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防粘连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防粘连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20615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粘连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防粘连膜的制备原料包括磁性淀粉纳米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乳液法制备多孔明胶防粘连膜,以磁性可降解纳米颗粒为磁性填料,明胶为基体,制备出多孔明胶防粘连膜。得到的防粘连膜孔径分布均匀,具有极强的吸水性能和蛋白质吸附能力,能够有效预防术后组织粘连的发生,为其在术后组织防粘连领域应用奠定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粘连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粘连是身体相邻部位或结构之间的异常纤维带,通常是由炎症或手术创伤引起的。妇科手术后的粘连是许多女性慢性或复发性疼痛的主要原因,被认为是不孕的主要原因,肠梗阻通常需要手术干预,是腹膜内粘连最严重的并发症。粘连的最常见原因是既往手术,导致既往粘连松解部位出现新的粘连或粘连重塑。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反复手术进行松解粘连,重复手术会增加医源性器官损伤的风险,重复手术干预复杂、耗时、有严重出血和组织损伤的风险。对此,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研究,以确定预防术后粘连的高效方法或理想材料。研究人员试图通过全身使用抗生素、抗组胺药和皮质类固醇来解决粘连问题,而所有这些药物都有副作用,它们预防或减少粘连形成的相对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理论上的,而不是临床证实的。

2、为了减少术后粘连的形成,目前的研究集中在物理屏障的使用上,这些物理屏障可以阻隔邻近结构的损伤部位,从而减少组织粘连的形成。普遍认为,理想的术后组织预防粘连,所应用的物理屏障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能稳定地吸附在伤口处。因此,防粘连膜的开发已成为医学科学的一个关键问题。天然聚合物如明胶、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和氧化再生纤维素以及合成聚合物如聚(四氟乙烯)、聚乙烯醇和聚羟基脂肪酸酯已被开发设计为物理屏障。

3、磁性材料具有良好的磁导向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等特点,在生物医学领域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由于磁性材料还具有促进修复的作用,能够通过形成恒定的磁场来促进伤口组织的生长和再生,同时还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研究人员运用了磁性材料和生物医学技术相结合制备了磁性防粘连膜,旨在促进伤口愈合和疼痛缓解。

4、防粘连膜具有多种要求,最重要的包括良好的生物安全性、适宜的降解速率和良好的屏蔽成纤维细胞透过的性能。明胶是胶原的降解产物,在体内可被快速吸收,无免疫原性且具有细胞结合位点,能够促进细胞的粘附増殖和分化,分子结构上有大量的羟基、氨基和羧基,是一种两性物质,具有极强的亲水性,具有粘附性,能与创面良好贴附;淀粉是植物多糖,其生物相容性好、无毒、无刺激、不易引起机体的过敏反应,有极强的吸水性。

5、目前市售的聚乳酸防粘连膜、羧甲基纤维素钠防粘连膜、氧化纤维素防粘连膜等仍存在着一些缺点。聚乳酸与组织的粘附性差,并且降解产物乳酸易造成酸性积累而引发炎症;羧甲基纤维素钠吸收周期较快,且在湿态环境下力学性能较差;氧化纤维素在使用前必须彻底止血,遇到局部出血则不能使用。此外,现有的防粘连产品大多采用浇铸成膜的加工方式,孔隙率低,不利于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从而有可能引发更加严重的炎症反应,增加粘连产生的风险。而现有的乳液浇铸多孔防粘连膜的方法,存在着表面活性剂残留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和蛋白质吸附能力的多孔防粘连膜。

3、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粘连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连膜的制备原料包括磁性淀粉纳米颗粒,所述磁性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向含有淀粉和金属离子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物水溶液,然后滴加氧化剂,中和后分离、洗涤、干燥。

5、优选地,所述磁性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1)将淀粉溶于水中,持续通入惰性气体,然后缓慢加入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搅拌;

7、(2)在步骤(1)的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取沉淀物加入水中悬浮,滴加氢氧化物水溶液调节ph;

8、(3)当溶液颜色改变,水浴并滴加氧化剂,溶液变色后停止滴加并搅拌;

9、(4)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并调节ph,离心分离,清洗沉淀物,干燥后得到所述磁性淀粉纳米颗粒。

10、优选地,步骤(1)所述淀粉为纳米级淀粉,更优选地,所述淀粉为改性后制得的粒径为1-1000nm的纳米级淀粉;

11、优选地,步骤(1)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

12、优选地,步骤(1)所述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为氯化亚铁溶液;

13、优选地,步骤(2)所述氢氧化物水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14、优选地,步骤(2)所述调节ph是将ph调节至10-12;

15、优选地,步骤(3)所述氧化剂是过氧化氢溶液;

16、优选地,步骤(4)所述调节ph是将ph调节至中性。

17、优选地,所述防粘连膜的制备原料还包括明胶和/或油相和/或交联剂和/或溶剂;

18、优选地,所述油相选自液体石蜡、植物油、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油相为液体石蜡;

19、优选地,所述交联剂选自甲醛、乙二醛、丙二醛、丁二醛、戊二醛、京尼平、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交联剂为乙二醛和/或戊二醛;

20、优选地,所述溶剂选自水、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丙酮、乙腈、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溶剂为水和/或乙醇。

21、优选地,所述防粘连膜的厚度为0.1-2mm;更优选地,所述防粘连膜的厚度为0.1-0.5m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防粘连膜的厚度为0.2-0.3mm。

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乳液法,所述乳液法不使用表面活性剂。

23、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

24、(a)在水中加入所述磁性淀粉纳米颗粒,超声处理,配制为悬浮液;

25、(b)向步骤(a)制备的悬浮液中加入明胶水溶液,搅拌均匀,得到水相;

26、(c)向步骤(b)制备的水相中加入油相,搅拌后浇铸成膜,室温放置后得到未交联的膜;

27、(d)将所述未交联的膜浸入交联剂的乙醇溶液,室温保持,清洗、干燥后得到所述防粘连膜。

28、优选地,所述磁性淀粉纳米颗粒在水相中的浓度为0.1wt%-5wt%;更优选地,所述磁性淀粉纳米颗粒在水相中的浓度为0.5wt%-1wt%。

29、优选地,步骤(a)所述悬浮液的浓度为0.01-0.1wt%,更优选地,所述悬浮液的浓度为0.05wt%

30、优选地,步骤(b)所述明胶水溶液的浓度为5-30wt%,更优选地,所述明胶水溶液的浓度为10wt%;

31、优选地,步骤(c)所述油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2:1-1:10,更优选地,所述油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1:5;

32、优选地,步骤(d)所述交联剂的乙醇溶液的浓度为0.2-2wt%;更优选地,所述交联剂的乙醇溶液的浓度为0.5-1wt%。

3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防粘连膜或所述制备方法在制备人或动物的组织器官修复产品中的应用。

34、专利技术的效果

35、本专利技术采用乳液法制备多孔明胶防粘连膜,以磁性可降解纳米颗粒为磁性填料,明胶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粘连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连膜的制备原料包括磁性淀粉纳米颗粒,所述磁性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向含有淀粉和金属离子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物水溶液,然后滴加氧化剂,中和后分离、洗涤、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粘连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粘连膜,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淀粉为纳米级淀粉,优选地,所述淀粉为改性后制得的粒径为1-1000nm的纳米级淀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粘连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连膜的制备原料还包括明胶和/或油相和/或交联剂和/或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粘连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连膜的厚度为0.1-2mm;优选地,所述防粘连膜的厚度为0.1-0.5mm;更优选地,所述防粘连膜的厚度为0.2-0.3mm。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乳液法,所述乳液法不使用表面活性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淀粉纳米颗粒在水相中的浓度为0.1wt%-5wt%;优选地,所述磁性淀粉纳米颗粒在水相中的浓度为0.5wt%-1wt%。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悬浮液的浓度为0.01-0.1wt%,优选地,所述悬浮液的浓度为0.05wt%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粘连膜或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在制备人或动物的组织器官修复产品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粘连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连膜的制备原料包括磁性淀粉纳米颗粒,所述磁性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向含有淀粉和金属离子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物水溶液,然后滴加氧化剂,中和后分离、洗涤、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粘连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粘连膜,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淀粉为纳米级淀粉,优选地,所述淀粉为改性后制得的粒径为1-1000nm的纳米级淀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粘连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连膜的制备原料还包括明胶和/或油相和/或交联剂和/或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粘连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连膜的厚度为0.1-2mm;优选地,所述防粘连膜的厚度为0.1-0.5mm;更优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鑫王菲董佳桓唐月婷赵明达谢云涛
申请(专利权)人:诺一迈尔苏州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