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有缆无线对接电控的分层采油工艺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31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有缆无线对接电控的分层采油工艺管柱,包括上部分层采油管柱、下部配产管柱以及设置于两者之间的供电通信接头;所述上部分层采油管柱设置于水平井竖直段内;所述下部配产管柱设置于水平井的水平段内;所述供电通信接头包括井下非接触式连接的供电通信公头和供电通信母头;供电通信公头设置于上部分层采油管柱跟部端,供电通信母头与带孔管连接,带孔管通过连接油管连接下部配产管柱。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管柱可大幅降低有缆电控分采工艺检泵成本,同时成功率更高、对接更简单,对有缆电控分采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采油工艺管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有缆无线对接电控的分层采油工艺管柱


技术介绍

1、随着海上油田智能分采技术推进,有缆电控分采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有有缆电控分层采油工艺在检泵作业时,即使配产器未出现故障也需将所有配产器和电缆全部取出,导致作业费用高、作业时间长。

2、针对以上问题,已有技术研制了井下二次湿电对接接头,即在需要检泵时,丢手实现对接母头以下工具串留井,完成检泵后下入公头对接,重新实现与井下配产器通信。现有的井下二次湿电对接工艺管柱需要进行公头与母头的高温高压密封对接以实现内部金属电缆的对接,导致对接精度要求高,操作困难,作业复杂,当前二次对接技术在海上应用成功率低,工艺的可靠性有待提升,急需一种可靠,操作简单的井下二次对接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有缆无线对接电控的分层采油工艺管柱。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适用于有缆无线对接电控的分层采油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有缆无线对接电控的分层采油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分层采油管柱、下部配产管柱以及设置于两者之间的供电通信接头;所述上部分层采油管柱设置于水平井竖直段内;所述下部配产管柱设置于水平井的水平段内;所述供电通信接头包括井下非接触式连接的供电通信公头(17)和供电通信母头(24);供电通信公头(17)设置于上部分层采油管柱跟部端,供电通信母头(24)与带孔管(23)连接,带孔管(23)通过连接油管(22)连接下部配产管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有缆无线对接电控的分层采油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分层采油管柱包括接头(1),以及分别与接头(1)连接的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有缆无线对接电控的分层采油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分层采油管柱、下部配产管柱以及设置于两者之间的供电通信接头;所述上部分层采油管柱设置于水平井竖直段内;所述下部配产管柱设置于水平井的水平段内;所述供电通信接头包括井下非接触式连接的供电通信公头(17)和供电通信母头(24);供电通信公头(17)设置于上部分层采油管柱跟部端,供电通信母头(24)与带孔管(23)连接,带孔管(23)通过连接油管(22)连接下部配产管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有缆无线对接电控的分层采油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分层采油管柱包括接头(1),以及分别与接头(1)连接的电潜泵机组(2)、生产油管(3)和输出油管(4),生产油管(3)内设置堵塞器(5);所述电潜泵机组(2)通过电泵电缆(6)获取动力,其上部连接接头(1),下部孔道抽吸产液;所述输出油管(4)靠近地面一端外部设置井下安全阀(7)和封隔器(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有缆无线对接电控的分层采油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通信公头(17)与生产油管(3)底端采用油管扣连接;所述供电通信母头(24)与带孔管(23)采用油管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有缆无线对接电控的分层采油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1)靠近地面的一端形成输出油管连接孔(11),另一端形成电潜泵连接孔(12)和生产油管连接孔(13),所述电潜泵连接孔(12)和生产油管连接孔(13)均与输出油管连接孔(11)连通,形成y形孔道结构;输出油管连接孔(11)与输出油管(4)螺纹连接,电潜泵连接孔(12)与电潜泵机组(2)螺纹连接,生产油管连接孔(13)与生产油管(3)螺纹连接,且堵塞器(5)设置于生产油管(3)与生产油管连接孔(13)的连接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有缆无线对接电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敏郭沛文郑春峰王胜沈琼左凯邢洪宪张成富赵景辉王洪王瑶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