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鹿茸菇的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2416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2
一种鹿茸菇的栽培装置,包括窝口袋,以及填充在窝口袋内的鹿茸菇栽培料,窝口袋中的鹿茸菇栽培料中设置有液体种的接种孔,且接种孔通过海绵塞封口,窝口袋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菌孔,且通过遮护片遮护。本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可实现鹿茸菇的自动化生产,且有效降低切根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鹿茸菇的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1、鹿茸菇因其特殊的香味和清脆的口感,越来越受市场的追捧,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珍稀类食用菌。

2、鹿茸菇工厂化生产逐渐成熟,规模越来越大,目前,工厂化袋栽鹿茸菇普遍使用传统三件套模式,出菇方式均从袋口正面立式出菇。随着鹿茸菇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沿用传统三件套模式栽培将逐渐失去竞争优势,三件套模式涉及的人工成本很高,且很难打通完整的自动化产线,现在的发展水平只在三件套装袋环节实现自动化套袋和装袋上框,自动接种上架,之后的开袋出菇和采收包装,全部依赖人工取套环、盖子和卷袋口、采收和分级包装,工序的特殊性对人工的需求量巨大。此外,三件套出菇模式存在产品单一不灵活,菇根厚,切根损耗大,采收费时费工,效率低等痛点。

3、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自动化生产,且有效降低切根损耗的鹿茸菇栽培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鹿茸菇的栽培装置,其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可实现鹿茸菇的自动化生产,且有效降低切根损耗。

2、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鹿茸菇的栽培装置,包括窝口袋,以及填充在窝口袋内的鹿茸菇栽培料,窝口袋中的鹿茸菇栽培料中设置有液体种的接种孔,且与窝口袋的窝口连通,接种孔通过海绵塞封口,窝口袋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菌孔,且通过遮护片遮护。

3、所述出菌孔为方孔和/或圆孔,数量为1-3个,且出菌孔的孔径为10-50mm。

4、所述海绵塞为立方体结构,且设置有沿海绵塞长度方向贯穿的透气孔,透气孔的孔径为2-3mm。

5、所述遮护片采用塑料片,通过粘附在窝口袋的侧壁对出菌孔形成遮护。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7、1、本技术鹿茸菇的栽培装置,包括窝口袋,以及填充在窝口袋内的鹿茸菇栽培料,窝口袋中的鹿茸菇栽培料中设置有液体种的接种孔,且与窝口袋的窝口连通,鹿茸菇的液体种通过接种孔分布在窝口袋的鹿茸菇栽培料中,利于出菇。且接种孔通过海绵塞封口,避免杂菌进入窝口袋内造成污染,同时具有一定透气性,满足鹿茸菇的生长需求。窝口袋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菌孔,可灵活调整出菌孔的数量和大小,得到不同大小的鹿茸菇朵型,满足市场需求。

8、2、海绵塞设计为立方体结构,方便机械加工,避免产生边角料。这种结构的海塞棉堆叠储放和运输时的空间利用率较高,且任意方向使用均不影响隔离和透气效果,通用性强,此外,这种结构的海绵塞还利于自动化生产。通过设置有沿海绵塞长度方向贯穿的透气孔,透气孔的孔径为2-3mm,在防止杂菌污染的前提下,还能在菌丝生长过程中保持透气功能,利于菌丝生长。

9、经申请人试验验证,采用本技术栽培装置,机械或人工采摘得到的鹿茸菇根切损耗控制在5%以内,而传统鹿茸菇栽培方法的根切损耗达到15-20%。通常,鹿茸菇的保质期较短,尤其是菇体损伤后,组织容易出水,一旦出水会加剧鹿茸菇变软腐烂,本申请通过侧面的出菇方式简化采收和包装工序,可有效减少损伤,使得鹿茸菇的保质期由传统的5-7天延长至10-15天,还有效满足了消费者对新鲜鹿茸菇的食用需求。

10、本技术中,重量份的单位为g、kg。

1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鹿茸菇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窝口袋(1),以及填充在窝口袋内的鹿茸菇栽培料,窝口袋中的鹿茸菇栽培料中设置有液体种的接种孔(2),且与窝口袋的窝口(3)连通,接种孔通过海绵塞(4)封口,窝口袋(1)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菌孔(5),且通过遮护片(6)遮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鹿茸菇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菌孔(5)为方孔和/或圆孔,数量为1-3个,且出菌孔(5)的孔径为10-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鹿茸菇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塞为立方体结构,且设置有沿海绵塞长度方向贯穿的透气孔(7),透气孔(7)的孔径为2-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鹿茸菇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护片(6)采用塑料片,通过粘附在窝口袋(1)的侧壁对出菌孔(5)形成遮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鹿茸菇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窝口袋(1),以及填充在窝口袋内的鹿茸菇栽培料,窝口袋中的鹿茸菇栽培料中设置有液体种的接种孔(2),且与窝口袋的窝口(3)连通,接种孔通过海绵塞(4)封口,窝口袋(1)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菌孔(5),且通过遮护片(6)遮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鹿茸菇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菌孔(5)为方孔和/或圆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清赵国磊唐志强孙延成崔新宁陈亭宇毛果张希赵应文易思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南川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