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自动适应胎圈规格的双压轮敷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自动适应胎圈规格的双压轮敷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0598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适应胎圈规格的双压轮敷贴装置,包括上下位置调整组件、左右位置调整组件,倾斜角度调整组件、压轮旋转驱动组件,采用伺服电机经减速机、电缸调整压轮上下位置,采用伺服电机经减速机、电缸调整压轮左右位置,采用伺服电机经减速机、电缸及连杆机构调整压轮倾斜角度,采用伺服电机经过减速机驱动压轮旋转,精确调整压轮、胎圈、贴合盘之间的相对位置,确保胎圈与三角胶的敷贴质量。该装置实现了更换生产胎圈的规格时自动调整压辊位置及角度,消除人工干预,减少了更换规格所需时间以及人工调整带来的误差,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三角胶与钢圈的敷贴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适应胎圈规格的双压轮敷贴装置


技术介绍

1、胎圈在轮胎中的主要作用是使轮胎与轮辋紧密配合,使轮胎与轮辋之间形成无泄漏的密闭空间,从而密封住轮胎内的压缩气体,保证车辆使用过程中轮胎对车辆的有效支撑,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胎圈通常由钢丝圈、三角胶组成。三角胶敷贴d到钢丝圈上,起到填充、固定钢丝圈等功能。

2、在胎圈生产过程中,双压轮的作用是将三角胶敷贴到钢丝圈上,并确保三角胶与钢丝圈敷贴良好,同时完成三角胶料尾和料头的压合。当生产过程中需要更换的胎圈规格时,根据钢丝圈、三角胶规格的变化,需要调整双压轮的位置及倾斜角度。

3、目前轮胎生产企业使用的轮胎三角胶敷贴设备,更换胎圈规格时,都需要操作工手动调整双压轮的位置及倾斜角度。由于胎圈敷贴工艺比较复杂,操作工需要反复调整双压轮的位置并试生产测试,调整与测试过程时间较长,并且不能保证每次调整的重复定位精度,造成胎圈生产质量不稳定。

4、现提出一种自动适应胎圈规格的双压轮敷贴装置,当需要更换生产的胎圈规格时,只要计算机自动下传配方,通过程序控制伺服电机自动调整双压轮的位置及倾斜角度至预定位置,节省了调整规格所需时间,提高了调整的重复精度,保证了胎圈的敷贴质量,实现了钢丝圈与三角胶敷贴过程的全自动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自适应胎圈规格的双压轮敷贴装置,实现生产过程中更换胎圈规格时,自动调整双压轮的位置及倾斜角度,提高胎圈生产效率,保证胎圈的敷贴质量,实现钢丝圈与三角胶贴合过程的全自动化。

2、为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自动适应胎圈规格的双压轮敷贴装置,包括上下位置调整组件、左右位置调整组件,倾斜角度调整组件、压轮旋转驱动组件。优选的压轮旋转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d、减速箱d、连接轴盘、压轮,伺服电机d固定在所述减速箱d上,连接轴盘固定在所述减速箱d输出轴上,压轮固定在连接轴盘上,上下位置调整组件、左右位置调整组件,倾斜角度调整组件、压轮旋转驱动组件共2套,成左右对称布置,两套压轮旋转驱动组件各自的压轮成一定角度靠近,上下位置调整组件和左右位置调整组件分别实现压轮旋转驱动组件上下、左右方向位置的调整,倾斜角度调整组件实现压轮旋转驱动组件的倾斜角度的调整,从而根据不同胎圈规格实现压轮在上下、左右和倾斜位置的调整到位。

4、优选的上下位置调整组件包括伺服电机a、减速箱a、电缸a、连接板、连接座、上下移动架、支撑架、直线导轨a,伺服电机a通过减速箱a固定在电缸a上,电缸a固定在连接板上,电缸a缸杆通过连接座与上下移动架连接,上下移动架通过直线导轨a连接在支撑架上,连接板两端分别支撑在支撑架上。

5、优选的左右位置调整组件包括伺服电机b、减速箱b、电缸b、上下移动架、过渡板、连接接头b、水平移动架、直线导轨b,伺服电机b通过减速箱b固定在电缸b上,电缸b固定在上下移动架上,电缸b缸杆通过连接接头b与过渡板连接,过渡板固定在水平移动架上,水平移动架通过直线导轨b与上下移动架连接。

6、优选的斜角度调整组件包括伺服电机c、减速箱c、电缸c、过渡板、支撑架、连接接头c、转臂轴、调整连杆、倾斜支座、倾斜转轴,伺服电机c通过减速箱c固定在电缸c上,电缸c固定在过渡板上,过渡板固定在水平移动架上,电缸c缸杆通过连接接头c与转臂轴连接,转臂轴通过调整连杆与倾斜支座铰接,倾斜支座通过倾斜转轴与支撑架铰接。

7、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后,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8、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自动适应胎圈规格的双压轮敷贴装置,当设备生产过程中更换胎圈规格时,上位机自动下传配方参数,通过程序控制伺服电机自动调整双压轮的位置及倾斜角度至预定位置,节省了调整规格所需时间,提高了调整的重复精度,保证了胎圈的敷贴质量,实现了钢丝圈与三角胶敷贴过程的全自动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适应胎圈规格的双压轮敷贴装置,包括上下位置调整组件(1)、左右位置调整组件(2),倾斜角度调整组件(3)、压轮旋转驱动组件(4)。所述压轮旋转驱动组件(4)包括伺服电机D(401)、减速箱D(402)、连接轴盘(403)、压轮(404),所述伺服电机D(401)固定在所述减速箱D(402)上,所述连接轴盘(403)固定在所述减速箱D(402)输出轴上,所述压轮(404)固定在连接轴盘(403)上。所述上下位置调整组件(1)、左右位置调整组件(2),倾斜角度调整组件(3)、压轮旋转驱动组件(4)共2套,成左右对称布置,所述两套压轮旋转驱动组件(4)各自的压轮(404)成一定角度靠近,所述上下位置调整组件(1)和左右位置调整组件(2)分别实现压轮旋转驱动组件(4)上下、左右方向位置的调整,所述倾斜角度调整组件(3)实现压轮旋转驱动组件(4)的倾斜角度的调整,从而根据不同胎圈规格实现压轮(404)在上下、左右和倾斜位置的调整到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适应胎圈规格的双压轮敷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位置调整组件(1)包括伺服电机A(101)、减速箱A(102)、电缸A(103)、连接板(104)、连接座(105)、上下移动架(106)、支撑架(107)、直线导轨A(108),所述伺服电机A(101)通过减速箱A(102)固定在电缸A(103)上,所述电缸A(103)固定在连接板上(104),所述电缸A(103)缸杆通过连接座(105)与上下移动架(106)连接,所述上下移动架(105)通过直线导轨A(108)连接在支撑架(107)上,所述连接板(104)两端分别支撑在支撑架(10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适应胎圈规格的双压轮敷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位置调整组件(2)包括伺服电机B(201)、减速箱B(202)、电缸B(203)、上下移动架(204)、过渡板(205)、连接接头B(206)、水平移动架(207)、直线导轨B(208),所述伺服电机B(201)通过减速箱B(202)固定在电缸B(203)上,所述电缸B(203)固定在上下移动架(204)上,所述电缸B(203)缸杆通过连接接头B(206)与过渡板(205)连接,所述过渡板(205)固定在水平移动架(207)上,所述水平移动架(207)通过直线导轨B(208)与上下移动架(20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适应胎圈规格的双压轮敷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角度调整组件(3)包括伺服电机C(301)、减速箱C(302)、电缸C(303)、过渡板(304)、水平移动架(305)、连接接头C(306)、转臂轴(307)、调整连杆(308)、倾斜支座(309)、倾斜转轴(310),所述伺服电机C(301)通过所述减速箱C(302)固定在所述电缸C(303)上,所述电缸C(303)固定在所述过渡板(304)上,所述过渡板(304)固定在水平移动架(305)上,所述电缸C(303)缸杆通过连接接头C(306)与转臂轴(307)连接,所述转臂轴(307)通过调整连杆(308)与倾斜支座(309)铰接,所述倾斜支座(309)通过倾斜转轴(310)与支撑架(305)铰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适应胎圈规格的双压轮敷贴装置,包括上下位置调整组件(1)、左右位置调整组件(2),倾斜角度调整组件(3)、压轮旋转驱动组件(4)。所述压轮旋转驱动组件(4)包括伺服电机d(401)、减速箱d(402)、连接轴盘(403)、压轮(404),所述伺服电机d(401)固定在所述减速箱d(402)上,所述连接轴盘(403)固定在所述减速箱d(402)输出轴上,所述压轮(404)固定在连接轴盘(403)上。所述上下位置调整组件(1)、左右位置调整组件(2),倾斜角度调整组件(3)、压轮旋转驱动组件(4)共2套,成左右对称布置,所述两套压轮旋转驱动组件(4)各自的压轮(404)成一定角度靠近,所述上下位置调整组件(1)和左右位置调整组件(2)分别实现压轮旋转驱动组件(4)上下、左右方向位置的调整,所述倾斜角度调整组件(3)实现压轮旋转驱动组件(4)的倾斜角度的调整,从而根据不同胎圈规格实现压轮(404)在上下、左右和倾斜位置的调整到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适应胎圈规格的双压轮敷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位置调整组件(1)包括伺服电机a(101)、减速箱a(102)、电缸a(103)、连接板(104)、连接座(105)、上下移动架(106)、支撑架(107)、直线导轨a(108),所述伺服电机a(101)通过减速箱a(102)固定在电缸a(103)上,所述电缸a(103)固定在连接板上(104),所述电缸a(103)缸杆通过连接座(105)与上下移动架(106)连接,所述上下移动架(105)通过直线导轨a(108)连接在支撑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方生王祥海李志华裴继荣张荣昌孙明新李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众屹科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