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光学集成器件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光学集成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936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集成器件,涉及光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盒体,盒体内设置有单纤准直器、第一光调节组件、分光组件、测量组件、第二光调节组件以及多纤准直器,其中,单纤准直器用于光信号输入;第一光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单纤准直器输入的光信号强度;分光组件用于将经过第一光调节组件调整的部分光信号的反射至第二光调节组件,未被反射的光信号进入到测量组件进行光信号强度的测量;第二光调节组件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调整至多纤准直器的不同通道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学集成器件通过光路器件的集成化,有效缩小了模块体积,一方面省去了器件之间熔接和盘纤操作,降低了模块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器件的数量,提高系统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通信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光学集成器件


技术介绍

1、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光波分复用技术(wavelength divisionmultiplexing,简称wdm)作为建设大容量光传输网的最佳手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往传统的信道光功率的探测及光路切换,采用可调光学衰减器(variable opticalattenuator,简称voa)模块和光功率探测器(photodetector,简称pd)模块以及光开关(optical switch,简称osw)模块三个独立的模块实现的。pd带tap分光耦合器的,通过使用一个tap分光耦合器从主信道光中分出部分光送入光功率探测器模块,光功率探测器模块将所分出的部分光转变为光信号,通过控制电路控制调节可变光衰减器模块来达到自动调谐,稳定光功率后,并通过1×2光开关将光信号切换至目标通道。但是,可变光衰减器模块和光功率探测器模块及1×2光开关的分立使得实现这三个功能的模块体积增大,不利于系统的集成,且增加了整体器件的不稳定性。随着光纤网络的快速发展,器件的低成本、小尺寸及高集成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集成器件,通过光路器件的集成化,有效缩小了模块体积,另外由于高集成度,一方面省去了器件之间熔接和盘纤操作,降低了模块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器件的数量,使系统模块的可靠性大幅提升。

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学集成器件,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单纤准直器、第一光调节组件、分光组件、测量组件、第二光调节组件以及多纤准直器,其中,所述单纤准直器用于光信号输入;所述第一光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单纤准直器输入的光信号强度;所述分光组件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一光调节组件调整的部分光信号的反射至所述第二光调节组件,未被反射的光信号进入到所述测量组件进行光信号强度的测量;所述第二光调节组件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调整至所述多纤准直器的不同通道中。

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学集成器件,所述第一光调节组件为可调式光衰减器,所述可调式光衰减器内集成有挡光式微机芯片。

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学集成器件,所述第一光调节组件的接收面与所述单纤准直器输出的光信号之间的夹角为45°。

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学集成器件,所述分光组件靠近所述第一光调节组件背向所述单纤准直器的一侧,所述分光组件与所述单纤准直器输出的光信号之间的夹角为45°。

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学集成器件,所述分光组件包括玻璃片,所述玻璃片朝向所述第一光调节组件的一面镀有tap膜。

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学集成器件,所述tap膜的反射率为95%~99%。

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学集成器件,所述测量组件为光电探测芯片,所述测量组件靠近所述玻璃片,所述第二光调节组件与所述单纤准直器输出的光信号之间的夹角为45°。

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学集成器件,所述第二光调节组件的接收面与所述分光组件反射的光信号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二光调节组件的接收面与所述第一光调节组件的接收面垂直。

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学集成器件,所述第二光调节组件为1×n光开关。

1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学集成器件,所述盒体包括能够相互盖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单纤准直器、所述第一光调节组件、所述分光组件、所述测量组件、所述第二光调节组件以及所述多纤准直器均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蝶形封装工艺进行封盖密封。

1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将能够实现光功率的调整的第一光调节组件、能够实现光功率探测的测量组件以及能够实现多通道切换的第二调光组件创新式的集合在同一个盒体中,通过合理的布置以及光路设计,有效缩小了模块体积,另外由于高集成度,一方面省去了器件之间熔接和盘纤操作,降低了模块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器件的数量,使系统模块的可靠性大幅提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集成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单纤准直器(210)、第一光调节组件(310)、分光组件、测量组件(330)、第二光调节组件(350)以及多纤准直器(220),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集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调节组件(310)为可调式光衰减器,所述可调式光衰减器内集成有挡光式微机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集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调节组件(310)的接收面与所述单纤准直器(210)输出的光信号之间的夹角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集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组件靠近所述第一光调节组件(310)背向所述单纤准直器(210)的一侧,所述分光组件与所述单纤准直器(210)输出的光信号之间的夹角为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集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组件包括玻璃片(320),所述玻璃片(320)朝向所述第一光调节组件(310)的一面镀有Tap膜(3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集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Tap膜(340)的反射率为95%~9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集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330)为光电探测芯片,所述测量组件(330)靠近所述玻璃片(320),所述第二光调节组件(350)与所述单纤准直器(210)输出的光信号之间的夹角为45°。

8.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所述的光学集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调节组件(350)的接收面与所述分光组件反射的光信号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二光调节组件(350)的接收面与所述第一光调节组件(310)的接收面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集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调节组件(350)为1×N光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集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能够相互盖合的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所述单纤准直器(210)、所述第一光调节组件(310)、所述分光组件、所述测量组件(330)、所述第二光调节组件(350)以及所述多纤准直器(220)均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101)的内腔,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01)和所述第二壳体(102)通过蝶形封装工艺进行封盖密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集成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单纤准直器(210)、第一光调节组件(310)、分光组件、测量组件(330)、第二光调节组件(350)以及多纤准直器(220),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集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调节组件(310)为可调式光衰减器,所述可调式光衰减器内集成有挡光式微机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集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调节组件(310)的接收面与所述单纤准直器(210)输出的光信号之间的夹角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集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组件靠近所述第一光调节组件(310)背向所述单纤准直器(210)的一侧,所述分光组件与所述单纤准直器(210)输出的光信号之间的夹角为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集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组件包括玻璃片(320),所述玻璃片(320)朝向所述第一光调节组件(310)的一面镀有tap膜(3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集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tap膜(340)的反射率为9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雄鹰严安全杜永建智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奥鑫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