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植草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152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1
本技术提供一种生态植草井盖,涉及井盖领域,包括:安装件;第一井盖主体,所述第一井盖主体设置于所述安装件的顶部;第二井盖主体,所述第二井盖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井盖主体的顶部;第三井盖主体,所述第三井盖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二井盖主体的顶部;第一挂接件,所述第一挂接件固定于所述安装件内壁的顶部;第二挂接件,所述第二挂接件固定于所述第一井盖主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挂接件和第二挂接件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第一挂接件和第二挂接件相适配。本技术提供的生态植草井盖,能够对井盖进行快速方便的安装和拆卸,从而便于对井盖进行更换,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且能够对井盖进行局部更换,更好更长时间的保证了井盖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井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植草井盖


技术介绍

1、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按材质可分为金属井盖、高强度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树脂井盖等。一般采用圆形,可用于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

2、井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但现有的井盖难以进行快速方便的安装和拆卸,从而不便于对井盖进行更换,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且难以对井盖进行局部更换,难以更好更长时间的保证井盖的使用。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生态植草井盖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生态植草井盖,解决了现有的井盖难以进行快速方便的安装和拆卸,从而不便于对井盖进行更换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生态植草井盖,包括:

3、安装件;

4、第一井盖主体,所述第一井盖主体设置于所述安装件的顶部;

5、第二井盖主体,所述第二井盖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井盖主体的顶部;

6、第三井盖主体,所述第三井盖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二井盖主体的顶部;

7、第一挂接件,所述第一挂接件固定于所述安装件内壁的顶部;

8、第二挂接件,所述第二挂接件固定于所述第一井盖主体的底部。

9、优选的,所述第一挂接件和第二挂接件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第一挂接件和第二挂接件相适配。

10、优选的,所述第三井盖主体的顶部分别开设有通孔和植草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p>

11、优选的,所述安装件的顶部为不封闭设置,所述第一井盖主体、第二井盖主体和第三井盖主体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12、优选的,三个所述橡胶垫的底部分别与所述安装件、第一井盖主体和第二井盖主体的顶部相接触。

13、优选的,所述第三井盖主体顶部的两侧均贯穿有螺钉,所述螺钉的底端依次贯穿第二井盖主体和第一井盖主体并延伸至第一井盖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一井盖主体、第二井盖主体和第三井盖主体的内部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螺钉相适配。

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生态植草井盖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技术提供一种生态植草井盖,通过安装件、第一井盖主体、第二井盖主体、第三井盖主体、第一挂接件、第二挂接件、通孔、植草孔、橡胶垫、螺钉和螺纹孔的设置,能够对井盖进行快速方便的安装和拆卸,从而便于对井盖进行更换,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且能够对井盖进行局部更换,更好更长时间的保证了井盖的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植草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植草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接件和第二挂接件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第一挂接件和第二挂接件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植草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井盖主体的顶部分别开设有通孔和植草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植草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的顶部为不封闭设置,所述第一井盖主体、第二井盖主体和第三井盖主体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植草井盖,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橡胶垫的底部分别与所述安装件、第一井盖主体和第二井盖主体的顶部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植草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井盖主体顶部的两侧均贯穿有螺钉,所述螺钉的底端依次贯穿第二井盖主体和第一井盖主体并延伸至第一井盖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一井盖主体、第二井盖主体和第三井盖主体的内部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螺钉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植草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植草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接件和第二挂接件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第一挂接件和第二挂接件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植草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井盖主体的顶部分别开设有通孔和植草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植草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的顶部为不封闭设置,所述第一井盖主体、第二井盖主体和第三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兴兵郑学斌王芬李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双松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