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圈式自动隔振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326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9
本技术涉及隔振平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音圈式自动隔振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平台主体包括底架、升降设置于底架上方的顶架、用于连接底架与顶架的剪式支架以及用于控制剪式支架张合的动力组件;底架下侧固定有连接板,顶架上侧固定有面板,剪式支架包括主分支与副分支,主分支与副分支经轴件活动相连,平行设置的主分支以及副分支的相对侧均连接有横梁。本技术以动力组件为驱动,控制剪式支架的张合,在剪式支架的作用下,顶架相对底架的远离或靠近,实现该平台的升降控制,同时,该剪式支架的稳定张合,能够有效减少该平台在升降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减少震动对平台的使用影响,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隔振平台,具体为一种音圈式自动隔振平台


技术介绍

1、传统的串联调平机构运动惯量较大,输出力小,且存在累积误差,难以满足高精度的调平与位姿保持;传统的并联调平机构则依赖复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与解耦,满足不了在精密测量、精密加工等领域的使用需求,因此,出现了音圈电机直驱式主动隔振平台,易于解耦的、兼具高效隔振与高精度调平,满足精密要求标准。

2、但是目前的音圈电机直驱式主动隔振平台在使用时,存在结构紧凑,导致连接固定,平台调节有限,使用功能单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音圈式自动隔振平台,以实现对上述问题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圈式自动隔振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音圈电机直驱式主动隔振平台在使用时,存在结构紧凑,导致连接固定,平台调节有限,使用功能单一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音圈式自动隔振平台,包括平台主体;所述平台主体包括底架、升降设置于底架上方的顶架、用于连接底架与顶架的剪式支架以及用于控制剪式支架张合的动力组件;所述底架下侧固定有连接板,所述顶架上侧固定有面板,所述剪式支架包括主分支与副分支,所述主分支与副分支经轴件活动相连。

3、优选的,所述底架包括安装侧板一、连接侧板一以及限位侧板一,所述安装侧板一内端部经轴件与所述副分支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限位侧板一固定于所述安装侧板一与连接侧板一的内端。

4、优选的,所述顶架包括安装侧板二、连接侧板二以及限位侧板二,所述安装侧板二内端部经轴件与所述主分支的上端部活动连接,所述限位侧板二固定于所述安装侧板二与连接侧板二的内端。

5、优选的,平行设置的所述主分支以及副分支的相对侧均连接有横梁,平行所述主分支之间设置的横梁的中部固定有连接件。

6、优选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活动件以及音圈电机,所述活动件固定于所述安装侧板一的内侧中部,且所述活动件与所述音圈电机活动相连,而所述音圈电机的轴杆端与连接件活动相连。

7、优选的,所述主分支的下端外侧与所述副分支的上端内侧均固定有滚轮,所述滚轮分别活动于限位侧板一的外侧以及限位侧板二的内侧。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本技术以动力组件为驱动,启动音圈电机时,音圈电机与活动件以及连接件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但是不会发生脱离,同时也会经连接件带动主分支的移动,进一步就控制剪式支架的张合,在主分支与副分支张合的过程中,其主分支与副分支的一端只能够以轴件为轴线转动,而另一端则是通过滚轮移动,在剪式支架的作用下,顶架相对底架的远离或靠近,实现该平台的升降控制,同时,该剪式支架的稳定张合,能够有效减少该平台在升降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减少震动对平台的使用影响,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音圈式自动隔振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主体包括底架(1)、升降设置于底架(1)上方的顶架(5)、用于连接底架(1)与顶架(5)的剪式支架(4)以及用于控制剪式支架(4)张合的动力组件(3);所述底架(1)下侧固定有连接板(2),所述顶架(5)上侧固定有面板,所述剪式支架(4)包括主分支(42)与副分支(41),所述主分支(42)与副分支(41)经轴件活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圈式自动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包括安装侧板一(11)、连接侧板一(13)以及限位侧板一(12),所述安装侧板一(11)内端部经轴件与所述副分支(41)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限位侧板一(12)固定于所述安装侧板一(11)与连接侧板一(13)的内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圈式自动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5)包括安装侧板二(51)、连接侧板二(52)以及限位侧板二(53),所述安装侧板二(51)内端部经轴件与所述主分支(42)的上端部活动连接,所述限位侧板二(53)固定于所述安装侧板二(51)与连接侧板二(52)的内端。</p>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圈式自动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平行设置的所述主分支(42)以及副分支(41)的相对侧均连接有横梁(7),平行所述主分支(42)之间设置的横梁(7)的中部固定有连接件(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音圈式自动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3)包括活动件(31)以及音圈电机(32),所述活动件(31)固定于所述安装侧板一(11)的内侧中部,且所述活动件(31)与所述音圈电机(32)活动相连,而所述音圈电机(32)的轴杆端与连接件(6)活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圈式自动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分支(42)的下端外侧与所述副分支(41)的上端内侧均固定有滚轮(43),所述滚轮(43)分别活动于限位侧板一(12)的外侧以及限位侧板二(53)的内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圈式自动隔振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主体包括底架(1)、升降设置于底架(1)上方的顶架(5)、用于连接底架(1)与顶架(5)的剪式支架(4)以及用于控制剪式支架(4)张合的动力组件(3);所述底架(1)下侧固定有连接板(2),所述顶架(5)上侧固定有面板,所述剪式支架(4)包括主分支(42)与副分支(41),所述主分支(42)与副分支(41)经轴件活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圈式自动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包括安装侧板一(11)、连接侧板一(13)以及限位侧板一(12),所述安装侧板一(11)内端部经轴件与所述副分支(41)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限位侧板一(12)固定于所述安装侧板一(11)与连接侧板一(13)的内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圈式自动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5)包括安装侧板二(51)、连接侧板二(52)以及限位侧板二(53),所述安装侧板二(51)内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秉稷王威李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微纳光科仪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