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菇预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2967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食用菌菇预冷系统,包括预冷车间、制冷主机、用于与下架输送线相连的进料提升机和用于与包装输送线相连的出料提升机,预冷车间设有多列并排设置的预冷支架,各列所述预冷支架均设有多层倾斜设置的无动力辊道屯筐线,多列无动力辊道屯筐线的进料端设有多层进筐输送线,出料端设有多层出筐输送线,进料提升机设置在所述多层进筐输送线的进料端,各所述进筐输送线上均设有用于将进筐输送线上的菌筐送至各列无动力辊道屯筐线上的分筐换向器;出料提升机设置在多层出筐输送线的出料端,各所述无动力辊道屯筐线的出料端均设有用于阻挡菌筐向前滑行的阻挡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降温速度快,提高了预冷效果。提高了预冷效果。提高了预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菇预冷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食用菌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食用菌菇预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内含有多类对人体有益成分,故食用菌的种植产业已达到规模化发展。新鲜食用菌含水量高,组织柔嫩,在采摘、运输、装卸和贮藏过程中极易造成损伤,引起变质腐烂。因此,食用菌的贮藏保鲜非常有必要。现有贮藏方式采用将刚采摘的新鲜食用菌立即送至冻库,通过冻库进行冷却,经过冷却后的信息食用菌再通过运输至销售商但是现有的冷却方式是靠冻库冷量,食用菌包装多数采用泡沫箱包装,食用菌装箱码垛堆叠后箱内难以冷却。由于泡沫箱保温特性好冷量难以进入箱内冷却效果较差。极易造成食用菌菇的变质腐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食用菌菇预冷系统,预冷效果较好,降温速度快。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食用菌菇预冷系统,包括预冷车间、制冷主机、用于与下架输送线相连的进料提升机和用于与包装输送线相连的出料提升机,所述预冷车间设有多列并排设置的预冷支架,各列所述预冷支架均设有多层倾斜设置的无动力辊道屯筐线,多列所述无动力辊道屯筐线的进料端设有多层进筐输送线,出料端设有多层出筐输送线,各层无动力辊道屯筐线对应一条进筐输送线和一条出筐输送线,所述进料提升机设置在所述多层进筐输送线的进料端,各所述进筐输送线上均设有用于将进筐输送线上的菌筐送至各列无动力辊道屯筐线上的分筐换向器;所述出料提升机设置在所述多层出筐输送线的出料端,各所述无动力辊道屯筐线的出料端均设有用于阻挡菌筐向前滑行的阻挡器。
[0006]进一步地,所述制冷主机、所述进料提升机、进筐输送线、出料提升机和出筐输送线均设有控制器,各所述制冷主机、所述进料提升机、进筐输送线、出料提升机和出筐输送线的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端通过网络连接。
[0007]进一步地,各所述进筐输送线的外侧均设有分筐导轨,所述分筐换向器滑动设置在所述分筐导轨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分筐换向器上设有用于检测分筐换向器移动位置的位置传感器和用于检测菌筐的监测传感器。
[0009]进一步地,所述预冷车间的四周及顶板内侧均设有石墨烯保温板。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在各列所述预冷支架设置多层倾斜设置的无动力辊道屯筐线,多列所述无动力辊道屯筐线的进料端设有进筐输送线,出料端设有出筐输送线,利用进筐输送线将菌筐送至无动力辊道屯筐线上,通过无动力辊道屯筐线缓慢滑行送至出筐输
送线,实现了未密集堆放,降温效果好,降温速度快,预冷效率高,可24小时不间断运行。
[0012]所述制冷主机、所述进料提升机、进筐输送线、出料提升机和出筐输送线均设有控制器,各所述制冷主机、所述进料提升机、进筐输送线、出料提升机和出筐输送线的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端通过网络连接。通过控制器与各电机相连进行智能化控制、温度可控、效率高。
[0013]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侧视图;
[0016]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17]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0018]图5为图1的俯视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分筐换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阻挡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1为预冷车间、2为进料提升机、3为出料提升机、4为预冷支架、5为无动力辊道屯筐线、6为进筐输送线、7为出筐输送线、8为分筐换向器、8

1为分筐支架、8

2为导向轮、8

3为行走轮、8

4为导向臂、9为阻挡器、9

1为固定座、9

2为驱动气缸、9

3为连接杆、9

4为第一阻挡块、9

5为第二阻挡块、9

6为第一铰接臂、9

7为第二铰接臂、10为菌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具体实施例1:
[0023]参见图1至图7所示,一种食用菌菇预冷系统,包括预冷车间1、制冷主机、冷风机、用于与下架输送线相连的进料提升机2、用于与包装输送线相连的出料提升机3、多列预冷支架4和控制器,本预冷系统采用单独制冷主机机组一套配套八台盘管冷风机,持续给房间提供冷量,房间要求0℃~4℃。所述预冷车间的四周及顶板内侧均设有石墨烯保温板,通过石墨烯保温板进行保温提高保温效果,有效防止了热传递。进料提升机和出料提升机采用快速循环提升机。
[0024]所述预冷车间1内设有多列并排设置的预冷支架4,各列预冷支架4均设有多层倾斜设置的无动力辊道屯筐线5,每层无动力辊道屯筐线5可以放置多排菌筐,多列所述无动力辊道屯筐线5的进料端设有多层进筐输送线6,多列所述无动力辊道屯筐线5的出料端设有多层出筐输送线7,各层无动力辊道屯筐线5对应一条进筐输送线6和一条出筐输送线7。所述进料提升机设置在所述多层进筐输送线6的进料端,所述出料提升机设置在所述多层出筐输送线7的出料端。所述制冷主机、所述进料提升机、进筐输送线、出料提升机和出筐输送线均设有控制器,各所述制冷主机、所述进料提升机、进筐输送线、出料提升机和出筐输送线的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端通过网络连接。
[0025]各层所述进筐输送线6的外侧均设有分筐导轨,所述分筐导轨上设有滑动设置的分筐换向器8,所述分筐换向器8用于将进筐输送线6上的菌筐送至各列无动力辊道屯筐线5上。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进筐输送线6的外侧设有上下两根分筐导轨,所述分筐换向器8采
用现有的输送线分筐装置,所述分筐换向器8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装置、分筐支架8

1,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分筐支架8

1相连,所述传动装置采用传动链,所述分筐支架8

1安装在所述传动链的链节上,所述传动链通过链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所述分筐支架8

1的两侧均设有用于与所述分筐导轨外侧滑动配合的导向轮8

2,所述分筐支架8

1上端设有与所述分筐导轨滑动配合的行走轮8

3,所述分筐支架8

1滑动设置在所述上下分筐导轨之间,所述分筐支架8

1上设有水平设置的弯折的用于换向的导向臂8

4,所述分筐支架8

1与所述导向臂8

4之间设有加强筋。分筐换向器8采用现有分筐机。
[0026]所述分筐换向器8设有控制器、用于检测分筐换向器8移动位置的位置传感器和用于检测菌筐的监测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和所述监测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分筐换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菇预冷系统,包括预冷车间、制冷主机、用于与下架输送线相连的进料提升机和用于与包装输送线相连的出料提升机,所述预冷车间设有多列并排设置的预冷支架,其特征在于:各列所述预冷支架均设有多层倾斜设置的无动力辊道屯筐线,多列所述无动力辊道屯筐线的进料端设有多层进筐输送线,出料端设有多层出筐输送线,各层无动力辊道屯筐线对应一条进筐输送线和一条出筐输送线,所述进料提升机设置在所述多层进筐输送线的进料端,各所述进筐输送线上均设有用于将进筐输送线上的菌筐送至各列无动力辊道屯筐线上的分筐换向器;所述出料提升机设置在所述多层出筐输送线的出料端,各所述无动力辊道屯筐线的出料端均设有用于阻挡菌筐向前滑行的阻挡器。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清赵国磊唐志强向超李世文徐青松汪国春刘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南川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