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单户型农村污水收集处理一体化管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单户型农村污水收集处理一体化管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0539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户型农村污水收集处理一体化管式装置,包括呈管状的2段沉淀模块和至少3段填料模块;所述沉淀模块位于两端,其间依次密封连接有所述填料模块,形成一体化管式装置;位于前端的所述沉淀模块连通有进水管;相邻的所述填料模块之间、所述填料模块与末端沉淀模块之间均设置有出水挡板;所述填料模块沿其轴向转动而设,填料填充于其下部;位于末端的所述沉淀模块连通有出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技术将收集和处理两个过程分开导致的综合造价高,施工周期长的问题,将处理过程融入管道收集系统,实现单户处理,不需要采购和施工处理装置,大幅度降低建设成本,有利于在欠发达农村地区进行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户型农村污水收集处理一体化管式装置


技术介绍

1、农村生活污水组成复杂,主要来自于厨房排水、厕所排水和洗浴排水,其污染物含量较高,主要包括有机物、悬浮物、氮磷以及微生物等。一般来说,农村生活污水排放不均匀,水量变化明显,瞬时变化大,与城市系统性污水处理不同,大约96%的农村没有完善的污水管网系统,生活污水大多通过沟渠倾倒或直接泼洒在地,污水肆意排放。

2、近年来随着农村环境整治,各种形式的污水处理技术也逐渐在农村地区探索应用,比如活性污泥法技术、生物膜法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等,这些技术在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污水治理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问题严重,短板突出,普遍面临缺运行经费和缺技术人员等难题,再加之农村住宅相对分散,污水排放量小且分时段,造成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运行难度大,处理设施难运行、不运行、“晒太阳”等现象的发生。

3、同时,农村地区污水收集方式主要包括管道、沟渠、渗水井、庭院泼洒等方式,在欠发达农村地区需要配合地形使用,造价较高,可能或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污水处理方式主要体现为集中处理、分散处理等方式,一方面造价高,另一方面需要专人运行,难以持续运维。

4、可见,现有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技术总体上表现为缺钱、缺人、缺技术、缺管理:

5、①需要对收集和处理设施分别进行采购和施工,综合造价高,施工周期长;

6、②对于专业运维人员及监测设备依赖性强,其中活性污泥技术需要长期监控设备运行状态,生物膜技术需定期对填料进行清洗或更新,在欠发达农村地区有效运行能力低。

7、因此,亟需专利技术一种低成本,能耗低,易运维的污水收集处理设备,以期解决上述农村污水收集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户型农村污水收集处理一体化管式装置,旨在解决以下问题:

2、①通过污水收集处理一体化装置设计,解决现有技术将收集和处理两个过程分开导致综合造价高、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3、②利用管式旋转构思,缓解填料堵塞造成过水能力不足的问题,延长填料使用寿命和设备运行周期。

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单户型农村污水收集处理一体化管式装置,包括

6、呈管状的2段沉淀模块和至少3段填料模块;

7、所述沉淀模块位于两端,其间依次密封连接有所述填料模块,形成一体化管式装置;

8、位于前端的所述沉淀模块连通有进水管,其与相连接的填料模块之间设置有中间出水孔;

9、相邻的所述填料模块之间、所述填料模块与末端沉淀模块之间均设置有出水挡板;

10、所述填料模块沿其轴向转动而设,填料填充于其下部;

11、所述出水挡板设置有若干上端出水孔和下端出水孔;

12、位于末端的所述沉淀模块连通有出水管。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填料模块先后设置有3段,所述填料模块与相邻管段之间通过法兰盘密封连接。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填料填充于填料模块的下半部,定期转动所述填料模块使其正反向旋转,破坏原有生物膜结构以延长填料使用周期。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填料为有机纤维状填料和无机颗粒物填料的组合,相邻填料模块内的填料粒径依次减小以应对污染物的去除。

16、可选的,所述填料模块的三段填料依次选择粒径在3-5cm的玉米杆茎、2-4mm的碎砖块、0.8-1.5mm的沙子。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水管通过管道活接头与排水管路连接。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出水管不同高度处设置有3个。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端出水孔和下端出水孔的结构一致,且上下对称设置。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管式装置的外部设有环形支架,两者紧密结合,该环形支架的弧面上设有转动带,环形支架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

21、管式装置固定于环形支架的转动带上,并可随转动带正反向转动。

22、本单户型农村污水收集处理一体化管式装置的运行流程:

23、农村生活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沉淀模块,并形成一定的液面高度,污水中的颗粒物在沉淀模块首先发生沉降,然后通过中间出水孔在重力作用下依次通过各填料模块和出水挡板,最后再在沉淀模块发生沉降,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从出水管流出系统。当进水流量较小时,污水通过下端出水孔进行流动,随即从出水管流出;当流量较大时,污水通过上、下端出水孔进行流动,形成填料表面的超越流,随即从出水管流出,保证顺利过水。

24、本专利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

25、①本一体化管式装置通过污水收集处理一体化设计,解决了传统技术将收集和处理两个过程分开导致的综合造价高,施工周期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将处理过程融入管道收集系统,实现单户处理,不需要采购和施工处理装置,大幅度降低建设成本,有利于在欠发达农村地区进行推广;

26、②利用管式旋转构思,通过转动填料模块可以有效缓解填料堵塞造成过水能力不足的问题,且延长填料使用寿命和设备运行周期,降低运维费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单户型农村污水收集处理一体化管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管式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管式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管式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管式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管式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管式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管式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单户型农村污水收集处理一体化管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管式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管式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管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天龙门颖欣李文凯李鹏宇刘俊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