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二沉池进水渠浮泥的清理装置及进水渠浮泥清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二沉池进水渠浮泥的清理装置及进水渠浮泥清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0601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沉池进水渠浮泥的清理装置及进水渠浮泥清理方法。所述二沉池进水渠浮泥的清理装置,包括轨道、排泥泵、行走赶泥装置、可调节闸门以及排泥池;可调节闸门在二沉池所具有的进水渠末端隔出一个排泥池;所述可调节闸门包括固定闸门与溜槽结构,所述溜槽结构高度可调的安装在所述固定闸门上;在二沉池所具有的进水渠上方架设有轨道;所述轨道沿进水渠的周向延伸;所述行走赶泥装置滑动安装在所述轨道上,且行走赶泥装置能够将二沉池所具有的进水渠中的污泥驱赶至排泥池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行走赶泥装置的设置,能够将进水渠的污泥排向排泥池,再由排泥泵将浮泥排往污泥储池,使浮泥彻底脱离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具体地,涉及一种二沉池进水渠浮泥的清理装置,尤其地,涉及一种用于周进周出二沉池进水渠的浮泥自动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1、二沉池又叫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作用是泥水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收集上清液并将其送往下一个处理单元,同时将污泥沉淀浓缩并将分离的污泥回流到生物处理段。

2、周进周出型二沉池是污水处理厂采用较多的一种二沉池,工作原理是原污水流入位于池周边的进水渠中,在进水渠底部设有进水孔,再从进水孔均匀地进入池内进行悬浮颗粒的沉淀,沉淀后清水再从周边排水渠流出的沉淀池。

3、周进周出二沉池进水渠道宽度不一,靠近进水口渠道宽,水流较急,距离进水口越远,渠道宽度越窄,水流缓慢。进入进水渠的原水含有大量污泥,部分污泥老化形成浮泥在进水渠末端堆积,严重时浮泥能覆盖整个进水渠水面。这些浮泥影响美观,气温高时还会散发出恶臭。

4、这些浮泥目前的处理大多是通过人工清掏或定期开启设置在进水渠末端的闸门人工排除。人工清掏需要安排人员站在二沉池边,使用水瓢或抄网打捞浮泥,费时费力且存在危险性。

5、开启渠末闸门排泥也需安排人员将浮泥赶入排渣井,但浮泥进入排渣井后来到污水厂预处理段,再次进入生化系统。浮泥中含有一部分存活的及大量死亡的细菌微生物。存活的细菌微生物会消耗污水厂进水cod,降低进水cod浓度;死亡的细菌微生物会转变为无机物,降低生化系统有机细菌微生物浓度,这两种情况均对污水厂生化处理工艺产生不利影响。

6、处理二沉池进水渠浮泥的最好方式就是将浮泥排出生化系统,而后对浮泥进行脱水处理。因此如何将浮泥排出进水渠,便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沉池进水渠浮泥的清理装置及进水渠浮泥清理方法

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二沉池进水渠浮泥的清理装置,包括轨道、行走赶泥装置、可调节闸门以及排泥池;

3、可调节闸门在二沉池所具有的进水渠末端隔出一个排泥池;

4、所述可调节闸门包括固定闸门与溜槽结构,所述溜槽结构高度可调的安装在所述固定闸门上;

5、在二沉池所具有的进水渠上方架设有轨道;所述轨道沿进水渠的周向延伸;

6、所述行走赶泥装置滑动安装在所述轨道上,且行走赶泥装置能够将二沉池所具有的进水渠中的污泥驱赶至排泥池中。

7、优选的,还包括挡块;所述挡块安装在所述轨道上;

8、所述行走赶泥装置包括行走赶泥装置控制箱、集电器、电机、行走小车、主支架、捞网支架、捞网、方形导杆、电动推杆、挡铁、接近开关、连接梁以及调整垫板组;

9、行走小车的车轮挂在轨道上,且能够在电机的驱动下沿轨道行进,连接梁安装在行走小车下方,连接梁下方依次安装有调整垫板组和主支架,三者用螺栓连接固定;

10、主支架上安装有宽度自适应结构,所述宽度自适应结构包括左右两个导向轮支架以及安装在两个导向轮支架之间的扭簧;每个导向轮支架能够在主支架上转动,每个导向轮支架上还安装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进水渠两侧壁相接触;

11、左右两侧的导向轮支架上均装有一根方形导杆,方形导杆向上延伸;

12、电动推杆的数量为2个;2个电动推杆的尾部分别连接在2个方形导杆顶部,2个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分别连接2个捞网支架;一个捞网安装在两个捞网支架上;

13、行走赶泥装置控制箱用以控制电机及电动推杆,进而控制行走赶泥装置的前进后退、行进距离及捞网的提起和落下;

14、所述挡块能够触发接近开关;所述挡铁安装在行走小车上。

15、优选的,行走赶泥装置还包括导流板;

16、左右两侧的导向轮支架上装均安装有导流板;导流板斜伸向进水渠侧壁。

17、优选的,捞网包括具有网眼的尼龙网。

18、优选的,还包括行程开关、喷淋水泵、喷淋头、喷淋管以及喷淋管支架;

19、喷淋水泵放置二沉池所具有的排水渠中,泵的出水口接喷淋管;行程开关安装在所述轨道上,喷淋水泵的启闭由所述挡铁碰触行程开关控制;

20、轨道末端安装有喷淋管支架,所述喷淋管安装在所述喷淋管支架上,且喷淋管上安装有喷淋头,所述喷淋头的数量为2个,一个斜向排泥池喷淋,另一个安装在排泥池正上方,向下喷淋,用于打散浮泥。

21、优选的,还包括液位控制开关、排泥泵以及排泥管;

22、所述排泥池中设置有排泥泵、液位控制开关以及排泥管;所述液位控制开关与控制排泥泵电连接,排泥泵通过排泥管与外界污泥储池相连。

23、优选的,还包括滑触线,所述轨道侧面安装滑触线,滑触线用于为行走赶泥装置提供电力;

24、所述集电器与所述滑触线相接触。

25、优选的,所述轨道为工字型钢,且轨道的长度为整个进水渠长度的1/6-1/4。

26、优选的,所述溜槽结构通过腰型孔与螺栓安装在所述固定闸门上。

2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进水渠浮泥清理方法,采用所述的二沉池进水渠浮泥的清理装置,还包括将需要赶泥的进水渠区域分成多段,按照距离排泥池的远近,由近及远的顺序逐段清理。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29、1、本专利技术通过行走赶泥装置的设置,能够将进水渠的污泥排向排泥池,再由排泥泵将浮泥排往污泥储池,使浮泥彻底脱离污水处理系统。

30、2、本专利技术通过宽度自适应结构的设置能够使两侧导向轮可以紧贴进水渠两侧壁滚动,以便捞网的开合度适应进水渠变化的宽度。

31、3、本专利技术考虑到浮泥的特性以及捞网容积有限性,提出了一种分段式的进水渠浮泥清理方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沉池进水渠浮泥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1)、行走赶泥装置(4)、可调节闸门(11)以及排泥池(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沉池进水渠浮泥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块(5);所述挡块(5)安装在所述轨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沉池进水渠浮泥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行走赶泥装置(4)还包括导流板(4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沉池进水渠浮泥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捞网(410)包括具有网眼的尼龙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沉池进水渠浮泥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程开关(6)、喷淋水泵(10)、喷淋头(7)、喷淋管(8)以及喷淋管支架(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沉池进水渠浮泥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位控制开关(14)、排泥泵(15)以及排泥管(16);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沉池进水渠浮泥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触线(3),所述轨道(1)侧面安装滑触线(3),滑触线(3)用于为行走赶泥装置(4)提供电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沉池进水渠浮泥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为工字型钢,且轨道(1)的长度为整个进水渠长度的1/6-1/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沉池进水渠浮泥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结构(1101)通过腰型孔与螺栓安装在所述固定闸门(1102)上。

10.一种进水渠浮泥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沉池进水渠浮泥的清理装置,还包括将需要赶泥的进水渠区域分成多段,按照距离排泥池(13)的远近,由近及远的顺序逐段清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沉池进水渠浮泥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1)、行走赶泥装置(4)、可调节闸门(11)以及排泥池(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沉池进水渠浮泥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块(5);所述挡块(5)安装在所述轨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沉池进水渠浮泥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行走赶泥装置(4)还包括导流板(4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沉池进水渠浮泥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捞网(410)包括具有网眼的尼龙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沉池进水渠浮泥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程开关(6)、喷淋水泵(10)、喷淋头(7)、喷淋管(8)以及喷淋管支架(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沉池进水渠浮泥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位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玲张乐周博杨道梁陈勇胡东晓
申请(专利权)人:鄂州航信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