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管式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340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2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管式膜组件,包括处理管本体,处理管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粗过滤板,粗过滤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细过滤筒,处理管本体的两端为封闭状态,处理管本体的右壁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驱动马达的输出端延伸至处理管本体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横杆,横杆贯穿细过滤筒和粗过滤板,横杆外部且位于细过滤筒内的部分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连接杆远离横杆的一端设置清理毛刷,横杆远离驱动马达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清理杆;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能够及时对处理管本体内的杂质进行清除,避免杂质堵塞过滤孔,从而提高了管式膜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管式膜组件


技术介绍

1、膜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能耗较低、过程简单、易与其它工艺组合使用等特点,膜分离主要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材料中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过程,应用于分离的膜主要有管式膜以及平板膜,一般管式膜主要应用于中高压的分离过程,而平板膜主要应用于中低压的分离过程,相对于平板膜,管式膜更具有工业化意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管式膜需要装配在膜组件中构成成套膜组件才能满足工业化应用,因此膜组件是管式膜应用的基础。

2、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传统技术中,管式膜的过滤孔径较小,可以有效的过滤污水中的微生物病毒细菌等,但是长时间使用内部沉余杂质过多,可能会堵住过滤孔,影响使用效果,存在有缺陷,因此,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用管式膜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3、本
技术介绍
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传统技术中,管式膜的过滤孔径较小,可以有效的过滤污水中的微生物病毒细菌等,但是长时间使用内部沉余杂质过多,可能会堵住过滤孔,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管式膜组件。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管式膜组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污水处理用管式膜组件,包括处理管本体,所述处理管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粗过滤板,所述粗过滤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细过滤筒,所述处理管本体的两端为封闭状态,所述处理管本体的右壁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延伸至处理管本体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贯穿细过滤筒和粗过滤板,所述横杆外部且位于细过滤筒内的部分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横杆的一端设置清理毛刷,所述横杆远离驱动马达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清理杆,当需要对粗过滤板和细过滤筒内的杂质进行去除时,启动驱动马达,驱动马达工作带动横杆转动,横杆转动从而会带动连接杆和清理杆进行转动,连接杆转动带动清理毛刷在细过滤筒内进行转动,清理毛刷紧贴细过滤筒内侧壁,对附着在细过滤筒内壁上的杂质进行刮擦去除,清理杆可对粗过滤板表面的杂质进行刮擦,使得这些杂质与处理管本体内部水分混合。

4、优选的,所述细过滤筒靠近粗过滤板的一侧设置为开口状,所述粗过滤板的表面开设有多圈第一过滤孔,所述细过滤筒的外壁均开设有多圈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一过滤孔的直径大于第二过滤孔的直径,处理管本体内的污水首先会通过粗过滤板,将大颗粒杂质阻挡在粗过滤板左侧空间,进行过一次过滤后的污水进入到细过滤筒,小型杂质留在细过滤筒内部。

5、优选的,所述清理毛刷与细过滤筒内侧壁紧密贴合,所述清理杆靠近粗过滤板的表面与粗过滤板表面紧密贴合,通过清理毛刷和清理杆可分别对细过滤筒内和粗过滤板表面的杂质进行刮擦清除,避免污水中的杂质附着在细过滤筒内部和粗过滤板表面,从而影响处理管本体的过滤效果。

6、优选的,所述处理管本体侧壁底部且位于粗过滤板左侧安装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内部安装有阀门,打开阀门,可以将处理管本体内部的杂质连同内部水源一起通过排污管排出到外界。

7、优选的,所述处理管本体侧壁顶部且位于粗过滤板左侧安装有进液管,所述处理管本体侧壁底部且位于细过滤筒右侧安装有排液管,将进液管与污水排放口连接,污水通过进液管进入到处理管本体内部,经过过滤后的污水通过排液管从处理管本体排出。

8、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9、1.当需要对粗过滤板和细过滤筒内的杂质进行去除时,启动驱动马达,驱动马达工作带动横杆转动,横杆转动从而会带动连接杆和清理杆进行转动,连接杆转动带动清理毛刷在细过滤筒内进行转动,清理毛刷紧贴细过滤筒内侧壁,对附着在细过滤筒内壁上的杂质进行刮擦去除,清理杆可对粗过滤板表面的杂质进行刮擦,使得这些杂质与处理管本体内部水分混合,关闭排液管通道,打开排污管阀门,将处理管本体内部的杂质连同内部水源一起通过排污管排出到外界;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能够及时对处理管本体内的杂质进行清除,避免杂质堵塞过滤孔,从而提高了管式膜的过滤效果。

10、2.将进液管与污水排放口连接,污水通过进液管进入到处理管本体内部,处理管本体内的污水首先会通过粗过滤板,粗过滤板将大颗粒杂质阻挡在粗过滤板左侧空间,进行过一次过滤后的污水进入到细过滤筒,小型杂质留在细过滤筒内部,经过过滤后的污水通过排液管从处理管本体排出,污水经过二次过滤处理,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管式膜组件,包括处理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管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粗过滤板(2),所述粗过滤板(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细过滤筒(3),所述处理管本体(1)的两端为封闭状态,所述处理管本体(1)的右壁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4),所述驱动马达(4)的输出端延伸至处理管本体(1)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横杆(5),所述横杆(5)贯穿细过滤筒(3)和粗过滤板(2),所述横杆(5)外部且位于细过滤筒(3)内的部分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远离横杆(5)的一端设置清理毛刷(7),所述横杆(5)远离驱动马达(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清理杆(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管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过滤筒(3)靠近粗过滤板(2)的一侧设置为开口状,所述粗过滤板(2)的表面开设有多圈第一过滤孔(9),所述细过滤筒(3)的外壁均开设有多圈第二过滤孔(10),所述第一过滤孔(9)的直径大于第二过滤孔(10)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管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毛刷(7)与细过滤筒(3)内侧壁紧密贴合,所述清理杆(8)靠近粗过滤板(2)的表面与粗过滤板(2)表面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管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管本体(1)侧壁底部且位于粗过滤板(2)左侧安装有排污管(11),所述排污管(11)内部安装有阀门(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管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管本体(1)侧壁顶部且位于粗过滤板(2)左侧安装有进液管(13),所述处理管本体(1)侧壁底部且位于细过滤筒(3)右侧安装有排液管(1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管式膜组件,包括处理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管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粗过滤板(2),所述粗过滤板(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细过滤筒(3),所述处理管本体(1)的两端为封闭状态,所述处理管本体(1)的右壁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4),所述驱动马达(4)的输出端延伸至处理管本体(1)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横杆(5),所述横杆(5)贯穿细过滤筒(3)和粗过滤板(2),所述横杆(5)外部且位于细过滤筒(3)内的部分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远离横杆(5)的一端设置清理毛刷(7),所述横杆(5)远离驱动马达(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清理杆(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管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过滤筒(3)靠近粗过滤板(2)的一侧设置为开口状,所述粗过滤板(2)的表面开设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延辉吴子岳郭长侠李玉吴延军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市峰岳环境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