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交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交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585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立交桥涵及引桥涵、交叉路口桥下地面道路,构成交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将原集中于路口的左转、右转、调头、直行的车辆提前进行了逐次分流,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分开,互不影响,顺畅行驶。即通过三层立交桥涵进行左行分流,再是直行分流,再是右转分流,再是调头分流。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过地上架设天桥、或地面道路、或地下涵道分流。此桥体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造价低,小型化,是对道路、桥梁、涵洞的布局优化设计,利用现行的交通规则,改变车辆、行人在交叉路口上的通行方式,解决了人们等待红灯及上桥下不来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桥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进入众多家庭,由于汽车数量迅猛增加,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交通堵塞的现象日趋严重。众所周知,城市交通拥堵是最难治理、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世界性难题,困扰世界各国城市交通良性发展。同时严重污染环境,由于机动车的暴增,堵车正成为各大城市的一种流行病,这一切都是原始落后红绿灯控制和繁杂的立交桥造成的历史问题。很多车辆在路口与路口之间重复着启动、加速、刹车、等待、启动、加速的循环,不但造成油料的浪费,车辆的磨损,安全的隐患,污染空气,而且浪费人们的时间,影响人们的情绪,致使政府不得不对车辆限行、车牌摇号,但仍难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堵塞难题。

2、我国虽有近天量的立交桥,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交通堵塞问题,使的政府不得不花大力气在轨道交通、增建道路方面做文章。交通问题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环境污染方面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就我国现在的道路建设而言,其道路、桥涵密度已经接近极限,能挖掘的潜力已不大。因此,必须通过使用开拓性专利技术创新技术,打破常规,才能提升现有交通能力,改善道路的拥堵状况。而现在交通堵塞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实施例,道路交叉点太多,通过现有的立交桥及红绿灯解决交通问题已不可能。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很多丁字路口、十字路口没有车行转向立交桥涵,全靠红绿灯控制。机动车不能直接调头、左转弯,加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交织造成交通混乱的局面。而现在的立交桥涵设计,已经变成了设计师进行艺术创作的舞台,立交桥的设计不是最适用、最简化设计,而是最美化设计,而这种美化只有在天上才能看的见,立交桥设计的复杂程度使的行人、车辆上桥下不来,繁琐、庞大、高耗能、通行距离过长,污染严重,不符合现代人追求简洁、高效、快速的生活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提升我国道路交通能力、减少环境污染,专利技术人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专利技术了一种结构简单,不使用红绿灯,人车各行其道的丁字路口和十字路口人车分流无阻碍畅行立交桥。此立交桥涵设计理念是将原来集中于路口的左转、右转、调头、直行的车辆提前进行了逐次分流,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分开,互不影响,左行、调头、直行、右行顺畅行驶。即跨桥侧先是左行分流,之后是直行分流,再是调头分流,再是右转分流;而行人和非机动车则通过地下环形涵道分流。行人和非机动车也可以通过地上架设天桥分流。可实现道路无阻碍畅行的立交桥模块组合,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此桥体简单,占地面积小,造价低,小型化、少绕路,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们等待红灯及上桥下不来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交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车行四通立交桥、三叉路口桥下地面车行六通道路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立交涵,设置于丁字三叉形,或三叉y形的交叉路口上。其特征是:三叉路口的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六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车行四通立交桥引桥、车行四通立交桥、车行四通立交桥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道路、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立交涵,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立交涵引涵构成的三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3、三叉路口的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行驶车辆,沿三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道路行驶,通过车辆右转驶出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道路。或沿三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通过左行绕转设于道路中间的桥墩,实现车辆在三叉路口桥下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上调头。或沿三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道路行驶,通过车辆直行驶出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道路,进入地面车行基本道路。

4、三叉路口的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四通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连通,上坡左转引桥与车行四通立交桥连通,车行四通立交桥与车行四通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连通,下坡左转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驶入三叉路口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四通立交桥的上坡引桥连通,驶出三叉路口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四通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中间线或路边线左转调直平行,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上坡引桥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穿过等高右转的下坡立交引桥后,连通上坡引桥入口,进入与等高下坡引桥并列平行、上下错位的上坡引桥,上坡引桥出口与车行四通立交桥连通。车行四通立交桥与下坡引桥等高连通,下坡引桥从车行四通立交桥等高接出,等高右转向地面基本道路的驶出侧变道,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中间线或路边线左转调直下坡,与三叉路口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驶出侧连通。

5、车辆沿三叉路口地面基本道路行驶,驶入车行四通立交桥的上坡引桥,从车行四通立交桥的上坡引桥,驶入车行四通立交桥,车辆沿车行四通立交桥左转行驶,驶入车行四通立交桥的车辆左转下坡引桥,从车行四通立交桥的下坡引桥驶出,驶入地面车行基本道路。或车辆沿三叉路口地面基本道路行驶,驶入车行四通立交桥的上坡引桥,从车行四通立交桥的上坡引桥,驶入车行四通立交桥,车辆沿车行四通立交桥顺时针行驶,驶入车行四通立交桥的车辆直行下坡引桥,从车行四通立交桥的下坡引桥驶出,驶入地面车行基本道路。或车辆沿三叉路口地面基本道路行驶,驶入车行四通立交桥的上坡引桥,从车行四通立交桥的上坡引桥,驶入车行四通立交桥,车辆沿车行四通立交桥直行,驶入车行四通立交桥的下坡引桥,从车行四通立交桥的直行下坡引桥驶出,驶入直行地面车行基本道路。

6、三叉路口的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两侧,设有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下坡引涵连通,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立交涵连通,形成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连通,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立交涵连通。或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立交涵,为架构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之地下,和非机动车沿三叉路口的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行进,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立交涵,人和非机动车沿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立交涵顺时针,或逆时针行进,实现人和非机动车左转、右转,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行进,进出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

7、一种交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立交桥、三叉路口桥下地面车行六通道路和车行地下四通立交涵,设置于丁字三叉形,或三叉y形的交叉路口上。其特征是:三叉路口的三层人车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车行四通立交桥、三叉路口桥下地面车行六通道路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立交涵,设置于丁字三叉形,或三叉Y形的交叉路口上,其特征是:三叉路口的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六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车行四通立交桥引桥、车行四通立交桥、车行四通立交桥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道路、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立交涵,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立交涵引涵构成的三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2.一种交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立交桥、三叉路口桥下地面车行六通道路和车行地下四通立交涵,设置于丁字三叉形,或三叉Y形的交叉路口上,其特征是:三叉路口的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六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立交桥引桥、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立交桥、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立交桥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道路、地下车行四通立交涵,和地下车行四通立交涵引涵构成的三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3.一种交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车行四通立交桥、三叉路口车行地下六通立交涵和人行非机动车行地面六通道路,设置于丁字三叉形,或三叉Y形的交叉路口上,其特征是:三叉路口的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六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车行四通立交桥引桥、车行四通立交桥、车行四通立交桥的桥下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道路,地下车行六通立交涵,和地下车行六通立交涵引涵构成的三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交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其特征是:沿三叉路口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立交桥涵行驶的车辆,通过左转绕行设于立交桥涵中间的桥墩,实现车辆在三叉路口立交桥涵车行道路上的调头。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交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其特征是:三叉路口的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三叉路口立交桥涵的上坡或下坡左转引桥涵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只有隔离线隔开的主路和辅路,上坡或下坡引桥涵的上坡或下坡段出口,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主路和辅路连通。

6.一种交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八通车行立交桥、十字路口桥下八通地面车行道路和地下八通人行非机动车行立交涵,设置于十字形交叉路口上,其特征是:十字路口的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八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八通车行立交桥引桥、八通车行立交桥、八通车行立交桥的桥下八通地面车行道路、地下八通人行非机动车行立交涵,和地下八通人行非机动车行立交涵引涵构成的十字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7.一种交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十字路口桥下八通地面车行道路、地下八通车行立交涵和八通人行非机动车行立交桥,设置于十字形交叉路口上,其特征是:十字路口的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八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地下八通车行立交涵引涵、地下八通车行立交涵、八通人行非机动车行立交桥的桥下八通地面车行道路、八通人行非机动车行立交桥和八通人行非机动车行立交桥引桥,构成的十字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8.一种交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八通车行立交桥、地下八通车行立交涵和八通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道路,设置于十字形交叉路口上,其特征是:十字路口的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八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八通车行立交桥引桥、八通车行立交桥、桥下八通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道路、地下八通车行立交涵、和地下八通车行立交涵引涵构成的十字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9.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一种交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其特征是:沿三叉路口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立交桥涵行驶的车辆,通过左转绕行设于立交桥涵中间的桥墩,实现车辆在三叉路口立交桥涵车行道路上的调头。

10.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一种交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其特征是:十字路口的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十字八通立交桥涵的上坡或下坡左转引桥涵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只有隔离线隔开的主路和辅路,上坡或下坡引桥涵的上坡或下坡段出口,与地面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车行四通立交桥、三叉路口桥下地面车行六通道路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立交涵,设置于丁字三叉形,或三叉y形的交叉路口上,其特征是:三叉路口的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六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车行四通立交桥引桥、车行四通立交桥、车行四通立交桥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道路、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立交涵,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立交涵引涵构成的三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2.一种交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立交桥、三叉路口桥下地面车行六通道路和车行地下四通立交涵,设置于丁字三叉形,或三叉y形的交叉路口上,其特征是:三叉路口的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六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立交桥引桥、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立交桥、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立交桥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道路、地下车行四通立交涵,和地下车行四通立交涵引涵构成的三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3.一种交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车行四通立交桥、三叉路口车行地下六通立交涵和人行非机动车行地面六通道路,设置于丁字三叉形,或三叉y形的交叉路口上,其特征是:三叉路口的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六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车行四通立交桥引桥、车行四通立交桥、车行四通立交桥的桥下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道路,地下车行六通立交涵,和地下车行六通立交涵引涵构成的三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交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其特征是:沿三叉路口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立交桥涵行驶的车辆,通过左转绕行设于立交桥涵中间的桥墩,实现车辆在三叉路口立交桥涵车行道路上的调头。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交叉路口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其特征是:三叉路口的三层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三叉路口立交桥涵的上坡或下坡左转引桥涵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只有隔离线隔开的主路和辅路,上坡或下坡引桥涵的上坡或下坡段出口,与地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宝安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环能海臣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