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DLC加热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642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PDLC加热膜,包括调光膜组件、透明加热膜组件和画作层组件,所述调光膜组件、透明加热膜组件以及画作层组件彼此层叠设置在一起,三个组件次序任意排列,且各有独立性,也可协同起作用;所述调光膜组件包括PET膜层、ITO膜层以及LC膜层,所述ITO膜层对称设置在LC膜层的上下两侧,且在ITO膜层与LC膜层之间还设置有配向膜,且通过配向膜分别与ITO膜层和LC膜层进行连接,所述配向膜对称设置在LC膜层的上下两侧,且通过配向膜使ITO膜层和LC膜层进行连接,所述PET膜层连接在ITO膜层的外侧。本技术在调光的同时,可以依据远红外技术进行加热调温,还可供人欣赏画作,扩展了使用功能性,且美观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调光膜,尤其涉及一种pdlc加热膜。


技术介绍

1、pdlc智能调光膜是一种液晶(lc)电控调光膜。它可通过电压的调节来实现透明和不透明之间的转换,正向pdlc智能调光膜,通电状态为透明,断电状态为磨砂。反向pdlc智能调光膜,断电状态为透明,通电状态为磨砂。可用于夹层成品调光玻璃或用于制作投影用背贴液晶膜。借助调光液晶膜的电场原理,在保持空间的通透性的同时,又可以方便地保护隐私。

2、近几年,透明的电加热薄膜因其广泛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加热传感器、车窗镜子以及显示器件的除霜除雾、人体治疗的热疗垫和热致变色的显示器件等。传统的导电材料氧化铟锡(ito)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加热膜,但因其原料稀缺、制备过程复杂、昂贵、脆性大等缺点限制了它在下一代智能柔性电子设备中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很多ito的替代材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金属栅格、金属纳米线等。

3、而现有的调光膜在进行使用时,一般只在透光与磨砂两种情形下进行使用,而调光膜既不具有加热的功能,同时其美观性一般,而且由于调光膜的透通性较好,也给人带来玻璃不存在的误判,可能让人误撞到玻璃上而受伤,造成了现有的调光膜使用范围窄,局限性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pdlc加热膜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3、本技术的提供了一种pdlc加热膜,包括调光膜组件、透明加热膜组件和画作层组件,所述调光膜组件、透明加热膜组件以及画作层组件彼此层叠设置在一起,三个组件次序任意排列,且各有独立性,也可协同起作用;

4、所述调光膜组件包括pet膜层、ito膜层以及lc膜层,所述pet为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所述ito膜层对称设置在lc膜层的上下两侧,且在ito膜层与lc膜层之间还设置有配向膜,所述lc膜层作为调光膜组件的核心层,所述配向膜对称设置在lc膜层的上下两侧,且通过配向膜使ito膜层和lc膜层进行连接,所述pet膜层连接在ito膜层的外侧;

5、所述透明加热膜组件通过远红外技术来实现加热调温的目的;

6、所述画作层组件用于提高产品的美观性、知识性和宣传性,并在视觉上起到提醒防撞的目的,同时也可任意更换。

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透明加热膜组件包括透明石墨烯导电加热膜以及柔性铜片,所述透明石墨烯导电加热膜为透明加热膜组件的主体,而柔性铜片为铜质的薄形片条,所述透明石墨烯导电加热膜的左右两边连接有柔性铜片,所述柔性铜片通过导线与开关连接,所述开关包括智能开关和遥控器,且智能开关通过无线电波与遥控器相连接。

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et膜层包括第一pet膜层和第二pet膜层,所述ito膜层包括第一ito膜层和第二ito膜层,所述第一ito膜层和第二ito膜层分别连接在lc膜层的上侧和下侧,所述第一pet膜层连接在第一ito膜层的上侧,所述第二pet膜层连接在第二ito膜层的下侧。

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et膜层还包括第三pet膜层,且第三pet膜层连接在透明加热膜组件与画作层组件之间。

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光膜组件为正向调光膜组件,且正向调光膜组件中的ito膜层通过导线与固定开关连接。

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光膜组件为反向调光膜组件,且反向调光膜组件中的ito膜层通过导线与固定开关连接。

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画作层组件为镂空、透明以及不透明膜中的任意一种,且画作层组件表面涂覆有荧光层。

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光膜组件与画作层组件之间层叠连接有防紫外线的uv膜和防红外线的隔热膜。

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光膜组件通过导线还与语音播报设备进行电连接。

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pdlc加热膜,有益效果在于:

16、通过调光膜、透明加热膜以及画作三者组合在一起,实现了在调光的同时,可以对室内进行远红外加热调温,还可供人欣赏画作,扩展了使用功能性,且美观性高;

17、通过调光膜以及透明石墨烯导电加热膜的自身柔软性,实现了调光、加热以及缓冲防撞的目的,画作则实现了防止误撞玻璃,进而对人体造成误伤的目的;通过不同个性化的画作,不仅增加美感,也可欣赏个性化的画作,同时也可在视觉上起到提醒大家,避免其误撞玻璃,提高了安全性;

18、调光膜表面的透明石墨烯导电加热膜的发热,可以对室内进行远红外智能调温,实现冬天除霜、夏天除雾的目的,同时透明石墨烯导电加热膜所产生的远红外射线,也具有极佳的理疗功能,而且其节能性高,起到一举多得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DLC加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光膜组件、透明加热膜组件(6)和画作层组件(8),所述调光膜组件、透明加热膜组件(6)以及画作层组件(8)彼此层叠设置在一起,三个组件次序任意排列,且各有独立性,也可协同起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DLC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加热膜组件(6)包括透明石墨烯导电加热膜(61)以及用于导电的柔性铜片(62),所述透明石墨烯导电加热膜(61)的左右两边连接有柔性铜片(62),所述柔性铜片(62)通过导线与开关连接,所述开关包括智能开关和遥控器,且智能开关通过无线电波与遥控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DLC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T膜层包括第一PET膜层(1)和第二PET膜层(5),所述ITO膜层包括第一ITO膜层(2)和第二ITO膜层(4),所述第一ITO膜层和第二ITO膜层(4)分别连接在LC膜层(3)的上侧和下侧,所述第一PET膜层(1)连接在第一ITO膜层(2)的上侧,所述第二PET膜层(5)连接在第二ITO膜层(4)的下侧,且在第二PET膜层(5)的下侧连接有透明加热膜组件(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DLC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T膜层还包括第三PET膜层(7),且第三PET膜层(7)连接在透明加热膜组件(6)与画作层组件(8)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DLC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膜组件为正向调光膜组件,具有断电时磨砂,透光1%但不透明;通电时透明,透光率在80%,且正向调光膜组件中的ITO膜层通过导线与固定开关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DLC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膜组件为反向调光膜组件,具有断电时透明,透光率在80%;通电时磨砂,透光1%但不透明,且反向调光膜组件中的ITO膜层通过导线与固定开关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DLC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画作层组件(8)为镂空、透明以及不透明膜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DLC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膜组件与画作层组件(8)之间层叠连接有防紫外线的UV膜(9)和防红外线的隔热膜(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dlc加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光膜组件、透明加热膜组件(6)和画作层组件(8),所述调光膜组件、透明加热膜组件(6)以及画作层组件(8)彼此层叠设置在一起,三个组件次序任意排列,且各有独立性,也可协同起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dlc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加热膜组件(6)包括透明石墨烯导电加热膜(61)以及用于导电的柔性铜片(62),所述透明石墨烯导电加热膜(61)的左右两边连接有柔性铜片(62),所述柔性铜片(62)通过导线与开关连接,所述开关包括智能开关和遥控器,且智能开关通过无线电波与遥控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dlc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t膜层包括第一pet膜层(1)和第二pet膜层(5),所述ito膜层包括第一ito膜层(2)和第二ito膜层(4),所述第一ito膜层和第二ito膜层(4)分别连接在lc膜层(3)的上侧和下侧,所述第一pet膜层(1)连接在第一ito膜层(2)的上侧,所述第二pet膜层(5)连接在第二ito膜层(4)的下侧,且在第二pet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汪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菲尔慕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