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调气体交换保温层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可调气体交换保温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139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保温层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调气体交换保温层,所述墙体外侧设置外墙,所述外墙后壁并位于墙体内侧设置保温层,所述墙体内侧顶部开设倾斜向下并尾端位于墙体外侧底部的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侧边间隔设置有开设在墙体内侧底部并倾斜向上尾端位于墙体外侧顶部的出气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出气管道首端即入口处设置于保温层内侧的底部,通过启动微型电机使其输出端带动扇叶开设旋转,对周围的空气产生压力差,推动空气向前流动,从而产生风,而后方产生压差后室内底部的空气将会向此处流动,从而有效的将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送入到出气管道内,达到了主动换气调换室内多余的二氧化碳避免中毒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层,具体为一种可调气体交换保温层


技术介绍

1、在冬天环境中,由于外界环境气温偏低,人们喜欢关起门屏蔽室外气温,这就导致了室外空气无法与室内进行交换,导致出现部分人出现闷热和疾病的发生,同时屏蔽外界环境时,室内的二氧化碳含量会逐渐累积,严重时引起二氧化碳中毒。

2、经检索发现公开号为cn 219100559 u的一种保温隔热装饰墙结构。本申请中,所述净化板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净化颗粒,所述净化板远离保温板的一侧面开设有气体交换孔,且装饰墙本体的远离保温板一侧的四周边缘开设有与气体交换孔相连通的透气孔。在装饰墙本体的使用安装期间,净化板内部的活性炭净化颗粒透过气体交换孔和装饰墙本体四周的气体交换孔,可以对装饰墙本体的内部和装饰墙本体的周围的潮气异味进行吸收净化,从而使得使用时装饰墙本体的周围尽量不会产生异味,提高了使用时的卫生性和便利性,当活性炭净化颗粒的净化效果较差时,可以取出内墙体对活性炭净化颗粒进行更换,从而提高了净化板在使用时的持久净化能力。

3、虽然前述技术方案很好的解决了室内潮气和异味的问题,但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和氧气,而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而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因此,当室内空气静止或相对静止时,相对从低到高的分层是二氧化碳、氧气和氮气,而根据前述技术方案所述其气体交换空是环绕设置的,如此一来排出室内二氧化碳的功能并不强,同时北方冬季气温极低,室内需要供暖而前述技术方案透气孔多,不仅不能导出二氧化碳还会导致室内热空气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气体交换保温层,具备主动换气调换室内多余的二氧化碳避免中毒,调换气体时不会导致室内温度下降影响居住者等优点,解决了上述技术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气体交换保温层,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外侧设置外墙,所述外墙后壁并位于墙体内侧设置保温层,所述墙体内侧顶部开设倾斜向下并尾端位于墙体外侧底部的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尾端设置有用于辅助进气的辅助结构,所述进气管道侧边间隔设置有开设在墙体内侧底部并倾斜向上尾端位于墙体外侧顶部的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首端安装有用于加速气体从墙体内侧导出的导向结构。

5、优选的,所述进气管道与出气管道呈“x”状交叉,且二者不接触,所述进气管道排列间隔安装与墙体两侧,所述出气管道安装于进气管道间隔处,且出气管道数量于进气管道一致,所述出气管道与进气管道高度一致。

6、优选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安装在外墙外侧底部且位于进气管道尾端开口处的套筒,所述套筒为前后贯穿的圆柱或矩形筒体,所述套筒后端密封连接外墙。

7、优选的,所述套筒内侧前端安装位于其上半部分的半挡板,所述半挡板前壁中心部分安装轴承,所述轴承外环固定连接下挡板,所述下挡板覆盖除半挡板以外所有套筒内侧前端部分空隙,所述下挡板位于半挡板前方,且二者重叠用于密封套筒前端。

8、优选的,所述轴承内环中心处并位于下挡板前壁固定连接螺杆,所述螺杆表面螺纹连接用于对下挡板限位的螺环。

9、优选的,所述套筒内侧前端并位于半挡板后方卡接有用于过滤杂质的活性炭包。

10、优选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出气管道首端开口处的护套,所述护套前壁开设通口,所述通口内侧安装十字形的支撑架。

11、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前端安装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输出端朝向出气管道内侧,所述微型电机输出端固定安装扇叶,所述通口前端还覆盖用于遮挡支撑架的纱网。

12、优选的,所述进气管道位于墙体内侧的首端开口处还安装防护框架,所述防护框架外表面包裹滤网。

13、优选的,所述进气管道内侧还设置用于加热从其中通过空气的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安装与进气管道内侧前中端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侧壁固定安装螺旋挡片,所述螺旋挡片边缘固定连接出气管道内壁,所述螺旋挡片为金属铜制,所述螺旋挡片外表面还涂抹石墨烯涂层。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气体交换保温层,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出气管道首端即入口处设置于保温层内侧的底部,通过启动微型电机使其输出端带动扇叶开设旋转,其中微型电机为12伏的微型直流电机,其负载电流为0.17安,通过微型电机带动扇叶旋转,由于扇叶朝前,因此扇叶旋转会对周围的空气产生压力差,推动空气向前流动,从而产生风,而后方产生压差后室内底部的空气将会向此处流动,从而有效的将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送入到出气管道内,并且含有二氧化碳的空气将向上移动直到从出气管道尾端排出,一旦扇叶持续的压缩空气导向室外,那么室内整体空气将会产生负压,此时位于保温层上方的进气管道将会抽取外界空气进入,形成循环,达到了主动换气调换室内多余的二氧化碳避免中毒的有益效果。

16、2、本专利技术通过进气管道进气口即其首端放置于室内顶部能够使进入的含有氧气的冷空气与热空气接触,由于温度传递时由高向低,因此室内顶部的热空气将会中和新进入的冷空气,此时新进室内的温度被中和不在寒冷,同时中和后的空气温度下降,冷空气因为重量更大而向下方流动,热空气因为重量轻而向上方流动,就会形成空气对流,室内温度就会均匀,因此新进入室内空气随之下降更有利于被人体吸入,此时的温度不会寒冷,并且室内温度也不会明显下降,进一步的,进气管道内的支撑杆和螺旋挡片形成类似绞龙结构,从而将进入进气管道的冷空气由直线转为螺旋运动,由于气体螺旋运动将会比直线移动更慢,同时保温层温度将会向进气管道导热,并且螺旋挡片为石墨烯涂层导热强,将会快速吸热,并将热量传导至进气管道内的空气,达到了调换气体时不会导致室内温度下降影响居住者的有益效果。

17、3、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出气管道首端即入口处设置于保温层内侧的底部,其尾端即出口设置在外墙外侧壁的顶部,出气管道的设置方向与进气管道相反形成“x”形,但二者互不接触,且中间相隔墙体因此二者并不会造成影响,进一步的,由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空气重,当人体呼出二氧化碳释放到室内空气中时,它会因重力的作用而向下沉降,同时室内的气温较高,热量的差异会导致气体的对流运动,当二氧化碳与周围气体接触时,其传递的热量也会导致周围气体的升温,产生上升气流,从而形成自然对流,进一步促使二氧化碳下沉,因此室内底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此时将出气管道入口处设置于室内底部,能够有效的将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导出到室外,达到了有效且精准的调出室内二氧化碳气体的有益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气体交换保温层,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外侧设置外墙(2),所述外墙(2)后壁并位于墙体(1)内侧设置保温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内侧顶部开设倾斜向下并尾端位于墙体(1)外侧底部的进气管道(4),所述进气管道(4)尾端设置有用于辅助进气的辅助结构,所述进气管道(4)侧边间隔设置有开设在墙体(1)内侧底部并倾斜向上尾端位于墙体外侧顶部的出气管道(5),所述出气管道(5)首端安装有用于加速气体从墙体(1)内侧导出的导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气体交换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4)与出气管道(5)呈“X”状交叉,且二者不接触,所述进气管道(4)排列间隔安装与墙体(1)两侧,所述出气管道(5)安装于进气管道(4)间隔处,且出气管道(5)数量于进气管道一致,所述出气管道(5)与进气管道(4)高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气体交换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包括安装在外墙(2)外侧底部且位于进气管道尾端开口处的套筒(6),所述套筒(6)为前后贯穿的圆柱或矩形筒体,所述套筒(6)后端密封连接外墙(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气体交换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6)内侧前端安装位于其上半部分的半挡板(601),所述半挡板(601)前壁中心部分安装轴承(602),所述轴承(602)外环固定连接下挡板(603),所述下挡板(603)覆盖除半挡板(601)以外所有套筒(6)内侧前端部分空隙,所述下挡板(603)位于半挡板(601)前方,且二者重叠用于密封套筒(6)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气体交换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602)内环中心处并位于下挡板(603)前壁固定连接螺杆(604),所述螺杆(604)表面螺纹连接用于对下挡板(603)限位的螺环(60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气体交换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6)内侧前端并位于半挡板(601)后方卡接有用于过滤杂质的活性炭包(60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气体交换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出气管道(5)首端开口处的护套(7),所述护套(7)前壁开设通口(701),所述通口(701)内侧安装十字形的支撑架(7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气体交换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702)前端安装微型电机(703),所述微型电机(703)输出端朝向出气管道(5)内侧,所述微型电机(703)输出端固定安装扇叶(704),所述通口(701)前端还覆盖用于遮挡支撑架(702)的纱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气体交换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4)位于墙体(1)内侧的首端开口处还安装防护框架,所述防护框架外表面包裹滤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气体交换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4)内侧还设置用于加热从其中通过空气的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安装与进气管道(4)内侧前中端的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侧壁固定安装螺旋挡片(901),所述螺旋挡片(901)边缘固定连接出气管道(5)内壁,所述螺旋挡片(901)为金属铜制,所述螺旋挡片(901)外表面还涂抹石墨烯涂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气体交换保温层,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外侧设置外墙(2),所述外墙(2)后壁并位于墙体(1)内侧设置保温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内侧顶部开设倾斜向下并尾端位于墙体(1)外侧底部的进气管道(4),所述进气管道(4)尾端设置有用于辅助进气的辅助结构,所述进气管道(4)侧边间隔设置有开设在墙体(1)内侧底部并倾斜向上尾端位于墙体外侧顶部的出气管道(5),所述出气管道(5)首端安装有用于加速气体从墙体(1)内侧导出的导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气体交换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4)与出气管道(5)呈“x”状交叉,且二者不接触,所述进气管道(4)排列间隔安装与墙体(1)两侧,所述出气管道(5)安装于进气管道(4)间隔处,且出气管道(5)数量于进气管道一致,所述出气管道(5)与进气管道(4)高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气体交换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包括安装在外墙(2)外侧底部且位于进气管道尾端开口处的套筒(6),所述套筒(6)为前后贯穿的圆柱或矩形筒体,所述套筒(6)后端密封连接外墙(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气体交换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6)内侧前端安装位于其上半部分的半挡板(601),所述半挡板(601)前壁中心部分安装轴承(602),所述轴承(602)外环固定连接下挡板(603),所述下挡板(603)覆盖除半挡板(601)以外所有套筒(6)内侧前端部分空隙,所述下挡板(603)位于半挡板(601)前方,且二者重叠用于密封套筒(6)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松涛刘越懿胡华胜马松何元甲童兵任丹胡华清白先锋胡盛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航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