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空间相控约束的古河道体积校正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基于空间相控约束的古河道体积校正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0499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空间相控约束的古河道体积校正方法,包括:基于原始地震数据及振幅能量属性获取河道地震异常体;基于阻抗体雕刻对河道地震异常体进行空间高度相控校正;以正演模拟为依据,基于60%的振幅能量门槛对河道地震异常体进行空间宽度相控校正;将校正后的空间高度作为空间相控条件,以振幅能量60%作为河道地震异常体的横向尺度约束条件,完成对河道地质异常体的空间体积校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校正后的空间高度作为空间相控条件,振幅能量60%作为河道横向尺度约束条件,达到对空间宽度校正的目的,以此获得河道三维体的空间尺度校正,实现古河道地震异常体积到地质异常体积的转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空间相控约束的古河道体积校正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在西北地区奥陶系发育广泛,岩溶古河道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储集类型,主要发育于古风化壳的内幕。地下暗河地震反射特征剖面上主要表现为沿暗河走向强反射特征,横向连续性较好;垂直河道走向,主要为串珠状反射特征。综合运用地震相干属性、三维可视化、地层切片、地震分频及rgb混频等技术手段对古河道识别和刻画。

2、正演模拟是研究溶洞储集体形态、尺度及充填等地震响应特征的重要手段。邓光校等通过设计不同尺度缝洞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将地震正演响应特征与缝洞模型中的缝洞高度、外部形态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地震分辨率理论公式计算结果,对不同高度的缝洞分尺度量化表征。刘群等选择采用数值模型正演方法,统计得到不同大小模型溶洞与其对应的地震反射异常体之间的宽度校正关系曲线和高度校正关系曲线,统计获得体积校正系数的校正,定量计算了有效缝洞体的体积,取得了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体体积定量化计算方法探索研究的初步成果,但同时指出了采用该方法定量计算出的有效缝洞体体积,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岩溶古河道由于其在空间展布尺度的复杂性,基于地震属性对于其外部轮廓视体积的刻画,相比单个溶洞复杂的多,河道外部轮廓的校正目前主要基于二维——分别针对横向尺度宽度校正、纵向尺度高度的校正,对于三维体积的校正由于难度极大,目前国内外鲜有研究。

3、对于古河道外部轮廓体积的量化表征一直是勘探开发中关注的难点,如何在前期二维的宽度、高度分步校正的基础上,实现空间三维体积的校正,将地震识别的古河道异常体积相对准确的转化为地质异常体积,是目前关键的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基于空间相控约束的古河道体积校正方法及装置,实现古河道地震异常体的体积到河道地质异常体积的转化。

2、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空间相控约束的古河道体积校正方法,包括:

3、s1:基于原始地震数据及振幅能量属性获取河道地震异常体;

4、s2:基于阻抗体雕刻对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进行空间高度相控校正;

5、s3:所述空间高度校正后,以正演模拟为依据,基于60%的振幅能量门槛对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进行空间宽度相控校正;

6、s4:将校正后的所述空间高度作为空间相控条件,以振幅能量60%作为河道地震异常体的横向尺度约束条件,完成对河道地质异常体的空间体积校正。

7、优选地,步骤s1具体包括:基于原始地震数据及振幅能量属性并根据均方根振幅异常获取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

8、优选地,步骤s2具体包括:利用叠后波阻抗进行高度预测,通过钻井标定典型河道储层的门槛值并确定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的纵向高度,以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的纵向高度相控作为一级空间相控,完成对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的空间高度校正。

9、优选地,步骤s3具体包括:以正演模拟为依据,基于振幅能量在地震异常边界属性约束的基础上,调整门槛值为60%的能量并约束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的空间展布宽度,作为所述河道宽度校正的二级空间相控,完成对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的空间宽度校正。

10、优选地,所述古河道体积校正方法还包括:对所述振幅能量属性、阻抗体雕刻的河道地震异常体以及校正后的河道地质异常体,分别计算视体积及校正量,根据工区储层孔隙度平均值得到校正后的河道地质异常体的有效体积,计算河道地质异常体的静态储量。

11、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空间相控约束的古河道体积校正装置,包括:

12、获取模块,用于通过原始地震数据及振幅能量属性获取河道地震异常体;

13、高度校正模块,用于通过阻抗体雕刻对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进行空间高度相控校正;

14、宽度校正模块,所述空间高度校正后,以正演模拟为依据,基于60%的振幅能量门槛对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进行空间宽度相控校正;

15、体积校正模块,用于将校正后的所述空间高度作为空间相控条件,以振幅能量60%作为河道地震异常体的横向尺度约束条件,完成对河道地质异常体的空间体积校正。

16、优选地,所述获取模块具体包括:通过原始地震数据及振幅能量属性并根据均方根振幅异常获取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

17、优选地,所述高度校正模块具体包括:利用叠后波阻抗进行高度预测,通过钻井标定典型河道储层的门槛值并确定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的纵向高度,以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的纵向高度相控作为一级空间相控,完成对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的空间高度校正。

18、优选地,所述宽度校正模块具体包括:以正演模拟为依据,基于振幅能量在地震异常边界属性约束的基础上,调整门槛值为60%的能量并约束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的空间展布宽度,作为所述河道宽度校正的二级空间相控,完成对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的空间宽度校正。

19、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静态储量模块,用于对所述振幅能量属性、阻抗体雕刻的河道地震异常体以及校正后的河道地质异常体,分别计算视体积及校正量,根据工区储层孔隙度平均值得到校正后的河道地质异常体的有效体积,计算河道地质异常体的静态储量。

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1、本专利技术通过基于原始地震数据及振幅能量属性获取古河道地震异常体,基于阻抗体雕刻进行空间高度校正;然后以正演模拟为依据,基于60%的振幅能量门槛对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进行空间宽度相控校正;最后基于校正后的空间高度作为空间相控条件,振幅能量60%作为河道地震异常体的横向尺度约束条件,完成对河道地质异常体的空间体积校正,实现岩溶古河道从二维到三维的校正,解决暗河轮廓“虚胖”问题,实现古河道地震异常体的体积到河道地质异常体的尺度的转化。

22、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空间相控约束的古河道体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河道体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基于原始地震数据及振幅能量属性并根据均方根振幅异常获取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河道体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利用叠后波阻抗进行高度预测,通过钻井标定典型河道储层的门槛值并确定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的纵向高度,以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的纵向高度相控作为一级空间相控,完成对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的空间高度校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河道体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以正演模拟为依据,基于振幅能量在地震异常边界属性约束的基础上,调整门槛值为60%的能量并约束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的空间展布宽度,作为所述河道宽度校正的二级空间相控,完成对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的空间宽度校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河道体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古河道体积校正方法还包括:对所述振幅能量属性、阻抗体雕刻的河道地震异常体以及校正后的河道地质异常体,分别计算视体积及校正量,根据工区储层孔隙度平均值得到校正后的河道地质异常体的有效体积,计算河道地质异常体的静态储量。

6.一种基于空间相控约束的古河道体积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包括:通过原始地震数据及振幅能量属性并根据均方根振幅异常获取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校正模块具体包括:利用叠后波阻抗进行高度预测,通过钻井标定典型河道储层的门槛值并确定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的纵向高度,以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的纵向高度相控作为一级空间相控,完成对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的空间高度校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校正模块具体包括:以正演模拟为依据,基于振幅能量在地震异常边界属性约束的基础上,调整门槛值为60%的能量并约束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的空间展布宽度,作为所述河道宽度校正的二级空间相控,完成对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的空间宽度校正。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静态储量模块,用于对所述振幅能量属性、阻抗体雕刻的河道地震异常体以及校正后的河道地质异常体,分别计算视体积及校正量,根据工区储层孔隙度平均值得到校正后的河道地质异常体的有效体积,计算河道地质异常体的静态储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空间相控约束的古河道体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河道体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基于原始地震数据及振幅能量属性并根据均方根振幅异常获取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河道体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利用叠后波阻抗进行高度预测,通过钻井标定典型河道储层的门槛值并确定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的纵向高度,以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的纵向高度相控作为一级空间相控,完成对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的空间高度校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河道体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以正演模拟为依据,基于振幅能量在地震异常边界属性约束的基础上,调整门槛值为60%的能量并约束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的空间展布宽度,作为所述河道宽度校正的二级空间相控,完成对所述河道地震异常体的空间宽度校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河道体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古河道体积校正方法还包括:对所述振幅能量属性、阻抗体雕刻的河道地震异常体以及校正后的河道地质异常体,分别计算视体积及校正量,根据工区储层孔隙度平均值得到校正后的河道地质异常体的有效体积,计算河道地质异常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慧李阳杨杰杨柳鑫尹龙吴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