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平台协同发播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平台协同发播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1568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平台协同发播系统及方法,平台协同发播系统包括:地基站和用户端;地基站包括:用于承载接收设备和播发设备的浮空平台,用户端包括:用于接收播发设备信号的接受设备、与接受设备连接的电脑;接收设备安装于浮空平台,接收设备和接受设备采用脉冲形式的信号体制设计,信号持续时间占空比可调整,脉冲生成图案伪随机的形式生成。方法包括:BCC信号体制时隙猝发与多载波机制;融合各子载波/时帧能量与信息的自相关函数曲线拟合模块,长时滤波子模块的信号同步与定位解算模块匹配。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一体化导航增强系统运行原理,采用脉冲形式的信号体制设计,信号持续时间占空比可调整,脉冲生成图案伪随机的形式生成,实现平台协同发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卫星导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台协同发播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一体化导航增强系统通过部署少量系留气球、无人机等浮空器平台,建立/维持所覆盖区域内的时空基准,并基于空基平台发播导航增强信号/信息,为北斗拒止区域内用户提供导航定位增强服务。信号体制设计是一体化导航增强系统技术体制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不但直接影响系统整体建设,诸如:系统建设复杂度、系统建设成本、系统配套基础设施、接收机设计等,更进一步影响到一体化系统的精度和性能,诸如:pnt精度、抗干扰性、抗多径性、兼容性、互操作性、保密性等。因此,信号体制一旦确定,一体化导航增强系统先天性能遂确定,对应性能和精度极限必将受制于信号本身。

2、因此,从一体化导航增强系统的功能定位与平台/频谱资源出发,设计能够寄生于通信频段的新型导航增强信号体制(burst&compound carrier,bcc),以期能够较好地兼顾导航测距能力与信息增强服务。一体化导航增强系统存在引入伪卫星系统的远近效应问题,如何克服远近效应以保证整个系统性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专利技术实施例内容

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台协同发播系统及方法,基于一体化导航增强系统运行原理,采用脉冲形式的信号体制设计,信号持续时间占空比可调整,脉冲生成图案伪随机的形式生成,实现了一体化导航增强系统的平台协同发播。

5、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台协同发播系统,包括:地基站和用户端;所述地基站包括:用于承载接收设备和播发设备的浮空平台,所述用户端包括:用于接收所述播发设备信号的接受设备、与所述接受设备连接的电脑;

7、所述接收设备安装于所述浮空平台,所述接收设备和所述接受设备采用脉冲形式的信号体制设计,信号持续时间占空比可调整,脉冲生成图案伪随机的形式生成。

8、基于一方面,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持续时间占空比可调整,包括:

9、在bcc信号持续周期内,信号存在,是一个由n个载波组成的复合载波信号;在信号非持续周期内,信号不存在,而其它信号源发射的bcc信号可能存在。

10、基于一方面,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设备通过在不同的时隙接收来自不同通道的bcc信号,以对抗远近效应;

11、分析伪卫星信号因其他伪卫星信号造成的衰弱,其他伪卫星信号是对该伪卫星的干扰信号,用平均信噪比来表征伪卫星信号的质量;

12、伪卫星信号的平均信噪比为:

13、

14、公式(1)中,表示饱和值,npl表示伪卫星个数,d表示占空比,p表示其他伪卫星信号的干扰功率,i表示热噪声。

15、基于一方面,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设备和所述接受设备在卫星导航部分拒止情况下,基于浮空器平台发播导航增强信号,提高导航接力式信号增强服务;

16、所述接收设备和所述接受设备在卫星导航完全拒止情况下,基于地面基准站为空基平台提供时空基准信号,并基于空基发播平台进行信息与信号双层次增强服务。

17、基于一方面,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体制设计基于各平台服务特性,在信号体制层面进行发播资源的有效配置。

18、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台协同发播方法,基于上述的一种平台协同发播系统,平台协同发播方法包括:

19、bcc信号体制时隙猝发与多载波机制,使得针对单一机制的导航同步;

20、融合各子载波/时帧能量与信息的自相关函数曲线拟合模块,长时滤波子模块的信号同步与定位解算模块匹配。

21、基于另一方面,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bcc信号体制时隙猝发与多载波机制,包括:

22、子载波信道采用pmf-fft算法,基于高效分段匹配滤波器结合fft频域搜索,进行载波剥离与伪码剥离,检测/框定信号完整时帧,并大致估计信号粗略的伪码相位与多普勒频移。

23、基于另一方面,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bcc信号体制时隙猝发与多载波机制,还包括:

24、在粗捕获取粗略伪码相位的基础上,采用二维细化算法进行bcc信号体制的精细同步。

25、基于另一方面,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维细化算法包括:

26、步骤1、对接收到的信号采用匹配滤波加fft的算法进行相干积分,将最大值与门限进行比较,大于门限则记录下最大值所在位置的码相位和多普勒频率,以此作为粗捕的结果,否则重复步骤1;

27、步骤2、在粗捕的基础上,以粗捕得到的多普勒频移为中心,多普勒频率细化搜索的长度为粗捕的一个步进值,细化频率步进更小。以粗捕得到的码相位为中心,码细化的相位搜索范围为粗捕的fft步进值,细化码相位为更细的步进值,进行串行搜索。

28、步骤3、在不同的多普勒频偏,不同的伪码相位下,进行相干积分,找到最大点,并与门限进行比较,大于门限,则输出该点所在位置的多普勒频偏和伪码相位,否则回到步骤1。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30、本专利技术基于一体化导航增强系统运行原理,采用脉冲形式的信号体制设计,信号持续时间占空比可调整,脉冲生成图案伪随机的形式生成,实现了一体化导航增强系统的平台协同发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台协同发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站和用户端;所述地基站包括:用于承载接收设备和播发设备的浮空平台,所述用户端包括:用于接收所述播发设备信号的接受设备、与所述接受设备连接的电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台协同发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持续时间占空比可调整,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台协同发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通过在不同的时隙接收来自不同通道的BCC信号,以对抗远近效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台协同发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和所述接受设备在卫星导航部分拒止情况下,基于浮空器平台发播导航增强信号,提高导航接力式信号增强服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平台协同发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体制设计基于各平台服务特性,在信号体制层面进行发播资源的有效配置。

6.一种平台协同发播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平台协同发播系统,其特征在于,平台协同发播方法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平台协同发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CC信号体制时隙猝发与多载波机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平台协同发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CC信号体制时隙猝发与多载波机制,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平台协同发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细化算法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台协同发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站和用户端;所述地基站包括:用于承载接收设备和播发设备的浮空平台,所述用户端包括:用于接收所述播发设备信号的接受设备、与所述接受设备连接的电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台协同发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持续时间占空比可调整,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台协同发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通过在不同的时隙接收来自不同通道的bcc信号,以对抗远近效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台协同发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和所述接受设备在卫星导航部分拒止情况下,基于浮空器平台发播导航增强信号,提高导航接力式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锋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北斗伟丰导航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