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48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电池包中,箱体内设有容纳空间。承载架组件设于容纳空间内,且形成多个装配空间。多个电芯分别装入多个装配空间,形成至少一列电芯组;电芯在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任意一个装配空间中均设置有两个第一弹性件,且两个第一弹性件分别抵持于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多个巴片嵌入承载架组件,任意一个巴片连接相邻两个装配空间中的两个第一弹性件,以使多个电芯串联。上盖内侧设有电压采集线路;上盖与箱体连接以封盖容纳空间;电压采集线路与多个电芯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包可以改善电池包维护难度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包


技术介绍

1、以往的电池包结构通常都是由多个模组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大功率电源,如果说电池包出现故障时,通常会先确定模组电压是否正常,其次来进行线路排查。

2、例如,模组整体出现故障时,此故障一般都是无法进行维修的,通常会选择更换模组。又例如,模组当中的单个电芯出现故障时,通常也会更换模组,由于模组是由多个电芯串联起来,而且电芯极柱与ccs是通过激光焊接将其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串联电路,所以要想更换损坏的电芯,首先需要将其ccs取掉,此过程十分麻烦,而且危险系数高,通常不会采用。

3、另外,由多个电芯组成一个电池包,在由多个电芯组成电池包时,通常为了提高电芯在安装后的稳定性,一般会使用结构胶将其固定。如果说后期电池包出现故障时,基本上无法维修,对此只能报废电池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电池包维护难度高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p>

3、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10)还包括连接杆(120),所述连接杆(12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箱体(100)的底壁;且所述连接杆(120)穿过所述承载架组件(2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巴片(500)中部弯曲设置,以形成避让所述连接杆(120)的避让槽(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1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700),所述第二弹性件(700)设于所述装配空间(201)内,且与所述第一弹性件(400)分别位于所述装配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10)还包括连接杆(120),所述连接杆(12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箱体(100)的底壁;且所述连接杆(120)穿过所述承载架组件(2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巴片(500)中部弯曲设置,以形成避让所述连接杆(120)的避让槽(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1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700),所述第二弹性件(700)设于所述装配空间(201)内,且与所述第一弹性件(400)分别位于所述装配空间(201)相邻的内壁上,所述电芯(300)抵持于所述第二弹性件(7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组件(20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承载架(210)和两个第二承载架(220);所述第一承载架(210)设于所述第二承载架(220)之间;所述第一承载架(210)上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211),所述第二承载架(220)靠近所述第一承载架(210)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221);所述第一凹槽(211)与所述第二凹槽(221)一一对应且形成所述装配空间(2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架(2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强邓六军杨兵兵於洪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