部,所述转弯输送带安装于转弯盘座的中部设置的槽口内。

12、作为优选,上述连接模块安装于第二升降机的边侧,所述第二输送线安装于第二升降机的下部,所述第二输送线对接安装于接料平台的出料侧,所述第一输送线安装于第二输送线的转向端,所述连接输送带安装于第一输送线与第二输送线的转向连接处。

13、作为优选,上述方形托盘的上部均匀设置有样本放置槽,所述样本放置槽与样本瓶相适配,所述样本瓶嵌合插接安装于样本放置槽的内侧。

14、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5、1、本转运系统采用立式布局结构,通过两侧的升降模块配合直线输送模块、转弯模块和连接模块,可实现对样本瓶的立体运输,布局合理可有效节约地面的场地空间,设备整体结构精简紧凑,相比于同类设备具有更小的设备安装体积,故障率较低利于设备的维护难度的降低,实现了低成本、低维护、工时利用率高、空间占用少的优点,

16、2、通过减少机械结构加以自动化集成,通过升降模块、直线输送模块、转弯模块与连接模块的配合,可实现全自动的样本转运作业,可替代人工完成样本的转运流程,降低了人力消耗提高了作业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样本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模块(1)、直线输送模块(2)、转弯模块(3)、连接模块(4)和托盘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样本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11)和第二升降机(1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升降机(11)和第二升降机(12)均包括升降主体(111)、升降轨道(112)和接料平台(1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样本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轨道(112)竖直安装于升降主体(111)的上部,所述接料平台(113)安装于升降轨道(112)的升降驱动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样本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输送模块(2)安装于第一升降机(11)和第二升降机(12)之间,所述直线输送模块(2)位于第一升降机(11)和第二升降机(12)的上部,所述直线轨道(21)与升降轨道(112)的上部送料侧相连接,所述直线输送带(22)安装于直线轨道(21)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样本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弯模块(3)安装于相邻侧的直线输送模块(2)的连接处,所述转弯连座(32)固定安装于转弯底座(31)的上部,所述转弯连座(32)与直线轨道(21)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弯盘座(33)转动安装于转弯连座(32)的中部,所述转弯输送带(34)安装于转弯盘座(33)的中部设置的槽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样本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4)安装于第二升降机(12)的边侧,所述第二输送线(42)安装于第二升降机(12)的下部,所述第二输送线(42)对接安装于接料平台(113)的出料侧,所述第一输送线(41)安装于第二输送线(42)的转向端,所述连接输送带(43)安装于第一输送线(41)与第二输送线(42)的转向连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样本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托盘(51)的上部均匀设置有样本放置槽(52),所述样本放置槽(52)与样本瓶(6)相适配,所述样本瓶(6)嵌合插接安装于样本放置槽(52)的内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样本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模块(1)、直线输送模块(2)、转弯模块(3)、连接模块(4)和托盘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样本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11)和第二升降机(1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升降机(11)和第二升降机(12)均包括升降主体(111)、升降轨道(112)和接料平台(1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样本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轨道(112)竖直安装于升降主体(111)的上部,所述接料平台(113)安装于升降轨道(112)的升降驱动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样本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输送模块(2)安装于第一升降机(11)和第二升降机(12)之间,所述直线输送模块(2)位于第一升降机(11)和第二升降机(12)的上部,所述直线轨道(21)与升降轨道(112)的上部送料侧相连接,所述直线输送带(22)安装于直线轨道(21)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涛喻由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创司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