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换热组件、尿素洗涤塔及尿素洗涤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换热组件、尿素洗涤塔及尿素洗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1048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组件、尿素洗涤塔及尿素洗涤方法,换热组件应用于尿素洗涤塔,包括:筒体、进液管组、出气管组和多根换热直管。分液管之间间隔形成第一流道、出气管之间间隔形成第二流道,换热直管之间形成第三流道,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形成沿竖直方向分布的外流道、分液管、换热直管和出气管依次连通以形成内流道,内流道与外流道之间可形成热交换,外流道沿竖直方向设置,使得尿素经外流道向下流道时,在重力作用下,尿素和工艺气加速在外流道内流动,可对换热直管外壁的结垢产生冲击,避免结垢在换热直管上堆积堵塞,影响尿素的流动,在对该换热组件进行清洁时,竖直外流道的设计减少对水流的格挡,从而实现充分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聚氰胺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换热组件、尿素洗涤塔及尿素洗涤方法


技术介绍

1、尿素洗涤塔是三聚氰胺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利用循环的液体尿素洗涤来自结晶器的工艺气体,吸收工艺气体中的三聚氰胺、副产物等固体杂质,达净化气体目的同时,降低气体的温度,以循环利用并副产低压蒸汽。

2、现有技术的中洗涤塔,由于换热管道密集交错分布,从而导致在高温工艺下顺流而下的液体尿素会在换热管表面形成尿素结垢,长时间的运行会导致流道堵塞,且由于换热管道密集分布,结垢清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洗涤塔的换热管道密集分布导致容易结垢,且结垢不易清洗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换热组件、尿素洗涤塔及尿素洗涤方法。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换热组件,应用于尿素洗涤塔,包括:筒体、进液管组、出气管组和多根换热直管;所述进液管组设于所述筒体内,且位于所述筒体的下端部,所述进液管组包括有多根分液管,多根所述分液管沿着水平方向间隔布设,相邻两根分液管之间形成第一流道;所述出气管组设于所述筒体内,且位于所述筒体的上端部,所述出气管组包括多根分气管,多根所述分气管沿水平方向间隔布设,相邻两根分气管之间形成第二流道;所述换热直管沿竖直方向间隔布设于所述筒体内,相邻所述换热直管之间以及所述换热直管的外管壁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形成第三流道,所述换热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分液管和所述分气管连接,所述分液管、所述换热直管和所述分气管依次连通以形成内流道;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连通以形成沿竖直方向分布的外流道,所述内流道和所外流道之间可实现热量交换。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液管组包括设于所述筒体内的进液集管,所述进液集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筒体外侧且与冷凝组件的出水端连通,多根所述分液管均与所述进液集管连通;

5、所述出气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筒体内的蒸汽集管,所述蒸汽集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筒体外侧与所述冷凝组件的进气端连通,多根所述分气管均与所述蒸汽集管连通。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液管组包括设于所述筒体内的多根进液集管,多根所述进液集管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筒体外侧与冷凝组件的出水端连通,多根所述进液集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多根所述分液管连通,所述进液集管的数量与所述分液管数量一致;

7、所述出气管组包括设于所述筒体内的多根蒸汽集管,多根所述蒸汽集管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筒体外侧与冷凝组件的进气端连通,多根所述蒸汽集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多根所述分气管连通,所述进液集管的数量与所述分液管数量一致。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液管为直管,所述分液管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出水口,所述换热直管的下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或

9、多根所述分液管呈环状,且多根所述分液管的环形直径沿径向自外而内依次减小,多根分液管同轴设置,所述分液管沿其周向间隔开设有所述出水口,所述换热直管的下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气管为直管,所述分气管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进气口,所述换热直管的上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或

11、多根所述分气管呈环状,且多根所述分气管的环形直径沿径向自外而内依次减小,多个分气管同轴设置,所述分气管沿其周向间隔开设有多个进气口,所述换热直管的上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直管的管径小于所述分液管的管径,所述换热直管的管径小于所述分气管的管径。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相邻所述换热直管之间的管间距为所述换热直管的管径的1-6倍。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相邻所述换热直管之间的管间距大于等于20mm。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多根所述换热直管在所述筒体内沿竖直方向呈线性均匀分布。

16、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尿素洗涤塔,应用于三聚氰胺生产工艺,包括:塔顶部、尿素管道、塔底部和所述换热组件,所述塔顶部设有第一腔室,所述塔顶部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工艺气进口;所述尿素管道穿设于所述塔顶部的侧壁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尿素管道适于通入尿素;所述塔底部设有第二腔室,所述塔底部上开设有工艺气出口以及尿素出口;所述换热组件位于所述塔顶部和所述塔底部之间,所述筒体的顶部与所述塔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筒体的底部与所述塔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尿素管道位于所述换热组件的上方,所述尿素自上而下流经外流道,与适于与所述内流道内的冷媒介质换热。

1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8、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换热组件,分液管之间形成第一流道、出气管之间形成第二流道,换热直管之间形成第三流道,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形成沿竖直方向分布的外流道、分液管、换热直管和出气管依次连通以形成内流道,内流道与外流道之间可形成热交换,外流道沿竖直方向设置,使得尿素经外流道向下流道时,在重力的加速作用下,尿素加速在外流道内流动,可对换热直管外壁的结垢产生冲击,避免结垢在换热直管上堆积堵塞,影响尿素的流动,在对该换热组件进行清洁时,竖直外流道的设置减少对水流的格挡,从而实现充分清洁,避免尿素在换热直管间结垢。

19、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尿素洗涤塔,塔底部、换热组件和塔顶部自下而上依次堆叠固定,换热组件可设置多个,以提高换热效果,该换热组件通过设置竖直方向的外流道,减少了尿素在换热组件的结垢,同时提高清洗效果,延长使用寿命,塔底部、换热组件和塔顶部采用堆叠拼接的方式,提高通用性,同时适于快速装置和拆卸,便于拆卸清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组件(1),应用于尿素洗涤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组(12)包括设于所述筒体(11)内的进液集管(122),所述进液集管(12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筒体(11)外侧且与冷凝组件的出水端连通,多根所述分液管(121)均与所述进液集管(12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组(12)包括设于所述筒体(11)内的多根进液集管(122),多根所述进液集管(122)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筒体(11)外侧与冷凝组件的出水端连通,多根所述进液集管(122)的另一端分别与多根所述分液管(121)连通,所述进液集管(122)的数量与所述分液管(121)数量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管(121)为直管,所述分液管(121)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出水口,所述换热直管(14)的下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或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管(131)为直管,所述分气管(131)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进气口,所述换热直管(14)的上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或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直管(14)的管径小于所述分液管(121)的管径,所述换热直管(14)的管径小于所述分气管(131)的管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1),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换热直管(14)之间的管间距为所述换热直管(14)管径的1-6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组件(1),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换热直管(14)之间的管间距大于等于20m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1),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换热直管(14)在所述筒体(11)内沿竖直方向呈线性均匀分布。

10.一种尿素洗涤塔,应用于三聚氰胺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11.一种尿素洗涤方法,应用于三聚氰胺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从工艺气进口(21)通入温度为300-400℃、压力为0.3-0.6MPa含三聚氰胺及三聚氰胺副产物的工艺气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组件(1),应用于尿素洗涤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组(12)包括设于所述筒体(11)内的进液集管(122),所述进液集管(12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筒体(11)外侧且与冷凝组件的出水端连通,多根所述分液管(121)均与所述进液集管(12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组(12)包括设于所述筒体(11)内的多根进液集管(122),多根所述进液集管(122)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筒体(11)外侧与冷凝组件的出水端连通,多根所述进液集管(122)的另一端分别与多根所述分液管(121)连通,所述进液集管(122)的数量与所述分液管(121)数量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管(121)为直管,所述分液管(121)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出水口,所述换热直管(14)的下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或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管(131)为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印叶兆华孔德利曹学刚宋国天莫玉馨李家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