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井施工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1329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6
本技术涉及沉井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沉井施工防护装置,包括上下同轴设置的上围护环及下围护环,所述述上围护环及下围护环之间设有支撑竖板,所述上围护环及下围护环外侧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上围护环及下围护环外侧且与沉井井壁抵接的防护板,所述上围护环及下围护环外侧水平设有与所述防护板连接的、长短可调的支撑组件。本技术中的沉井施工防护装置,在防护板与上围护环或下围护环之间设置长短可调的支撑组件,从而能够调节防护板与上围护环或下围护环之间的距离,在加上多个防护板分开设置,使得本实施例中的沉井施工防护装置能够适应不同平面形状及大小的沉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沉井施工,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沉井施工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沉井是以井内挖土、依靠自身重力克服井壁摩阻力后下沉到设计标高,然后经过混凝土封底并填塞孔,使其成为桥墩或其他结构物的基础。沉井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沉井塌损,往往会设置防护装置。

2、授权公告号为cn21566962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复杂条件下的沉井施工用防护装置,将对应尺寸的第一围护件和第二围护件放入沉井中,利用多根支撑杆可将其固定支撑,此时第一围护件和第二围护件外侧可围绕防护板材,达到防护的目的,支撑杆与第一围护件和第二围护件的螺纹连接,可便于拆分与组装,螺纹柱和第一围护件底端面螺纹孔的配合,可方便与多个该装置之间的竖直拼接,以应对不同深度的沉井,通过转动每组紧固组件中的驱动套块,在滑腔与限位滑块的滑动限位下,能够驱使调节螺杆推动中心块四周的抵接块抵接在第二围护件内壁上,实现对第二围护件的支撑固定,提高该装置的稳固性。该复杂条件下的沉井施工用防护装置,结构简单合理,稳固性强,且易于组装。但是其加固机构成十字形结构对围护环起到加强结构的作用,但也对围护环的内部空间形成封锁,导致机械无法伸入进行施工操作。

3、授权公告号为cn21903327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沉井施工用防护装置,其加固架呈三角形结构,其表面与围护环一的内壁紧密贴合,可对围护环一起到支撑加固作用,从而很好的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加固架内部中空也便于施工操作。

4、但是现实施工过程中,沉井构造平面形状不仅仅有圆形,还有矩形、圆端形等,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沉井施工用防护装置仅适用于平面形状为圆形的沉井,且尺寸固定需要根据特定需求进行定制,不便于周转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沉井施工用防护装置仅适用于平面形状为圆形的沉井,且尺寸固定需要根据特定需求进行定制,不便于周转使用的问题,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沉井施工防护装置。

2、一种沉井施工防护装置,包括上下同轴设置的上围护环及下围护环,所述述上围护环及下围护环之间设有支撑竖板,所述上围护环及下围护环外侧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上围护环及下围护环外侧且与沉井井壁抵接的防护板,所述上围护环及下围护环外侧水平设有与所述防护板连接的、长短可调的支撑组件。

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螺纹套筒以及插设于所述第一螺纹套筒两端且与所述第一螺纹套筒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杆,两所述第一螺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防护板及所述上围护环或下围护环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包括固定板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两侧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通过合页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螺杆固定连接,靠近所述固定板的第一螺杆两侧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靠近所述固定板的第一螺杆以及活动板铰接。

5、进一步的,所述上围护环及下围护环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槽中设置有与所述防护机构对应的滑块,且所述上围护环及下围护环外侧开设有与所述环形滑槽贯通的滑孔,所述支撑组件靠近所述上围护环或下围护环的一端贯穿所述滑孔与所述滑块可拆卸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靠近所述上围护环或下围护环的一端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与滑块螺纹连接,所述环形滑槽开口端竖直设有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

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竖板的上下两端插设于所述上围护环及下围护环的环形滑槽中,所述支撑竖板通过第二螺栓与所述上围护环及下围护环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上围护环上端面阵列分布有多个螺纹柱,所述下围护环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柱适配的通孔。

9、进一步的,所述上围护环及下围护环外侧的固定板分体设置,所述上围护环及下围护环外侧的活动板分体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上围护环及下围护环外侧的固定板一体设置,所述上围护环及下围护环外侧的活动板一体设置。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本技术中的沉井施工防护装置,在上围护环及下围护环外侧均设置多个防护板,防护板与沉井内壁抵接,对沉井内壁进行有效支撑,防止沉井发生塌损,而在防护板与上围护环或下围护环之间设置长短可调的支撑组件,从而能够调节防护板与上围护环或下围护环之间的距离,在加上多个防护板分开设置,使得本实施例中的沉井施工防护装置能够适应不同平面形状及大小的沉井,从而便于周转使用,上围护环及下围护环内部中空也便于施工操作。

13、本技术中的沉井施工防护装置,防护板包括固定板及设置于固定板两侧的活动板,在使用时能够根据沉井的形状调节固定板与活动板之间的角度,从而更好的对沉井进行防护。支撑组件能够沿上围护环及下围护环上设置的环形滑槽滑动,从而能够根据沉井的形状调节防护板的位置,从而更好的对沉井进行防护。

14、本技术中的沉井施工防护装置,支撑组件与滑块可拆卸连接,支撑竖板上下两端与上围护环及下围护环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沉井施工防护装置的安拆及周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井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螺纹套筒(4)以及插设于所述第一螺纹套筒(4)两端且与所述第一螺纹套筒(4)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杆(5),两所述第一螺杆(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防护板及所述上围护环(1)或下围护环(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井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包括固定板(6)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板(6)两侧的活动板(7),所述活动板(7)通过合页与所述固定板(6)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6)与所述第一螺杆(5)固定连接,靠近所述固定板(6)的第一螺杆(5)两侧设置有伸缩杆(8),所述伸缩杆(8)的两端分别与靠近所述固定板(6)的第一螺杆(5)以及活动板(7)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围护环(1)及下围护环(2)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环形滑槽(9),所述环形滑槽(9)中设置有与所述防护机构对应的滑块(10),且所述上围护环(1)及下围护环(2)外侧开设有与所述环形滑槽(9)贯通的滑孔(11),所述支撑组件靠近所述上围护环(1)或下围护环(2)的一端贯穿所述滑孔(11)与所述滑块(10)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井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靠近所述上围护环(1)或下围护环(2)的一端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与滑块(10)螺纹连接,所述环形滑槽(9)开口端竖直设有与所述滑块(10)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井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竖板(3)的上下两端插设于所述上围护环(1)及下围护环(2)的环形滑槽(9)中,所述支撑竖板(3)通过第二螺栓(13)与所述上围护环(1)及下围护环(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围护环(1)上端面阵列分布有多个螺纹柱(14),所述下围护环(2)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柱(14)适配的通孔(15)。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井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围护环(1)及下围护环(2)外侧的固定板(6)分体设置,所述上围护环(1)及下围护环(2)外侧的活动板(7)分体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井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围护环(1)及下围护环(2)外侧的固定板(6)一体设置,所述上围护环(1)及下围护环(2)外侧的活动板(7)一体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井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螺纹套筒(4)以及插设于所述第一螺纹套筒(4)两端且与所述第一螺纹套筒(4)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杆(5),两所述第一螺杆(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防护板及所述上围护环(1)或下围护环(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井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包括固定板(6)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板(6)两侧的活动板(7),所述活动板(7)通过合页与所述固定板(6)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6)与所述第一螺杆(5)固定连接,靠近所述固定板(6)的第一螺杆(5)两侧设置有伸缩杆(8),所述伸缩杆(8)的两端分别与靠近所述固定板(6)的第一螺杆(5)以及活动板(7)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围护环(1)及下围护环(2)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环形滑槽(9),所述环形滑槽(9)中设置有与所述防护机构对应的滑块(10),且所述上围护环(1)及下围护环(2)外侧开设有与所述环形滑槽(9)贯通的滑孔(11),所述支撑组件靠近所述上围护环(1)或下围护环(2)的一端贯穿所述滑孔(11)与所述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玮芃温家俊吴育城李志锋陶文威毛晨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