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水平井阵列电阻率测井资料层厚校正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水平井阵列电阻率测井资料层厚校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0469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平井阵列电阻率测井资料层厚校正方法,涉及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包括输入资料;选取某个测井点,结合资料判断其所在层位并获取邻层初始电阻率分布;建立水平井阵列电阻率测井层厚校正模型,获取第i个探测模式信号的层厚校正系数库;计算水平井阵列电阻率测井纵向几何因子,将多层地层简化为三层地层模型;计算当前测井点附近围岩等效电阻率,并对第i个探测模式信号进行层厚校正;对所有探测模式信号进行层厚校正;对所有测井点实现层厚校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构建水平井阵列电阻率层厚校正模型结合多项式拟合算法,建立阵列电阻率测井不同探测模式信号的层厚校正系数库,有效解决了薄储层水平井阵列电阻率测井曲线分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勘探开发,尤其涉及一种水平井阵列电阻率测井资料层厚校正方法


技术介绍

1、阵列电阻率测井是非常规油气藏的关键测井方法,但是包括页岩油、致密砂岩等在内的非常规油气藏通常层厚较小,在水平井钻井时由于深探测模式信号探测范围较大,受上下围岩影响严重,导致出现深、浅探测模式信号分离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储层评价精度,制约了复杂油气藏的高效开发。

2、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亟需研究一种水平井阵列电阻率测井资料层厚校正方法,来解决水平井中阵列电阻率测井曲线相互分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平井阵列电阻率测井资料层厚校正方法,该方法基于阵列电阻率测井信号层厚校正系数库,大幅提升了薄储层电阻率提取精度,为该类储层流体识别提供了准确的电性信息,以期为薄储层电阻率信息精准提取提供思路。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水平井阵列电阻率测井资料层厚校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输入水平井段阵列电阻率测井实测资料、水平井段对应的邻井段实测资料以及阵列电阻率测井仪器具体参数;

5、s2.选取水平井段中某个测井点,结合邻井段实测资料,判断其所在层位并获取邻层初始电阻率分布;

6、s3.建立水平井阵列电阻率测井层厚校正模型,获取第i个探测模式信号的层厚校正系数库;

7、s4.计算水平井阵列电阻率测井纵向几何因子,对当前测井点附近地层进行等效处理,将水平井任意多层地层简化为三层地层模型;

8、s5.利用步骤s3和s4,计算当前测井点附近围岩等效电阻率,并对第i个探测模式信号进行层厚校正;

9、s6.循环执行步骤s3~s5,对当前测井点仪器所有的探测模式信号进行层厚校正;

10、s7.对水平井段阵列电阻率测井实测资料所有测井点循环采用步骤s2~s6,实现整个水平井段阵列电阻率测井实测资料的层厚校正。

11、优选地,步骤s3具体包括:

12、s3.1.根据水平井中阵列电阻率测井仪器实际工作过程,建立井斜角85°情况下的三层水平层状地层模型,所述模型上下层围岩为无限厚地层且电阻率均为r0;中间地层厚度为h,电阻率为r1,中间层与上下层围岩电阻率对比度为c=r1/r0;

13、s3.2.假设阵列电阻率测井仪器共有n个探测模式,建立m*p组不同中间地层厚度hj,j=1,2,…,m以及不同电阻率对比度ck,k=1,2,…,p的三层水平层状地层模型,利用阵列电阻率测井正演方法分别计算获得m*p组模型的第1个探测模式和第i个探测模式的信号,i=2,…,n;

14、s3.3.选取步骤s3.2中某一组三层水平层状地层模型以及该模型对应的第1个探测模式的信号ra,1和第i个探测模式的信号ra,i,获取当前模型中间层的中点处到上界面的距离l,以0.05 m为采样间隔对l均匀的选取l/0.05个采样点,分别获取l/0.05个采样点处的第i个探测模式信号层厚校正系数tcfk=ra,1,k/ra,i,k,k=1,…,l/0.05;

15、s3.4.对步骤s3.2中建立的m*p组三层水平层状地层模型重复采用步骤s3.3处理,分别获取m*p组模型第i个探测模式信号在不同采样点处的层厚校正系数,采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方法,对不同采样点建立第i个探测模式信号的层厚校正系数库。

16、优选地,步骤s4具体包括:

17、s4.1.建立井斜角为85°情况下v组不同电阻率对比度的水平层状单界面模型,模型上侧地层电阻率为,下侧地层电阻率为,s=1,2,…,v,这v组模型均有x个垂直测井点,利用阵列电阻率测井正演算法,计算获取v组模型分别对应的n个探测模式信号;

18、s4.2.选取步骤s4.1中第s组模型的第i个探测模式信号,利用基于纵向几何因子的信号计算公式,获取当前模型不同纵向位置ze(e=1,…,x)处的第i个探测模式信号的纵向几何因子 g i( z e),式中ra,i(ze)表示在纵向位置ze处第i个探测模式信号值,对v组模型循环采用当前步骤处理,分别获取v组模型不同纵向位置ze(e=1,…,x)处第i个探测模式信号的纵向几何因子;

19、s4.3.选取步骤s4.2获取的v组模型第i个探测模式信号的纵向几何因子,以v组电阻率对比度和x个垂直测井点为变量,利用多项式拟合算法建立第i个探测模式信号纵向几何因子库;

20、s4.4.选取水平井段当前测井点上侧垂直深度10 m和下侧垂直深度10 m内的地层建立多层模型,所述模型设有u层,共有u-1个层界面,当前测井点在第t层,1≤t≤u,利用步骤s2获取各层界面位置za,a=1,…,u-1和各层电阻率信息rz,b,b=1,…,u,输入至步骤s4.3中获取的第i个探测模式信号纵向几何因子库中,得到各层界面处第i个探测模式信号的纵向几何因子gz,i(za,rz,a/rz,a+1);

21、s4.5.利用基于纵向几何因子的视电阻率计算公式,获得当前测井点第i个探测模式信号上侧所有地层等效后的电阻率为:

22、 ;

23、同理,获得当前测井点第i个探测模式信号下侧所有地层等效后的电阻率为:

24、;

25、如果t=1,2,则只需要对t层下侧所有地层进行等效;如果t=u-1,u,则只需要对t层上侧所有地层进行等效,经过等效处理后,多层模型简化为三层模型。

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水平井阵列电阻率测井资料层厚校正方法,通过构建水平井阵列电阻率层厚校正模型结合多项式拟合算法,建立了阵列电阻率测井不同探测模式信号的层厚校正系数库,有效解决了薄储层水平井阵列电阻率测井曲线分离的问题,可实现阵列电阻率测井曲线的逐点校正,提升了薄储层评价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平井阵列电阻率测井资料层厚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井阵列电阻率测井资料层厚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井阵列电阻率测井资料层厚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具体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井阵列电阻率测井资料层厚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井阵列电阻率测井资料层厚校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平王磊袁习勇曹富华郭卫萍范宜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