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明挖浅埋隧道U形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969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明挖浅埋隧道U形槽结构,应用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包括第一预制构件;本技术通过采用肋板式结构形式,大幅减轻结构自重、减少混凝土用量、增大纵向节段划分长度、减少节段数量,便于运输、吊装、节省造价,结构受力较小部位采用肋板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解决装配式隧道轻量化设计的同时,满足结构受力要求,进一步降低结构造价,本技术通过将U形槽安装好后,将支撑杆安装在固定机构内部,转动转动头,转动头转动带动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转动带动滑块移动,滑块移动带动支撑杆移动,支撑杆移动对U形槽内壁进行支撑加固的方式,能够达到稳定性好的目的,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明挖浅埋隧道u形槽结构。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建筑建造速度快、绿色环保、节能高效,广泛应用于建筑各领域,但在明挖浅埋市政隧道领域的应用相对滞后。

2、目前,公告号为cn203229844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u形槽结构稳定性加固构造,以有效地增强u形槽结构的稳定性,并拓展u形槽结构的适用范围。u形槽结构由左侧壁(11)、槽底(10)和右侧壁(12)构成,其特征是:所述u形槽结构的上端沿结构延伸方向间隔架设横向冠梁(20),各横向冠梁(20)的两端分别与左侧壁(11)、槽底(10)的上端固结。

3、现有的u型槽结构,使用成本高,一般装配式明挖浅埋市政隧道项目均采用平板式框架结构,节段自重大、不便于运输吊装,未能实现装配式建筑轻量化、标准化目标,且预制拼装精度要求过高,基坑内撑冲突严重,现场拼接困难,缩短工期优势不明显,成本居高不下,稳定性较低,一般u形槽结构都是呈u形的,这种结构在使用时,由于水土压力较大,容易使u形结构向内产生形变,结构失稳,甚至造成隧道坍塌,安全性低,为了解决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一种装配式明挖浅埋隧道u形槽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明挖浅埋隧道u形槽结构,其优点是使用成本低和稳定性好。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明挖浅埋隧道u形槽结构,包括第一预制构件,所述第一预制构件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表面一体成型有第一肋板,所述第一预制构件的底部拼接有第二预制构件,所述第二预制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一体成型有第二侧板,所述底板与第二侧板之间一体成型有第二肋板,所述第一预制构件与第二预制构件的连接处通过内凹结构形成有水平拼接缝,所述第二肋板的顶部栓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滑块的表面和第一肋板的表面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之间设置有支撑杆。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肋板式结构形式,大幅减轻结构自重、减少混凝土用量、增大纵向节段划分长度、减少节段数量,便于运输、吊装、节省造价,结构受力较小部位采用肋板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解决装配式隧道轻量化设计的同时,满足结构受力要求,进一步降低结构造价,通过将u形槽安装好后,将支撑杆安装在固定机构内部,转动转动头,转动头转动带动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转动带动滑块移动,滑块移动带动支撑杆移动,支撑杆移动对u形槽内壁进行支撑加固的方式,能够达到稳定性好的目的,提高了安全性。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第二螺杆,且第二螺杆的表面与支撑杆贯穿设置,所述第二螺杆的表面设置有螺母。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机构,便于安装拆卸支撑杆。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栓接有转动头。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转动头,便于转动螺杆,方便使用。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壁均设置有管道。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管道,便于安装预应力筋。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侧板的内壁设置有自锚式锚具。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自锚式锚具,便于安装预应力筋和张拉。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预制构件与第二预制构件拼装完成后于现场张拉预应力钢束。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预制构件与第二预制构件拼装完成后于现场张拉预应力钢束,提高结构强度,方便施工。

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预制构件采用t形肋板式截面,且肋部朝内。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预制构件采用t形肋板式截面,且肋部朝内,提高结构强度。

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拼接缝采用预留核心混凝土的湿接缝拼接。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所述水平拼接缝采用预留核心混凝土的湿接缝拼接,方便施工,提高接缝的强度。

1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技术通过采用肋板式结构形式,大幅减轻结构自重、减少混凝土用量、增大纵向节段划分长度、减少节段数量,便于运输、吊装、节省造价,结构受力较小部位采用肋板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解决装配式隧道轻量化设计的同时,满足结构受力要求,进一步降低结构造价;

20、2.本技术通过将u形槽安装好后,将支撑杆安装在固定机构内部,转动转动头,转动头转动带动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转动带动滑块移动,滑块移动带动支撑杆移动,支撑杆移动对u形槽内壁进行支撑加固的方式,能够达到稳定性好的目的,提高了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明挖浅埋隧道U形槽结构,包括第一预制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构件(1)包括第一侧板(2),所述第一侧板(2)的表面一体成型有第一肋板(3),所述第一预制构件(1)的底部拼接有第二预制构件(4),所述第二预制构件(4)包括底板(5),所述底板(5)的顶部一体成型有第二侧板(6),所述底板(5)与第二侧板(6)之间一体成型有第二肋板(7),所述第一预制构件(1)与第二预制构件(4)的连接处通过内凹结构形成有水平拼接缝(8),所述第二肋板(7)的顶部栓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表面开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1),且滑块(11)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12),所述滑块(11)的表面和第一肋板(3)的表面均设置有固定机构(13),所述固定机构(13)之间设置有支撑杆(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明挖浅埋隧道U形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3)包括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第二螺杆(16),且第二螺杆(16)的表面与支撑杆(14)贯穿设置,所述第二螺杆(16)的表面设置有螺母(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明挖浅埋隧道U形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12)的一端栓接有转动头(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明挖浅埋隧道U形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6)的内壁均设置有管道(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明挖浅埋隧道U形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6)的内壁设置有自锚式锚具(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明挖浅埋隧道U形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构件(1)与第二预制构件(4)拼装完成后于现场张拉预应力钢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明挖浅埋隧道U形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制构件(4)采用T形肋板式截面,且肋部朝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明挖浅埋隧道U形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拼接缝(8)采用预留核心混凝土的湿接缝拼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明挖浅埋隧道u形槽结构,包括第一预制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构件(1)包括第一侧板(2),所述第一侧板(2)的表面一体成型有第一肋板(3),所述第一预制构件(1)的底部拼接有第二预制构件(4),所述第二预制构件(4)包括底板(5),所述底板(5)的顶部一体成型有第二侧板(6),所述底板(5)与第二侧板(6)之间一体成型有第二肋板(7),所述第一预制构件(1)与第二预制构件(4)的连接处通过内凹结构形成有水平拼接缝(8),所述第二肋板(7)的顶部栓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表面开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1),且滑块(11)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12),所述滑块(11)的表面和第一肋板(3)的表面均设置有固定机构(13),所述固定机构(13)之间设置有支撑杆(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明挖浅埋隧道u形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3)包括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第二螺杆(16),且第二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常俊胡文周朋刘国强詹素虹郭太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