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空心凹形方桩设计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当前,在建筑工程领域中,预应力混凝土桩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的地基基础施工。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桩通常采用实心的圆形或方形截面,其存在以下不足:
2、实心截面桩体自重大,运输和施工不便,增加了工程成本;
3、实心截面桩体混凝土用量大,材料利用率低,不利于节约资源;
4、实心截面桩体抗弯性能较差,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易发生弯曲变形,影响桩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5、实心截面桩体桩身混凝土容易产生收缩裂缝,影响桩体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6、为了解决实心桩的这些问题,开发了空心桩设计。空心桩因其减少了材料用量而降低了成本,并且由于重量减轻而简化了施工过程。然而,空心桩在承载能力方面可能不如实心桩,尤其是在横向荷载和扭转荷载的情况下。
7、但是现有的技术手段对于桩体在地下所受到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应力和应变分析,依然采用传统的单一形式的分析方法,也即,只考虑单方面的因素,已经难以满足现有的分析需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空心凹形方桩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适用于桩体的主要材料和预应力筋的材料,建立桩体的力学模型的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荷载模型的表达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对桩体施加预应力,根据预应力值和材料的弹性模量计算桩体因预应力引起的预应力应变的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桩体在预应力应变和外部荷载综合效应下的应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空心凹形方桩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适用于桩体的主要材料和预应力筋的材料,建立桩体的力学模型的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荷载模型的表达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对桩体施加预应力,根据预应力值和材料的弹性模量计算桩体因预应力引起的预应力应变的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桩体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红,盛治水,刘刚,苏俊宇,张光伟,高贵儒,刘永超,曹禺,刘常煜,李彬,侯显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天津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