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离焦眼镜片及眼镜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离焦眼镜片及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046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离焦眼镜片及眼镜,包括:基础镜片;以及位于基础镜片至少两个不同截面上,并与基础镜片一体化设置的多个微透镜;其中,截面包括基础镜片的镜片前表面、镜片后表面,以及基础镜片中位于镜片前表面和镜片后表面之间的内部面,镜片前表面为基础镜片远离人眼一侧的面,镜片后表面为基础镜片靠近人眼一侧的表面;其中,位于同一第一光路上的所有微透镜形成第一微透镜集合,第一微透镜集合中所有微透镜的屈光度之和为处方焦度;其中,位于同一第二光路上的所有微透镜形成第二微透镜集合,第二微透镜集合中所有微透镜的屈光度之和为处方焦度与加光度数之和。保障了中心视力的清晰度,提升了用户的佩戴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尤其涉及一种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技术介绍

1、人眼对于人的信息获取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用眼负荷也在不断增加,配戴眼镜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逐年提升。

2、近视眼是全球社会性问题及医学难题,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是近视眼发病核心机制。随着人们对眼用镜片轻量化、功能性、舒适性以及新颖性等要求的提高,传统的眼镜片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眼镜行业的需求,离焦眼镜片已成为对近视进行矫正控制的眼镜片。

3、现有离焦眼镜片中通常使用微透镜来产生周边近视离焦,然而在微透镜靠近镜片中心区域时,微透镜不仅能够产生周边近视离焦,也可能落入到中心视野中,对用户中心视力产生近视离焦的影响,使得中心视力降低,进而影响了用户的眼镜使用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焦眼镜片及眼镜,该离焦眼镜片实现针对特定视角方向的近视离焦的同时,不会对与光轴夹角较小的中心视力产生影响,提升了使用该离焦眼镜片用户的佩戴舒适程度,进一步控制用户眼睛的近视进展。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焦眼镜片,包括:

3、基础镜片;

4、以及位于基础镜片至少两个不同截面上,并与基础镜片一体化设置的多个微透镜;

5、其中,截面包括基础镜片的镜片前表面、镜片后表面,以及基础镜片中位于镜片前表面和镜片后表面之间的内部面,镜片前表面为基础镜片远离人眼一侧的面,镜片后表面为基础镜片靠近人眼一侧的表面;

6、其中,位于同一第一光路上的所有微透镜形成第一微透镜集合,第一微透镜集合中所有微透镜的屈光度之和为处方焦度;

7、其中,位于同一第二光路上的所有微透镜形成第二微透镜集合,第二微透镜集合中所有微透镜的屈光度之和为处方焦度与加光度数之和。

8、可选的,基础镜片的每个截面包括多个屈光单元;每个屈光单元的屈光向量为以自然常数为底数,以屈光单元的屈光度为指数所构成的向量。

9、可选的,位于同一第一光路上的所有屈光单元形成第一屈光单元集合,位于同一第二光路上的所有屈光单元形成第二屈光单元集合;

10、其中,各第一屈光单元集合对应的第一光路屈光度和向量与第一目标聚散度向量之差,以及各第二屈光单元集合对应的第二光路屈光度和向量与第二目标聚散度向量之差同时满足误差最小化条件;

11、其中,第一光路屈光度和向量为对应第一屈光单元集合中所有屈光向量的乘积,第二光路屈光度和向量为对应第二屈光单元集合中所有屈光向量的乘积;

12、其中,第一目标聚散度向量为以自然常数为底数,以处方焦度为指数所构成的向量;第二目标聚散度向量为以自然常数为底数,以处方焦度和加光度数之和为指数所构成的向量。

13、可选的,第一微透镜集合为第一屈光单元集合中所包含微透镜的集合。

14、可选的,第二微透镜集合为第二屈光单元集合中所包含微透镜的集合。

15、可选的,第一光路与光轴的夹角小于预设角度阈值;第二光路与光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

16、可选的,基础镜片的厚度不小于相邻屈光单元间距与最小光路夹角正切值之比;

17、其中,相邻屈光单元间距为微透镜的直径;最小光路夹角为射入同一屈光单元的第一光路与第二光路间夹角的最小值。

18、可选的,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为折叠光路。

19、可选的,微透镜的表面为平面、球面、非球面或自由曲面。

2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眼镜,包括眼镜框架和固定于眼镜框架上的如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离焦眼镜片。

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离焦眼镜片及眼镜,包括:基础镜片;以及位于基础镜片至少两个不同截面上,并与基础镜片一体化设置的多个微透镜;其中,截面包括基础镜片的镜片前表面、镜片后表面,以及基础镜片中位于镜片前表面和镜片后表面之间的内部面,镜片前表面为基础镜片远离人眼一侧的面,镜片后表面为基础镜片靠近人眼一侧的表面;其中,位于同一第一光路上的所有微透镜形成第一微透镜集合,第一微透镜集合中所有微透镜的屈光度之和为处方焦度;其中,位于同一第二光路上的所有微透镜形成第二微透镜集合,第二微透镜集合中所有微透镜的屈光度之和为处方焦度与加光度数之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多个微透镜分布于基础镜片的多个不同截面上,也即在离焦眼镜片中包括多层微透镜。且针对每个微透镜,使其同时满足在与光轴夹角较小的第一光线射入时与同一第一光路上的所有微透镜的屈光度之和等于处方焦度,在与光轴夹角较大的第二光线射入时与同一第二光路上的所有微透镜的屈光度之和等于处方焦度与加光度数之和的条件,也即使得离焦眼镜片中各位置均可达到在与光轴夹角较小的第一光线射入时,仅会进行处方焦度的矫正,而在特定视角的第二光线射入时才会产生近视离焦,对入射光进行处方焦度和加光度数之和的矫正。使得微透镜即使靠近镜片中心区域也不会对中心视力产生近视离焦的影响,保障了中心视力的清晰度,进以提升了使用该离焦眼镜片用户的佩戴舒适程度,进一步控制用户眼睛的近视进展。

22、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镜片的每个截面包括多个屈光单元;每个所述屈光单元的屈光向量为以自然常数为底数,以所述屈光单元的屈光度为指数所构成的向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第一光路上的所有所述屈光单元形成第一屈光单元集合,位于同一第二光路上的所有所述屈光单元形成第二屈光单元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透镜集合为所述第一屈光单元集合中所包含微透镜的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透镜集合为所述第二屈光单元集合中所包含微透镜的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路与光轴的夹角小于预设角度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镜片的厚度不小于相邻屈光单元间距与最小光路夹角正切值之比;

8.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路和所述第二光路为折叠光路。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的表面为平面、球面、非球面或自由曲面。

10.一种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眼镜框架和固定于所述眼镜框架上的,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离焦眼镜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镜片的每个截面包括多个屈光单元;每个所述屈光单元的屈光向量为以自然常数为底数,以所述屈光单元的屈光度为指数所构成的向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第一光路上的所有所述屈光单元形成第一屈光单元集合,位于同一第二光路上的所有所述屈光单元形成第二屈光单元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透镜集合为所述第一屈光单元集合中所包含微透镜的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透镜集合为所述第二屈光单元集合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真王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高视高清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