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预紧的防松螺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666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8
一种自预紧的防松螺母,包括防松螺母本体,所述防松螺母本体由螺母套和弹簧底座组成,在螺母套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贯穿螺母套的螺纹通孔,在所述弹簧底座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与螺纹通孔相对应的贯穿螺纹孔,螺母套插入弹簧底座内,螺杆依次贯穿螺母套的螺纹通孔和弹簧底座的贯穿螺纹孔后,完成螺母与螺杆的安装固定。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防松可靠、适用范围广、安装拆卸简单等诸多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预紧的防松螺母,属于螺母。


技术介绍

1、螺母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在频繁震动的环境中会发生松动,而造成一些机械事故,常用的防松措施有:止动垫片、开口销、预紧力防松,串联钢丝防松等。止动垫片拆卸非常艰难,往往是只能使用一次。开口销需要特定的螺杆与之配合才能使用。预紧力防松在没有止动件的情况下不能产生预紧力无法使用,螺母发生松动退到止动位置时防松止动件才起作用。串联钢丝防松,串联过程耗时费力,拆卸较为麻烦,使得现有的螺母与螺杆或螺栓之间的连接,时间长久以后会出现松动的情况,导致整体的功能失效,严重时还会导致安全隐患。

2、为此,设计一种自预紧的防松螺母,从而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而设计的一种结构简单,防松可靠、适用范围广、安装拆卸简单的自预紧防松螺母。

2、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自预紧的防松螺母,包括防松螺母本体,所述防松螺母本体由螺母套和弹簧底座组成,在螺母套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贯穿螺母套的螺纹通孔,在所述弹簧底座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与螺纹通孔相对应的贯穿螺纹孔,螺母套插入弹簧底座内,将弹簧底座和螺母套依次拧入螺杆后,并通过设置在弹簧底座上的防松装置,完成防松螺母与螺杆的安装固定和紧固。

3、作为优选:所述螺母套的螺纹通孔由从上至下的螺纹段和锥形孔组成,所述螺纹段上设置有螺纹,该螺纹与弹簧底座的贯穿螺纹孔相匹配,用于方便螺母与螺杆进行安装,所述锥形孔由上至下逐级递增,方便螺母套,弹簧底座与螺杆进行组合。

4、作为优选:所述防松装置由设置在弹簧底座上的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组成,弹簧底座由从上至下的锥形凸台和支撑底台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弹簧槽为多条设置在锥形凸台的外侧壁上,第一弹簧槽沿锥形凸台外侧壁轴向等距间隔分布,该第一弹簧槽的底部与锥形凸台底边之间留有间距,其第一弹簧槽的顶部与锥形凸台顶边齐平,设置有第一敞口;所述第二弹簧槽沿锥形凸台外侧壁轴向等距间隔分布,且与第一弹簧槽之间交叉设置,该第二弹簧槽的顶部与锥形凸台顶边之间留有间距,其第二弹簧槽的底部与支撑底台的底边齐平,设置有第二敞口,锥形凸台和锥形孔配合时,产生轴向力使弹簧底座的弹簧槽变小,弹簧底座整体收缩,螺纹也随着收缩变小,同时也产生轴向力作用于弹簧底座和螺母套使两者与螺杆的螺纹接触面增大,挤压产生预紧力,起到防松的作用。

5、作为优选:所述锥形凸台与锥形孔的锥度一致,锥形凸台与锥形孔之间设置有预留空间。

6、作为优选:所述螺母套为多边套筒状结构,用于方便进行旋转和安装,所述支撑底台为多边形结构,用于弹簧底座摆放稳固。

7、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如下:

8、由于使用本技术时,先将弹簧底座拧入螺杆,再将螺母套拧入,锥形凸台和锥形孔配合时,产生轴向力使弹簧底座的弹簧槽变小,弹簧底座整体收缩,螺纹也随着收缩变小,同时也产生轴向力作用于弹簧底座和螺母套使两者与螺杆的螺纹接触面增大,挤压产生预紧力,起到防松作用,相比于现有的螺母,与螺杆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预紧的防松螺母,包括防松螺母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螺母本体由螺母套(1)和弹簧底座(2)组成,在螺母套(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贯穿螺母套(1)的螺纹通孔,在所述弹簧底座(2)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与螺纹通孔相对应的贯穿螺纹孔(10),螺母套(1)插入弹簧底座(2)内,将弹簧底座(2)和螺母套(1)依次拧入螺杆(8)后,并通过设置在弹簧底座(2)上的防松装置,完成防松螺母与螺杆的安装固定和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预紧的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套(1)的螺纹通孔由从上至下的螺纹段和锥形孔(3)组成,所述螺纹段上设置有螺纹(9),该螺纹(9)与弹簧底座(2)的贯穿螺纹孔(10)相匹配,用于方便螺母与螺杆进行安装,所述锥形孔(3)由上至下逐级递增,方便螺母套(1),弹簧底座(2)与螺杆进行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预紧的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装置由设置在弹簧底座(2)上的第一弹簧槽(5)和第二弹簧槽(6)组成,弹簧底座(2)由从上至下的锥形凸台(4)和支撑底台(7)组成,第一弹簧槽(5)为多条设置在锥形凸台(4)的外侧壁上,第一弹簧槽(5)沿锥形凸台(4)外侧壁轴向等距间隔分布,该第一弹簧槽(5)的底部与锥形凸台(4)底边之间留有间距,其第一弹簧槽(5)的顶部与锥形凸台(4)顶边齐平,设置有第一敞口(11);所述第二弹簧槽(6)沿锥形凸台(4)外侧壁轴向等距间隔分布,且与第一弹簧槽(5)之间交叉设置,该第二弹簧槽(6)的顶部与锥形凸台(4)顶边之间留有间距,其第二弹簧槽(6)的底部与支撑底台(7)的底边齐平,设置有第二敞口(12),锥形凸台(4)和锥形孔(3)配合时,产生轴向力使弹簧底座的弹簧槽变小,弹簧底座整体收缩,螺纹也随着收缩变小,同时也产生轴向力作用于弹簧底座和螺母套使两者与螺杆的螺纹接触面增大,挤压产生预紧力,起到防松的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预紧的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凸台(4)与锥形孔(3)的锥度一致,锥形凸台(4)与锥形孔(3)之间设置有预留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预紧的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套(1)为多边套筒状结构,用于方便进行旋转和安装,所述支撑底台(7)为多边形结构,用于弹簧底座(2)摆放稳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预紧的防松螺母,包括防松螺母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螺母本体由螺母套(1)和弹簧底座(2)组成,在螺母套(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贯穿螺母套(1)的螺纹通孔,在所述弹簧底座(2)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与螺纹通孔相对应的贯穿螺纹孔(10),螺母套(1)插入弹簧底座(2)内,将弹簧底座(2)和螺母套(1)依次拧入螺杆(8)后,并通过设置在弹簧底座(2)上的防松装置,完成防松螺母与螺杆的安装固定和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预紧的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套(1)的螺纹通孔由从上至下的螺纹段和锥形孔(3)组成,所述螺纹段上设置有螺纹(9),该螺纹(9)与弹簧底座(2)的贯穿螺纹孔(10)相匹配,用于方便螺母与螺杆进行安装,所述锥形孔(3)由上至下逐级递增,方便螺母套(1),弹簧底座(2)与螺杆进行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预紧的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装置由设置在弹簧底座(2)上的第一弹簧槽(5)和第二弹簧槽(6)组成,弹簧底座(2)由从上至下的锥形凸台(4)和支撑底台(7)组成,第一弹簧槽(5)为多条设置在锥形凸台(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双龙陈乐生罗琼澍祝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杭氧透平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