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汽车环境风洞自适应灭火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汽车环境风洞自适应灭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1045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试验风洞安全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环境风洞自适应灭火系统,包括驻室和对称设置在驻室两端的喷口和收集口,喷口和收集口之间形成主风道,汽车位于主风道中,风洞连接有控制单元,还包括与控制单元连接的车底灭火单元、引擎灭火单元、若干车角灭火单元以及若干车轮灭火单元;车底灭火单元包括车底监控机构和车底喷射管,引擎灭火单元包括引擎监控机构和引擎喷射管,车角灭火单元均包括车角监控机构和车角喷射管,车轮灭火单元均包括车轮监控机构和车轮喷射管;且车底喷射管和车角喷射管均连接有水管,车轮喷射管均连接有干粉储罐,车轮喷射管的底部转动连接在主风道外,引擎喷射管同时连接水管和干粉储罐。以对车辆不同的起火部位进行高效灭火,确保风洞试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试验风洞安全控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环境风洞自适应灭火系统


技术介绍

1、汽车环境风洞是汽车研发中十分重要的试验室,风洞内部可模拟外界真实的气候环境,其温度可模拟-40—60℃,湿度可模拟相对湿度5—95%,风速可模拟0—200km/h,并进行下雨、下雪模拟,进行阳光模拟等,以对风洞内的汽车进行极端环境试验,如高温热平衡/热害试验、空调降温/采暖试验、低温冷启动试验、雨雪试验等。同时,风洞地面设置的转鼓能使汽车于风洞内进行道路行驶状态模拟,并确保汽车在转鼓上行驶时所受阻力与行驶在真实道路上所受阻力一致。

2、由于在环境风洞进行试验时汽车状态与外界行驶状态相同,因此汽车的发动机、电机等均会正常运行;同时,为了验证汽车的极限性能往往会以极端负荷、极端车速状态在极端温度、湿度、光照环境下进行测试,又由于风洞内测试汽车大都是处于研发阶段的车辆,甚至包括杂合车,在其本身安全性极其不稳定的情况下,不同车型也存在差异,因此在风洞试验过程中汽车起火燃烧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现如今电动汽车、混动汽车的流行发展,起火燃烧的原因也更加复杂,灭火也更加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汽车环境风洞自适应灭火系统,以对车辆不同的起火部位进行高效灭火,确保风洞试验安全。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环境风洞自适应灭火系统,包括驻室和对称设置在驻室两端的喷口和收集口,喷口和收集口之间形成主风道,汽车位于主风道中,风洞连接有控制单元,还包括与控制单元连接的车底灭火单元、引擎灭火单元、若干车角灭火单元以及若干车轮灭火单元;车底灭火单元包括车底监控机构和车底喷射管,引擎灭火单元包括引擎监控机构和引擎喷射管,车角灭火单元均包括车角监控机构和车角喷射管,车轮灭火单元均包括车轮监控机构和车轮喷射管;且车底喷射管和车角喷射管均连接有水管,车轮喷射管均连接有干粉储罐,车轮喷射管的底部转动连接在主风道外,引擎喷射管同时连接水管和干粉储罐。

3、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车底灭火单元、引擎灭火单元、若干车角灭火单元以及若干车轮灭火单元对试验中的汽车不同区域的起火情况、起火原因,针对性的进行自适应灭火处理设计,进一步提高风洞运行的安全性。同时还有以下有益效果:

4、1.车底着火情况为电动汽车车底电池包着火,电池包着火最有效的灭火方式为通过喷淋大量的水进行降温灭火,因此设置车底喷射管与水管连接,以对车底的喷水灭火,进而通过车底喷射管喷出大量的水对起火的电池包进行降温灭火,高效得阻止电池包起火时的化学反应,完成针对性、精准灭火。

5、2.车轮喷射管均连接有干粉储罐,以对起火车轮进行干粉灭火,从而避免喷水方式灭火时,喷淋的水会导致刹车盘因急速降温而发生炸裂,危及风洞设备及人员安全。

6、3.为了避免风洞中主风道中循环的强风将正对车轮的车轮喷射管损坏,设置车轮喷射管的底部转动连接在主风道的两侧,在未监控到车轮区域发生起火情况时,车轮喷射管垂直在主风道的两侧;当车轮区域发生火情时,车轮喷射管转动至喷口对准车轮起火区域,以在确保设备不受损坏的情况下进行精准灭火。

7、4.大部分汽车引擎盖内冒烟、起火都是由于小型的塑料件超温起火,直接喷水会导致车内其他电子元件损坏,试验的汽车会报废,因此在引擎灭火单元引入干粉灭火,当引擎盖内发生起火时先通过干粉进行灭火,若干粉耗尽火势依旧在,再打开引擎喷水灭火电动阀进行喷水灭火,以最大限度地减小试验汽车受损程度。

8、优选的,车底监控机构、车角监控机构和车轮监控机构均包括摄像头和红外线传感器,所有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均与控制单元连接;车底喷射管、车角喷射管和车轮喷射管均连接有电动阀门,且所有电动阀门均与控制单元连接。

9、优选的,引擎监控机构包括引擎摄像头和空气温度传感器,引擎摄像头和空气温度传感器均可拆卸连接于汽车引擎盖的内侧,引擎摄像头和空气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单元连接,引擎喷射管与水管和干粉储罐之间分别设有电动阀门进行连接,且电动阀门同样均与控制单元连接。

10、优选的,引擎喷射管为软管,引擎喷射管的一端经汽车的雨刷排水槽和引擎盖末端接缝连接于引擎盖的内侧。

11、优选的,引擎喷射管与水管之间设有引擎喷水灭火电动阀进行连接,引擎喷射管和干粉储罐之间设有引擎干粉灭火电动阀进行连接,引擎干粉灭火电动阀的启动优先于引擎喷水灭火电动阀的启动。

12、优选的,车底喷射管整体呈长方形,且长方形的车底喷射管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朝上的喷孔。

13、优选的,还包括吹扫单元,吹扫单元包括风机和吹扫管,风机与吹扫管之间设有吹扫电动阀门进行连接,吹扫管的另一端与车底灭火单元、引擎灭火单元、车角灭火单元和车轮灭火单元中的电动阀门均连接。

14、优选的,风机和吹扫电动阀门均与控制单元连接,且风机为加压风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环境风洞自适应灭火系统,包括驻室和对称设置在驻室两端的喷口和收集口,喷口和收集口之间形成主风道,汽车位于主风道中,风洞连接有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控制单元连接的车底灭火单元、引擎灭火单元、若干车角灭火单元以及若干车轮灭火单元;车底灭火单元包括车底监控机构和车底喷射管,引擎灭火单元包括引擎监控机构和引擎喷射管,车角灭火单元均包括车角监控机构和车角喷射管,车轮灭火单元均包括车轮监控机构和车轮喷射管;且车底喷射管和车角喷射管均连接有水管,车轮喷射管均连接有干粉储罐,车轮喷射管的底部转动连接在主风道外,引擎喷射管同时连接水管和干粉储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环境风洞自适应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车底监控机构、车角监控机构和车轮监控机构均包括摄像头和红外线传感器,所有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均与控制单元连接;车底喷射管、车角喷射管和车轮喷射管均连接有电动阀门,且所有电动阀门均与控制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环境风洞自适应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引擎监控机构包括引擎摄像头和空气温度传感器,引擎摄像头和空气温度传感器均可拆卸连接于汽车引擎盖的内侧,引擎摄像头和空气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单元连接,引擎喷射管与水管和干粉储罐之间分别设有电动阀门进行连接,且电动阀门同样均与控制单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环境风洞自适应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引擎喷射管为软管,引擎喷射管的一端经汽车的雨刷排水槽和引擎盖末端接缝连接于引擎盖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环境风洞自适应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引擎喷射管与水管之间设有引擎喷水灭火电动阀进行连接,引擎喷射管和干粉储罐之间设有引擎干粉灭火电动阀进行连接,引擎干粉灭火电动阀的启动优先于引擎喷水灭火电动阀的启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环境风洞自适应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车底喷射管整体呈长方形,且长方形的车底喷射管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朝上的喷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环境风洞自适应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吹扫单元,吹扫单元包括风机和吹扫管,风机与吹扫管之间设有吹扫电动阀门进行连接,吹扫管的另一端与车底灭火单元、引擎灭火单元、车角灭火单元和车轮灭火单元中的电动阀门均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环境风洞自适应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风机和吹扫电动阀门均与控制单元连接,且风机为加压风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环境风洞自适应灭火系统,包括驻室和对称设置在驻室两端的喷口和收集口,喷口和收集口之间形成主风道,汽车位于主风道中,风洞连接有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控制单元连接的车底灭火单元、引擎灭火单元、若干车角灭火单元以及若干车轮灭火单元;车底灭火单元包括车底监控机构和车底喷射管,引擎灭火单元包括引擎监控机构和引擎喷射管,车角灭火单元均包括车角监控机构和车角喷射管,车轮灭火单元均包括车轮监控机构和车轮喷射管;且车底喷射管和车角喷射管均连接有水管,车轮喷射管均连接有干粉储罐,车轮喷射管的底部转动连接在主风道外,引擎喷射管同时连接水管和干粉储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环境风洞自适应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车底监控机构、车角监控机构和车轮监控机构均包括摄像头和红外线传感器,所有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均与控制单元连接;车底喷射管、车角喷射管和车轮喷射管均连接有电动阀门,且所有电动阀门均与控制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环境风洞自适应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引擎监控机构包括引擎摄像头和空气温度传感器,引擎摄像头和空气温度传感器均可拆卸连接于汽车引擎盖的内侧,引擎摄像头和空气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单元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文林徐磊王庆洋龙海生张丹席椿富赵东鹏周碧魏向阳周程力张皓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