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特别涉及一种死区时钟或交叠时钟产生电路。
技术介绍
1、pwm控制器有电流控制模式和电压控制模式两种反馈环路控制方式,两种控制方式在不同的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该两种控制模式对输出管的导通时间有着不同的要求:电流控制模式需要上下管同时导通一定时间,以提供电流通路;电压控制模式需要上下管切换状态时完全关断,以避免尖峰电压的产生。所以对于电流控制模式,需要有交叠时钟的时钟控制;对于电压控制模式,则需要有死区时钟的时钟控制。
2、传统的时钟控制电路只能单一产生死区时钟或者交叠时钟,限制了pwm控制器的反馈模式,从而进一步限制了电源系统的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死区时钟或交叠时钟产生电路,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死区时钟或交叠时钟产生电路,包括电流控制电路、控制信号产生电路、死区及交叠时钟产生电路;
3、所述电流控制电路的vin通过外接第一电阻到地,输出带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死区时钟或交叠时钟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控制电路、控制信号产生电路、死区及交叠时钟产生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死区时钟或交叠时钟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包括放大器,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第五PMOS管、第六PMOS管、第七PMOS管、第八PMOS管、第九PMOS管、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五NMOS管、第六NMOS管、第七NMOS管、第八NMOS管、第九NMOS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死区时钟或交叠时钟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死区时钟或交叠时钟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控制电路、控制信号产生电路、死区及交叠时钟产生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死区时钟或交叠时钟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包括放大器,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第五pmos管、第六pmos管、第七pmos管、第八pmos管、第九pmos管、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五nmos管、第六nmos管、第七nmos管、第八nmos管、第九nmos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死区时钟或交叠时钟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器的反相端外接第一电阻到地时,电流经过第五pmos管、第六nmos管流出vin端口及第一电阻到地,其电流大小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死区时钟或交叠时钟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器的反相端外接第二电阻到电源时,电流经第二电阻、端口vin、第九pmos管和第七nmos管到地,其电流大小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死区时钟或交叠时钟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包括电流源iref1和iref2、第十nmos管、第十pmos管、或非门;iref1为所述电流控制电路中第六pmos管漏极输出的电流,电流流出端与第十nmos管的漏极及或非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十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电流控制电路中第四nmos管的栅极及第五nmos管的栅极连接,第十nmos管的源极接地;第十p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电流控制电路中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的栅极连接,第十pmos管的漏极同时与电流源iref2的流入端及或非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十pmos管的源极接电源vdd;iref2为所述电流控制电路中第八nmos管漏极输出的电流,或非门的输出为控制信号control。
6.如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家祺,雷晓,黄少卿,肖培磊,宣志斌,赵栩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