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断路器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断路器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1065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3
本申请涉及一种断路器降温装置,包括箱体、冷凝管、缸体、活塞、驱动组件及感温组件。冷凝管铺设于箱体的底壁。缸体与冷凝管相连通,缸体及冷凝管内填充有冷却液,活塞用于相对缸体往复运动以挤压并推动冷却液循环流动。感温组件与驱动组件电连通,驱动组件与活塞相连接,感温组件设于箱体内并用于感知箱体内的实时温度。当感温组件感知到箱体达到预设温度时,感温组件控制驱动组件运动,使得驱动组件带动活塞往复运动以挤压并推动冷却液循环流动。上述断路器降温装置,通过感温组件能够实时对箱内温度进行监控,且当感温组件感知到箱体达到预设温度时,驱动组件带动活塞挤压并推动冷却液循环流动,如此能够及时地吸收箱内热量,结构简单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网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断路器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1、高压断路器又称高压开关,用于切断或闭合高压电路中的空载电流和负荷电流。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高压断路器因为箱内的高温会导致线路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劳。严重时,因箱内的高温导致高压断路器的二次回路出现线路熔断,进而导致高压断路器拒分闸的危险情况发生。

2、目前检查电力系统内断路器箱内温度检查是否正常,严重依赖人工进行。

3、然而,变电站内的断路器数量众多,只靠人工进行判断工作量较大,且容易发生误判及漏判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通过人工对断路器箱内温度进行判断的方式工作量较大,且容易发生误判及漏判的问题,提供一种断路器降温装置。

2、一种断路器降温装置,所述断路器降温装置包括:

3、箱体;

4、冷凝管,所述冷凝管铺设于所述箱体的底壁;

5、缸体及活塞,所述缸体与所述冷凝管相连通,所述缸体及所述冷凝管内填充有冷却液,所述活塞用于相对所述缸体往复运动以挤压并推动冷却液循环流动;

6、驱动组件及感温组件,所述感温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通,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活塞相连接,所述感温组件设于所述箱体内并用于感知所述箱体内的实时温度,当所述感温组件感知到所述箱体达到预设温度时,所述感温组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运动,使得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活塞往复运动以挤压并推动冷却液循环流动。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温组件包括第一感温板及第二感温板,所述第一感温板与所述第二感温板相对设置,当所述箱体内的实时温度低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感温板及所述第二感温板保持非接触状态,当所述箱体内的实时温度等于或高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感温板及所述第二感温板相互靠近并抵接,使得所述驱动组件电导通。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感温板及所述第二感温板均向内凹陷呈弧形状,且所述第一感温板及所述第二感温板朝相对的方向进行凹陷。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动力源、第一杆件、第一铰接杆及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一杆件设有正反螺纹,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一端及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一端分别间隔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件,所述第一铰接杆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均铰接于所述活塞,所述动力源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杆件转动,所述第一铰接杆及所述第二铰接杆能够在所述第一杆件的带动下相互靠近并推动所述活塞运动。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杆件、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杆件与所述第一杆件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分别间隔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件,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均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杆件,所述第一铰接杆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二杆件的一端,所述第二铰接杆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二杆件的一端。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断路器降温装置还包括第一扇叶及第二扇叶,所述第一扇叶及所述第二扇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件,且所述第一扇叶及所述第二扇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杆件螺纹部位的两侧。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开设有散热窗口,所述散热窗口正对于所述第一扇叶或所述第二扇叶设置。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断路器降温装置还包括报警结构,所述报警结构与所述感温组件电连通,当所述感温组件感知到所述箱体达到所述预设温度时,所述报警结构能够发出报警信号。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断路器降温装置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箱体相连接,所述安装架用于将所述箱体进行安装固定。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凝管包括第一冷凝组件及第二冷凝组件,所述缸体设于所述箱体底壁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冷凝组件及所述第二冷凝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缸体的两侧,所述第一冷凝组件及所述第二冷凝组件均与所述缸体相连通。

16、上述断路器降温装置,通过感温组件直接感知断路器降温装置的箱内温度,如此能够实现实时地对断路器降温装置的箱内温度进行监控,且当所述感温组件感知到所述箱体达到预设温度时,所述感温组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运动,使得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活塞挤压并推动冷却液循环流动,冷却液在循环流动过程中能够及时地吸收箱内热量,如此能够将断路器及时地保持在预设温度以下,结构简单可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降温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组件包括第一感温板及第二感温板,所述第一感温板与所述第二感温板相对设置,当所述箱体内的实时温度低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感温板及所述第二感温板保持非接触状态,当所述箱体内的实时温度等于或高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感温板及所述第二感温板相互靠近并抵接,使得所述驱动组件电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温板及所述第二感温板均向内凹陷呈弧形状,且所述第一感温板及所述第二感温板朝相对的方向进行凹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动力源、第一杆件、第一铰接杆及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一杆件设有正反螺纹,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一端及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一端分别间隔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件,所述第一铰接杆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均铰接于所述活塞,所述动力源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杆件转动,所述第一铰接杆及所述第二铰接杆能够在所述第一杆件的带动下相互靠近并推动所述活塞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杆件、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杆件与所述第一杆件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分别间隔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件,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均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杆件,所述第一铰接杆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二杆件的一端,所述第二铰接杆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二杆件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降温装置还包括第一扇叶及第二扇叶,所述第一扇叶及所述第二扇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件,且所述第一扇叶及所述第二扇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杆件螺纹部位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断路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开设有散热窗口,所述散热窗口正对于所述第一扇叶或所述第二扇叶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降温装置还包括报警结构,所述报警结构与所述感温组件电连通,当所述感温组件感知到所述箱体达到所述预设温度时,所述报警结构能够发出报警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降温装置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箱体相连接,所述安装架用于将所述箱体进行安装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包括第一冷凝组件及第二冷凝组件,所述缸体设于所述箱体底壁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冷凝组件及所述第二冷凝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缸体的两侧,所述第一冷凝组件及所述第二冷凝组件均与所述缸体相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降温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组件包括第一感温板及第二感温板,所述第一感温板与所述第二感温板相对设置,当所述箱体内的实时温度低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感温板及所述第二感温板保持非接触状态,当所述箱体内的实时温度等于或高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感温板及所述第二感温板相互靠近并抵接,使得所述驱动组件电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温板及所述第二感温板均向内凹陷呈弧形状,且所述第一感温板及所述第二感温板朝相对的方向进行凹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动力源、第一杆件、第一铰接杆及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一杆件设有正反螺纹,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一端及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一端分别间隔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件,所述第一铰接杆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均铰接于所述活塞,所述动力源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杆件转动,所述第一铰接杆及所述第二铰接杆能够在所述第一杆件的带动下相互靠近并推动所述活塞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杆件、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杆件与所述第一杆件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分别间隔连接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嘉巍陈瑞龙梁昊宇陈亮杨杰王健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梧州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