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桡动脉入路导管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桡动脉入路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413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桡动脉入路导管,包括鞘管、支架和薄膜,鞘管包括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第一导管套设于第二导管的内侧,支架为自膨胀式的筒状支架,支架套设于第一导管的远端外侧,薄膜为两端开口的环状结构,薄膜套设于支架的外侧,薄膜的远端开口固定于第一导管的外表面,近端开口固定于第二导管的内表面,薄膜具有充盈状态和未充盈状态,薄膜在未充盈状态下覆盖并压缩支架,薄膜在充盈状态下脱离支架,支架朝向第二导管膨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桡动脉入路导管为双腔结构,其远端内置支架和薄膜,可以实现导管的刚度可变,增加主动脉弓处支撑力,进而能较为便利地经桡动脉完成全脑血管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桡动脉入路导管


技术介绍

1、随着神经介入技术和耗材的进步发展,对于脑卒中地治疗更多的选择介入手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神经介入途径主要包括包括经股动脉穿刺和经桡动脉穿刺途径,其中,由于股动脉穿刺手术后需平卧以及穿刺侧下肢伸直制动12-24小时,这给患者术后带来许多不便,如腰酸背痛、疲劳、进食和排便困难,且术后并发症较多;经桡动脉穿刺避免了上述缺点,但目前还很少有专门适用于经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治疗的导管,其原因主要在于经桡动脉造影时脑供血动脉在主动脉弓上与自锁骨下动脉下行的导管成锐角反向走行,导管无法在主动脉弓上得到足够的支撑力,所以现有的导管无法便利地经桡动脉完成全脑血管治疗。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提供主动脉弓上支撑力,可方便地经上臂桡动脉途径完成全脑血管治疗的导管。并且,目前关于专门为通过桡动脉通路的神经血管系统的独特需求而设计的导管报道也还是很少。

2、目前桡动脉入路导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希望远端既能保持良好的柔软度提高血管的过弯能力,又能具备优异的支撑性能,保持抗弯折性。然而,现有桡动脉入路导管采用单一的编织层或者缠绕层作为加强层,随后在加强层外面热复合高分子材料,对于热复合后的导管而言每段的力学性能是固定不变的,故现有桡动脉入路导管很难在主动脉弓处具有良好的过弯能力同时保持优异的支撑性能,进而无法便利地经桡动脉完成全脑血管治疗。

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桡动脉入路导管,以解决现有桡动脉入路导管很难在主动脉弓处具有良好的过弯能力同时保持优异的支撑性能,进而无法便利地经桡动脉完成全脑血管治疗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桡动脉入路导管,所述桡动脉入路导管包括:

4、鞘管,所述鞘管包括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套设于所述第二导管的内侧;

5、支架,所述支架为自膨胀式的筒状支架,所述支架套设于所述第一导管的远端外侧;

6、薄膜,所述薄膜为两端开口的环状结构,所述薄膜套设于所述支架的外侧,所述薄膜的远端开口固定于所述第一导管的外表面,近端开口固定于所述第二导管的内表面,所述薄膜具有充盈状态和未充盈状态,所述薄膜在未充盈状态下覆盖并压缩所述支架,所述薄膜在充盈状态下脱离所述支架,所述支架朝向所述第二导管膨胀。

7、本专利技术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薄膜在未充盈状态下压缩所述支架至紧贴所述第一导管的外表面,所述薄膜在充盈状态下紧贴所述第二导管的内表面,所述支架膨胀至紧贴所述薄膜的表面。

8、本专利技术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为镍钛合金切割支架;

9、所述支架的长度范围为10-12cm。

10、本专利技术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远端距离所述第一导管的远端40-80mm。

11、本专利技术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薄膜的长度为15.5-17.5cm。

12、本专利技术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薄膜的材质为硅胶、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酰胺共聚物、聚氨酯、聚氯乙烯中的一种;

13、所述薄膜的厚度范围为0.075-0.125mm。

14、本专利技术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管由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热复合而成,所述内层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所述中间层的材质为不锈钢丝,所述外层的材质为聚醚嵌段聚酰胺;

15、所述内层管的厚度范围为0.012-0.025mm,所述中间层的厚度范围为0.05-0.07mm,所述外层的厚度范围为0.04-0.06mm。

16、本专利技术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管的内径为2.05-2.25mm,管厚为0.1-0.15mm;

17、所述第二导管的内径为2.4-2.6mm,管厚为0.05-0.1mm。

18、本专利技术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桡动脉入路导管还包括显影环,所述显影环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管的远端表面;

19、所述显影环的远端距所述第二导管的远端0.6-1.0mm。

20、本专利技术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桡动脉入路导管还包括三通手柄,所述三通手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手柄部、第二手柄部和第三手柄部,所述第一手柄部的内腔用于通入充盈液,所述第二手柄部的内腔套接于所述第一导管的近端,所述第二手柄部的内腔与所述第一导管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三手柄部套接于所述第二导管的近端,所述第一手柄部的内腔、所述第三手柄部的内腔和所述第二导管的内腔相连通。

21、有益效果:

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桡动脉入路导管包括鞘管、支架和薄膜,鞘管包括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第一导管套设于第二导管的内侧,支架为自膨胀式的筒状支架,支架套设于第一导管的远端外侧,薄膜为两端开口的环状结构,薄膜套设于支架的外侧,薄膜的远端开口固定于第一导管的外表面,近端开口固定于第二导管的内表面,薄膜具有充盈状态和未充盈状态,薄膜在未充盈状态下覆盖并压缩支架,薄膜在充盈状态下脱离支架,支架朝向第二导管膨胀。本专利技术的桡动脉入路导管为双腔结构,其远端内置支架和薄膜,可以实现导管的刚度可变,具体为:支架在薄膜的未充盈状态下处于压缩状态,具有良好的血管过弯能力,易于通过迂曲的血管,当桡动脉入路导管到达指定治疗位置后,通入充盈液对薄膜进行充盈,薄膜在充盈状态下脱离支架,支架在无束缚作用下由于自身的超弹性作用朝向第二导管膨胀,增加了主动脉弓处的支撑力,使其在通过其他器械时不发生回撤问题,同时充盈状态下的薄膜和膨胀后的支架,具有良好的抗弯折性能,更好的完成通路的建立,优化过渡区的通航性和支持性,使外科医生在将装置穿过手臂和躯干到达大脑时更稳定,能够解决病变附近迂曲血管难以跨越的难题。同时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造福患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桡动脉入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桡动脉入路导管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动脉入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在未充盈状态下压缩所述支架至紧贴所述第一导管的外表面,所述薄膜在充盈状态下紧贴所述第二导管的内表面,所述支架膨胀至紧贴所述薄膜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动脉入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镍钛合金切割支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桡动脉入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远端距离所述第一导管的远端40-80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桡动脉入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的长度为15.5-17.5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动脉入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的材质为硅胶、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酰胺共聚物、聚氨酯、聚氯乙烯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动脉入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由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热复合而成,所述内层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所述中间层的材质为不锈钢丝,所述外层的材质为聚醚嵌段聚酰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动脉入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的内径为2.05-2.25mm,管厚为0.1-0.15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动脉入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桡动脉入路导管还包括显影环,所述显影环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管的远端表面;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桡动脉入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桡动脉入路导管还包括三通手柄,所述三通手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手柄部、第二手柄部和第三手柄部,所述第一手柄部的内腔用于通入充盈液,所述第二手柄部的内腔套接于所述第一导管的近端,所述第二手柄部的内腔与所述第一导管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三手柄部套接于所述第二导管的近端,所述第一手柄部的内腔、所述第三手柄部的内腔和所述第二导管的内腔相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桡动脉入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桡动脉入路导管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动脉入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在未充盈状态下压缩所述支架至紧贴所述第一导管的外表面,所述薄膜在充盈状态下紧贴所述第二导管的内表面,所述支架膨胀至紧贴所述薄膜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动脉入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镍钛合金切割支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桡动脉入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远端距离所述第一导管的远端40-80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桡动脉入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的长度为15.5-17.5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动脉入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的材质为硅胶、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酰胺共聚物、聚氨酯、聚氯乙烯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动脉入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军王震瞿金龙李志刚王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心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