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淤泥初步过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331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淤泥初步过滤机,包括过滤块,所述过滤块内开设有淤泥进口、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淤泥过道和石头出口,所述第一过滤腔的纵截面和所述第二过滤腔的纵截面均呈圆形设置,所述淤泥进口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腔的上方,所述淤泥过道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过滤腔和所述第二过滤腔相通,所述石头出口贯穿所述第一过滤腔与所述过滤块之间侧壁,所述第一过滤腔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过滤板。本技术实现对河道淤泥进行初步处理,能够将垃圾或者石子过滤掉的,将淤泥和水进行初步分离,方便后期工艺的展开,提高淤泥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淤泥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淤泥初步过滤机


技术介绍

1、河道淤积己日益影响到防洪、排涝、灌溉、供水、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恢复河道正常功能,进行河道清淤疏浚工程。现有的淤泥处理装置一般是将淤泥通过捞挖设备或者大型泵体抽取后,再将淤泥输送进处理设备中进行处理,如对淤泥进行分离、固化、干化等最后进行排放。

2、现有技术中,淤泥中不仅含有淤泥,还含有大量的垃圾或者石子,导致对淤泥的处理效果较差,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淤泥初步过滤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淤泥初步过滤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淤泥初步过滤机,包括过滤块,所述过滤块内开设有淤泥进口、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淤泥过道和石头出口,所述第一过滤腔的纵截面和所述第二过滤腔的纵截面均呈圆形设置,所述淤泥进口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腔的上方,所述淤泥过道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过滤腔和所述第二过滤腔相通,所述石头出口贯穿所述第一过滤腔与所述过滤块之间侧壁,所述第一过滤腔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贯穿所述过滤块的侧壁,所述第二过滤腔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螺旋叶片,多个所述螺旋叶片从左到右依次缩短,所述过滤块上开设有淤泥出口,所述淤泥出口贯穿所述第二过滤腔与所述过滤块之间侧壁,所述第二转杆贯穿所述淤泥出口的侧壁,所述第二转杆上固定连接有背压板,所述第二过滤腔的底侧壁上开设有水过道,所述水过道贯穿所述第二过滤腔与所述过滤块之间侧壁,所述水过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的纵截面呈弧形设置,所述过滤块上设有转动组件。

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过滤块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板的纵截面呈l形设置,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转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转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二转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之间传动连接有链条。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淤泥进口的纵截面上端呈倒梯形设置。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淤泥过道的纵截面呈l形设置,所述淤泥过道的底侧壁呈倾斜状设置。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水过道的纵截面呈漏斗状设置。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二链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链轮的直径。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石头出口的纵截面呈倾斜状设置。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通过第一转杆和第一过滤板可以将淤泥和石头垃圾进行分离,通过第二转杆、第二过滤板和螺旋叶片可以将淤泥和水进行分离,通过电机、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链条可以同时带动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转动,此装置实现对河道淤泥进行初步处理,能够将垃圾或者石子过滤掉的,将淤泥和水进行初步分离,方便后期工艺的展开,提高淤泥处理效果。

12、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淤泥初步过滤机,包括过滤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块(1)内开设有淤泥进口(3)、第一过滤腔(2)、第二过滤腔(8)、淤泥过道(7)和石头出口(6),所述第一过滤腔(2)的纵截面和所述第二过滤腔(8)的纵截面均呈圆形设置,所述淤泥进口(3)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腔(2)的上方,所述淤泥过道(7)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过滤腔(2)和所述第二过滤腔(8)相通,所述石头出口(6)贯穿所述第一过滤腔(2)与所述过滤块(1)之间侧壁,所述第一过滤腔(2)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4),所述第一转杆(4)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过滤板(5),所述第一转杆(4)的一端贯穿所述过滤块(1)的侧壁,所述第二过滤腔(8)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9),所述第二转杆(9)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螺旋叶片(10),多个所述螺旋叶片(10)从左到右依次缩短,所述过滤块(1)上开设有淤泥出口(13),所述淤泥出口(13)贯穿所述第二过滤腔(8)与所述过滤块(1)之间侧壁,所述第二转杆(9)贯穿所述淤泥出口(13)的侧壁,所述第二转杆(9)上固定连接有背压板(14),所述第二过滤腔(8)的底侧壁上开设有水过道(11),所述水过道(11)贯穿所述第二过滤腔(8)与所述过滤块(1)之间侧壁,所述水过道(1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12),所述第二过滤板(12)的纵截面呈弧形设置,所述过滤块(1)上设有转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初步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固定连接在所述过滤块(1)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板(15)的纵截面呈L形设置,所述第一转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板(15)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板(15)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19),所述电机(1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转杆(9)的一端,所述第一转杆(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16),所述第二转杆(9)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18),所述第一链轮(16)和所述第二链轮(18)之间传动连接有链条(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初步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进口(3)的纵截面上端呈倒梯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初步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过道(7)的纵截面呈L形设置,所述淤泥过道(7)的底侧壁呈倾斜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初步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过道(11)的纵截面呈漏斗状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淤泥初步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链轮(18)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链轮(16)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淤泥初步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头出口(6)的纵截面呈倾斜状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淤泥初步过滤机,包括过滤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块(1)内开设有淤泥进口(3)、第一过滤腔(2)、第二过滤腔(8)、淤泥过道(7)和石头出口(6),所述第一过滤腔(2)的纵截面和所述第二过滤腔(8)的纵截面均呈圆形设置,所述淤泥进口(3)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腔(2)的上方,所述淤泥过道(7)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过滤腔(2)和所述第二过滤腔(8)相通,所述石头出口(6)贯穿所述第一过滤腔(2)与所述过滤块(1)之间侧壁,所述第一过滤腔(2)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4),所述第一转杆(4)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过滤板(5),所述第一转杆(4)的一端贯穿所述过滤块(1)的侧壁,所述第二过滤腔(8)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9),所述第二转杆(9)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螺旋叶片(10),多个所述螺旋叶片(10)从左到右依次缩短,所述过滤块(1)上开设有淤泥出口(13),所述淤泥出口(13)贯穿所述第二过滤腔(8)与所述过滤块(1)之间侧壁,所述第二转杆(9)贯穿所述淤泥出口(13)的侧壁,所述第二转杆(9)上固定连接有背压板(14),所述第二过滤腔(8)的底侧壁上开设有水过道(11),所述水过道(11)贯穿所述第二过滤腔(8)与所述过滤块(1)之间侧壁,所述水过道(1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12),所述第二过滤板(12)的纵截面呈弧形设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峰郭欢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宇宏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