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335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涉及水利工程边坡施工防护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板、固定筒、防护机构、加固机构、防护板、防护网、绿植保护机构、阻水机构等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均匀分布的固定筒可使结构获得可靠的固定,通过调整加固机构可使防护板与边坡可靠接触,通过防护网可在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避免防护板受到过大的弯折力作用,进而提高防护板的使用寿命,通过绿植保护机构可防止所种植的植物长时间被水浸泡而死亡,进而可利用植物提高边坡的防护效果,通过阻水机构可减小水流对边坡的冲击,通过防护机构可防止施工人员经过边坡时踏空而沿边坡滑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边坡施工防护,特别是一种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1、水利工程是指通过人工建设相关设施以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控制和调配,进而防止降雨季节水位上升后引发洪涝灾害,且在少雨季节可用来保证人们生活、生产中对水资源的需要量不会受到影响,而常见的水利工程主要有坝、堤、溢洪道、水闸、渠道、渡漕等,在修建开挖时为防止边坡泥土、碎石等发生滑落而影响正常施工,通常需要使用相应的护坡结构对边坡进行防护。

2、由于施工时边坡可能会随工程开挖进度而进行周期性调整,因此边坡无法使用水泥进行永久性固定,而使用预制格框并配合绿植进行防护时虽然能根据工程进度进行调整,但工程量较大,且在暴雨天气时水位可能会发生上升而使绿植被淹没,进而使得植物可能因缺氧而变黄腐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预制格框及绿植进行护坡时工程量较大,且绿植可能因淹没而导致变黄腐烂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筒,相邻固定筒之间设置有防护机构,固定筒内部设置有调整加固机构,调整加固机构前部设置有防护板,相邻防护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网,防护板底端前部设置有绿植保护机构,绿植保护机构前端设置有阻水机构。

4、前述的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中,所述绿植保护机构包括集水箱,集水箱顶端后部分别固定连接在防护板底端,集水箱内底端设置有浮板,浮板顶端固定连接有斜块,斜块后端抵接l形板的前端,l形板后端两侧分别转动连接一根拉杆后端,两根拉杆前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转动架的后端,转动架靠近l形板一侧底部分别铰接在防护板顶面上,转动架前端均抵接在挡板上,挡板底端固定连接防护板顶面;所述转动架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踏板;所述防护板中部两侧均开设有多个凹坑。

5、前述的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中,所述浮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内部均贯穿有限位杆,限位杆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集水箱底部;所述集水箱内侧前端顶部固定连接有梯形挡块。

6、前述的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中,所述l形板分别滑动设置在防护板顶端中部且贯穿挡板设置。

7、前述的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中,所述调整加固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于固定筒下部的多个凸块和固定于固定筒内部底端的弹簧一,弹簧一顶端固定连接滑动筒,滑动筒顶端固定连接限位架,限位架内部转动连接有限位柱,限位柱前端固定连接在防护板后端;所述凸块上下侧靠近滑动筒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块一,凸块上侧远离滑动筒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二。

8、前述的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中,所述滑动筒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块,限位块远离滑动筒一端滑动设置在固定筒内部。

9、前述的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中,所述阻水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集水箱前端的挡水板一,挡水板一前端固定连接有梯形推块一,梯形推块一前端滑动连接有梯形推块二,梯形推块二前端固定连接有挡水板二,挡水板二后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两个限位板分别滑动连接在集水箱的两侧。

10、前述的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中,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相邻固定筒之间的支撑板,支撑板内部贯穿设置有滑动柱,滑动柱内前端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后端均贯穿支撑板且分别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滑动柱内后端和支撑板后端之间设置有套设于滑动柱上的弹簧二。

11、前述的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中,所述活动板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底端转动连接有多个转杆,转杆底部滑动设置在固定板顶端。

12、前述的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中,所述固定筒底部为圆锥形且开设有t形的排水孔。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4、1、本专利技术通过集水箱可在降雨或水位上升时存储水源,进而使得浮板受浮力作用而推动斜块上移,此时l形板可在受力后沿与斜块接触的斜面向上移动,而由于拉杆长度固定不变,故当拉杆受到l形板拉动后可使转动架绕拉杆与l形板连接处发生转动,进而在两侧转动架相互贴合后可对位于凹坑内部的绿植进行保护,避免植物被水流淹没后因缺乏氧气而死亡,进而可防止影响土壤的固定效果,并可降低相应植物更换的成本,此外当浮板未受水流浮力作用时,转动架可分开而位于凹坑外侧,此时工作人员可通过转动架内部的踏板而便于沿防护板走动,进而可对植物及各结构进行检查和维护,以保证防护效果,同时也降低了工作人员出现滑倒的概率,从而达到了保护工作人员的目的。

15、2、本专利技术通过防护板可使限位柱推动限位架下移,进而使得滑动筒下移时可将凸块由固定筒内部推出,且通过滑动筒外壁可阻止凸块受力后返回,以使得凸块与土壤接触后可起到辅助支撑固定筒的效果,进而使得固定筒更加稳定,以防止固定筒倾斜后导致防护结构缺乏支撑而影响使用效果,且由于限位柱可绕限位架内部转动,故在不同施工周期均可通过吊装设备使防护板与边坡分离而对边坡进行相应修整,进而在修整后可通过限位柱的转动而使防护板继续与边坡贴合,避免了重复铺设所需的时间,同时植物也可随防护板同步移动,从而降低了反复搬运植物的工作量,此外利用防护网的柔性可降低防护板所受弯折力,从而在保证防护效果的同时可提高防护板的使用寿命。

16、3、本专利技术通过限位板可对挡水板二进行支撑,以防止挡水板二发生上下运动,进而当水流与挡水板二接触后可使挡水板二受力后移,此时通过梯形推块二可对梯形推块一施加作用力,而由于梯形推块二与梯形推块一为斜面接触,故使得梯形推块一可沿斜面向上运动,进而可带动挡水板一沿集水箱上移,以达到借助水的冲击力使挡水板一上移而对水流再次起到阻碍作用的目的,且可减小边坡所受冲击力,从而达到保护边坡的效果。

17、4、本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板可对滑动柱进行支撑及限制,进而当施工人员与滑动柱后端接触后可使滑动柱前移,而由于连接板长度固定不变,故使得与滑动柱连接的连接板可带动活动板沿支撑板相互靠近,以通过活动板对固定筒之间区域进行遮挡,防止施工人员过于靠近边坡而发生踏空滑倒的情况,进而达到保护施工人员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筒(2),相邻固定筒(2)之间设置有防护机构(8),固定筒(2)内部设置有调整加固机构(3),调整加固机构(3)前部设置有防护板(4),相邻防护板(4)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网(5),防护板(4)底端前部设置有绿植保护机构(6),绿植保护机构(6)前端设置有阻水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绿植保护机构(6)包括集水箱(601),集水箱(601)顶端后部分别固定连接在防护板(4)底端,集水箱(601)内底端设置有浮板(602),浮板(602)顶端固定连接有斜块(603),斜块(603)后端抵接L形板(604)的前端,L形板(604)后端两侧分别转动连接一根拉杆(605)后端,两根拉杆(605)前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转动架(606)的后端,转动架(606)靠近L形板(604)一侧底部分别铰接在防护板(4)顶面上,转动架(606)前端均抵接在挡板(607)上,挡板(607)底端固定连接防护板(4)顶面;所述转动架(606)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踏板(608);所述防护板(4)中部两侧均开设有多个凹坑(60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60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10),连接块(610)内部均贯穿有限位杆(611),限位杆(611)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集水箱(601)底部;所述集水箱(601)内侧前端顶部固定连接有梯形挡块(6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板(604)分别滑动设置在防护板(4)顶端中部且贯穿挡板(607)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加固机构(3)包括滑动设置于固定筒(2)下部的多个凸块(305)和固定于固定筒(2)内部底端的弹簧一(301),弹簧一(301)顶端固定连接滑动筒(302),滑动筒(302)顶端固定连接限位架(303),限位架(303)内部转动连接有限位柱(304),限位柱(304)前端固定连接在防护板(4)后端;所述凸块(305)上下侧靠近滑动筒(302)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块一(306),凸块(305)上侧远离滑动筒(302)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二(3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筒(302)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块(308),限位块(308)远离滑动筒(302)一端滑动设置在固定筒(2)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机构(7)包括滑动连接在集水箱(601)前端的挡水板一(701),挡水板一(701)前端固定连接有梯形推块一(702),梯形推块一(702)前端滑动连接有梯形推块二(703),梯形推块二(703)前端固定连接有挡水板二(704),挡水板二(704)后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板(705),两个限位板(705)分别滑动连接在集水箱(601)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在相邻固定筒(2)之间的支撑板(801),支撑板(801)内部贯穿设置有滑动柱(802),滑动柱(802)内前端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接板(803),连接板(803)后端均贯穿支撑板(801)且分别固定连接有活动板(804);所述滑动柱(802)内后端和支撑板(801)后端之间设置有套设于滑动柱(802)上的弹簧二(80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804)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805),支撑架(805)底端转动连接有多个转杆(806),转杆(806)底部滑动设置在固定板(1)顶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2)底部为圆锥形且开设有T形的排水孔(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筒(2),相邻固定筒(2)之间设置有防护机构(8),固定筒(2)内部设置有调整加固机构(3),调整加固机构(3)前部设置有防护板(4),相邻防护板(4)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网(5),防护板(4)底端前部设置有绿植保护机构(6),绿植保护机构(6)前端设置有阻水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绿植保护机构(6)包括集水箱(601),集水箱(601)顶端后部分别固定连接在防护板(4)底端,集水箱(601)内底端设置有浮板(602),浮板(602)顶端固定连接有斜块(603),斜块(603)后端抵接l形板(604)的前端,l形板(604)后端两侧分别转动连接一根拉杆(605)后端,两根拉杆(605)前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转动架(606)的后端,转动架(606)靠近l形板(604)一侧底部分别铰接在防护板(4)顶面上,转动架(606)前端均抵接在挡板(607)上,挡板(607)底端固定连接防护板(4)顶面;所述转动架(606)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踏板(608);所述防护板(4)中部两侧均开设有多个凹坑(60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60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10),连接块(610)内部均贯穿有限位杆(611),限位杆(611)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集水箱(601)底部;所述集水箱(601)内侧前端顶部固定连接有梯形挡块(6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板(604)分别滑动设置在防护板(4)顶端中部且贯穿挡板(607)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边坡施工用组合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加固机构(3)包括滑动设置于固定筒(2)下部的多个凸块(305)和固定于固定筒(2)内部底端的弹簧一(301),弹簧一(301)顶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恒斌马莉崔鹏飞马军林张耀华刘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